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6-17
减缓气候变化项目是指能够促进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或温室气体清除量增加的项目,分为低碳能源、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系统碳汇、低碳技术服务等8类,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是指为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来源: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5-27
为结合我市实际抓好工作落实,我委会同市工信局、统计局、生态环境局、林草局等责任部门,围绕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碳排放核算和统计数据基础、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面合力推动。
来源: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5-21
立足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定位,充分发挥城市能源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城乡建设、交通、生活低碳转型,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创新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建评选一批绿色低碳典型应用场景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4-24
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优先推进生态系统碳汇、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项目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交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在生态系统碳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业减污降碳、公众低碳行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发布jcer方法学6个以上,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六安市生态环境局2023-12-22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7(三)加快工业领域低碳转型 20(四)强化建筑绿色低碳管理 22(五)推动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24(六)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25(七)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 27(八)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
来源:昌都市人民政府2023-12-13
系统推进、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碳达峰工作,在巩固“二三一”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工业、交通、住建、农业等多个领域减碳行动,积极探索开发生态系统碳汇。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12-13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依法从严惩处盗伐、滥伐林木、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犯罪;依法从严惩处非法侵占草原、湿地、冻土等破坏生态系统固碳作用的犯罪,夯实生态碳汇基础。
来源:昌都市人民政府2023-12-12
来源:浙电e家2023-12-01
2022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文件明确健全森林认证等生态系统碳汇认证制度,规范开展碳足迹、碳标签等认证服务;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相关标准,加强碳核查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攻关
来源:西藏发改委政策法规处2023-12-01
、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长期研究工作,掌握青藏高原生态本底及其变化。...第二章 生态安全布局第十一条 国家统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布局,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优化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态系统碳汇等为主要生态功能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来源: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11-29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重点推动由泰山山脉构建的南部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强化生态保育功能与水源涵养功能,推动黄河绿色生态廊道,加强湿地生态修复与水污染治理,发挥黄河的生态服务功能;构建候鸟迁徙廊道,小清河、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21
2021年,我国提交的《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报告中,将“提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固碳能力”作为“持续巩固和增加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红树林湿地发挥着维持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来源:天津市科学技术局2023-11-15
8.碳汇核算及低碳管理领域开展陆域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海洋蓝色碳汇核算与埋藏潜力评估等方法研究,开展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碳汇资源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潜力分析研究。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3-11-14
推广碳汇式绿化方式,巩固提高生态系统碳汇。...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陕环发〔2023〕48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韩城市生态环境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0-09
以氢能、氨能、甲醇等非电形式实现清洁替代;少量必需的化石能源消费,将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系统碳汇等实现碳中和。...二是能源系统形态新。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3-10-08
二、重点任务将碳达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绿色低碳行动、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科技赋能碳达峰行动、市场助力碳达峰行动、生态系统碳汇提升行动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3-10-07
,《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绿色低碳行动、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科技赋能碳达峰行动、市场助力碳达峰行动、生态系统碳汇提升行动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0-07
开展农田、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估和核算能力。推动森林碳汇、红树林等蓝碳碳汇项目碳汇产品省域内流转交易。支持矿山生态修复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