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金属锂负极”相关结果12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泓:先进电池是我国双碳战略和电动中国战略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3-27

      固态电池有可能在以下一些方面具有优点:首先是能够充电到更高的电压,正极材料不容易析氧,负极可以含有金属锂,不容易和持续地发生副反应,也不容易热失控,不容易胀气,高温稳定性好,支持内串。

      青岛能源所在高比能锂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科院青岛能源所2022-03-17

      相比于石墨负极金属锂具有极低的电极电位和极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有力竞争者。...金属锂负极搭配硫正极的硫(li-s)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00 wh/kg)而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电池体系之一,极具商业潜力。不过其热安全评估的研究步伐却明显滞后。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07-05

      提出了锂硫电池中的键化学、离子溶剂复合结构概念,并根据高能电池需求,研制出复合金属锂负极、碳硫复合正极等多种高性能能源材料,构筑了硫软包电池器件。

      来源:高工锂电2021-04-12

      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宜春赣锋将在宜春金凯盛分期建设高比能固态电池超薄负极材料项目,新建金属锂熔盐电解、金属锂低温真空蒸馏提纯、超薄带、铝合金、硼合金等生产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10

      不过,在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看来,固态电池的优势就是利用固态电解质的稳定性,来提升电压或者负极更换更活泼的金属锂负极。...王庆生直言,现在把凝胶态技术理解成固态的体系技术,高镍正极+si/c负极作为高能正负极材料代表凑出的“固态高能”电池应用在汽车上太过牵强,“还有很多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并且体系技术不满足动力电池应用设计

      2025年商用 固态电池将成锂电颠覆者?

      来源:富途证券、广大证券、中金证券2020-12-29

      对比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具备以下优点:1)固态电池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大大降低热失控风险;2)固态电池电化学窗口可达5v以上,高于液态锂电池(4.2v),允许匹配高能正极和金属锂负极,大幅提升理论能量密度

      来源:粉体网2020-11-05

      能量密度高使用了全固态电解质后,锂离子电池的适用材料体系也会发生改变,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可以不必使用嵌的石墨负极,而是直接使用金属锂来做负极,这样可以明显减轻负极材料的用量,使得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明显提高

      来源:粉体网2020-11-05

      在发展大容量电极方面,固态电解质能阻止锂枝晶生长,因而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电池的短路现象,使金属锂用作负极成为可能。对于—硫电池,固态电解质可阻止多硫化物的迁移。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2020-07-08

      例如,制备固态电解质或正极材料,需要采用射频溅射、射频磁控溅射等各种溅射技术,甚至用3d打印技术;制备金属锂负极需要采用真空热气相沉积技术。而这些技术如何实现大规模应用,目前也是重大挑战。

      来源:中国网2020-06-10

      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的易燃电解液,同时可采用金属锂负极和高电压正极等新型材料,拥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来源:电池中国2020-06-09

      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的易燃电解液,同时可采用金属锂负极和高电压正极等新型材料,拥有极高的发展潜力,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来源:能源学人2020-04-23

      不均匀分布的sei膜组分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离子传输路径所克服的扩散势垒不同,这就解释了金属锂负极电化学沉积过程中的热点区域、锂枝晶以及死等现象。...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黄佳琦教授对可充电池中两种典型界面:负极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和正极电解质界面(cei)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

      来源:西安网2020-04-21

      该策略在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负极之间设计一种由固态电解质纳米颗粒和离子液体电解液复合而成的多功能界面层,在电池负极侧形成低阻抗、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界面,从而显著实现固态电池电化学性能大幅度跃升。

      苏州纳米所研发新非对称凝胶电解质助力无枝晶<mark>金属锂</mark>电池

      来源: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2020-04-15

      具有高理论比容量、低氧化还原电位的金属锂负极,有望助力下一代高能量电池的实现。然而,液态电解液体系中金属锂负极的枝晶问题饱受诟病。枝晶生长不但能够导致的不可逆容量损失,还可能引发电池短路乃至爆炸。

      定量分析锂<mark>金属</mark>电池容量衰降机理

      来源:新能源Leader2020-04-03

      通过将传统的石墨负极替换为金属锂负极,可以将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400wh/kg以上,因此金属锂是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几乎唯一的负极选择。

      全固态电池太遥远?固液混合电解质体系可行吗?

      来源:新能源Leader2020-02-13

      全固态电解质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离子电导率,因此结合金属锂负极能够实现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的有力竞争者。...,目前能够与金属锂负极稳定接触的氧化物电解质主要是石榴石类的,例如li6.5la3zr1.5ta0.5o12(llzto)固态电解质,因此作者在该项研究中液采用了固态的llzto与lp30电解液体系研究了固态电解质与液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性问题

      新能源储能器件及关键技术开发——锂离子电池

      来源:大同日报2020-02-12

      但由于锂硫电池极片载硫量低,体积比能量低,不能满足工业化需求;循环寿命、功率输出、充电时间等未能满足要求;金属锂负极的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锂枝晶生长,金属锂粉化),其产业化遇到了瓶颈。

      来源:科学网2020-02-05

      金属锂负极领域,该团队利用原位方法研究固液界面膜,并通过纳米骨架、人工sei、表面固态电解质保护膜等手段调控金属锂的沉积行为,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实现金属锂的高效安全利用。

      锂硫电池的坎坷产业化之路还有多远?

      来源:新能源Leader2020-01-06

      1.金属锂负极金属锂的理论比容量为3860mah/g,电势仅为-3.04v(vs标准氢电极),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但是金属锂在循环的过程中存在锂枝晶生长和体积膨胀等问题,这会导致金属锂负极的粉化和电池厚度增加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12-13

      实现了高的库伦效率(99%),显著提高了金属锂负极的循环稳定性。研究人员还将该锂金属负极应用到硫、/钛酸全电池中,都表现出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