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非碳交易纳入企业”相关结果4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8-26

      唐人虎表示,地方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政策取向,考虑是否需要纳入额外的行业或企业。...张希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全国碳市统一后,有些问题还待解,如清华大学这类非工业排放大户还是不是控排企业,还要不要参与碳交易,减排工作还要不要继续。

      来源:21世纪网2014-08-19

      碳税可以对此进行有效的补充,使得非控排企业纳入到减排体系之中,而20元/吨可以成为未来碳税征收的重要基数。一级市场将是新的竞争焦点从全国碳市场的层面看,试点市场最大的价值就是解决初始分配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26

      杜少中特别指出,有3家非试点企业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主动进行了碳排查,其中一家完成了第三方核查。...《2013中国企业碳披露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上市公司遵照证券交易所要求,定期披露年报、社会责任报告或环境报告等公共信息,但企业的碳排放信息尚未纳入其中。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报2014-06-24

      碳排放强度何以下降根据上述报告,2013年,即深圳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内,被纳入监管的635家管控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基期(2011年)下降了370万吨,下降率约为11%;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4-06-24

      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被纳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的当下,碳试点为全国性碳市的建立摸索出了哪些经验?恐怕政府、碳交易参与方都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一番。...宋然平分析,试点城市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能否确保参与方遵照这些规则去交易和履约非常有挑战性。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赫荣亮2014-05-28

      例如,北京市规定对于超额排放的企业按照市场价的3~5倍予以处罚;深圳市则采用组合策略,除行政罚款以外,还采取下年度配额中扣除超额部分、纳入信用记录、取消所有财政资金资助等措施。...euets分别与挪威、列支敦士登、冰岛等非欧盟国家接轨,并且成功迈出欧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赵川2014-05-06

      北京环境交易所于4月29日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规则配套细则(试行)》,适用于履约机构交易参与人和非履约机构交易参与人,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设置了20%的涨跌幅,保证碳交易稳定性。...目前,特别是一些做了燃改气的企业有些配额结余,它们或能够积极地交易。上述人士表示。不过,事实上北京的企业并没有特意为碳交易而作出相应的节能减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卜凡2014-04-29

      近日,率先在全国开展碳交易的深圳又传出新消息: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在酝酿推出创新性碳交易产品。据预测,非现货交易产品有望于年内推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2-27

      开市:整体平稳但交易冷清企业多谨慎观望,从碳交易市场获得的收益对企业的吸引力十分有限据上海市发改委秘书长周强介绍,根据总体安排,在2013年~2015年试点阶段,上海纳入配额管理范围的试点企业主要来自上海行政区域内钢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2-25

      这一门槛与目前开始碳交易试点的纳入范围接近,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四个试点的纳入范围在年排放量1万-2万吨以上。...据记者粗略估计,按此门槛,全国纳入报告企业总数约在两万家以上。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作者:宋然平 雷红鹏2014-02-21

      理论上讲,如果推广上海的做法,中国可以提出一个抗衡欧盟试图将航空排放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举措。与其他试点相比,上海在追溯企业的节能工作方面也是独树一帜。...深圳和天津的碳排放交易允许个人投资者和非控排企业参与交易,这带来更高的交易频率,但也可能导致更大的价格波动。事实上,过去6个月以来,深圳碳市场的交易价格变幻莫测,交易价格从28元到130元不等。

      来源:经济日报2013-11-27

      全市191家来自钢铁等工业行业及宾馆等非工业行业的企业,率先纳入了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秘书长周强介绍,根据总体安排,在2013年至2015年的试点阶段,上海纳入配额管理范围的试点企业主要来自钢铁、化工、电力等工业行业,以及宾馆、商场、港口、机场、航空等非工业行业。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3-11-27

      在2013年至2015年的试点阶段,上海市纳入配额管理范围的试点企业有191家,主要来自于钢铁、化工、电力等工业行业,以及宾馆、商场、港口、机场、航空等非工业行业。...预计2013至2015年试点阶段,钢铁、化工、宾馆等191家企业可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继上海之后,北京碳交易市场也将于11月28日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式开市。

      来源:中国冶金报2013-08-13

      根据已公布的方案,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成为第一批被强制纳入试点的行业。那么,碳交易对钢铁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实施碳交易,可以避免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再征碳关税,从而消除双重征税问题,也可规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受损的风险。增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

      来源:证券日报2013-06-19

      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启动,深圳市由此成为我国首家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城市。深圳市将有635家工业企业和200家大型公共建筑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成为首批受控企业

      来源:中财网2012-08-01

      根据消息,参与企业范围已确定,此次纳入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行业,包括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12-08-01

      ,以及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2010年2011年中任何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应当纳入试点范围(这些企业以下简称试点企业)。

      来源:解放日报2012-07-23

      在试点范围之外或试点期间新增的重点用能企业,暂时不纳入试点,但却要对这些企业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为下一阶段扩大试点做准备。...涉及16个行业约200家企业将被纳入首批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发挥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以及建设碳金融市场,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来源:工人日报2012-01-05

      如果只有欧盟的航空企业需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而非欧盟的航空公司无需承担,同等条件下,欧盟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必然高于非欧盟的航空公司,由此陷入竞争的不利地位。...欧盟以市场为基础的减排机制将带动欧盟一批新兴企业的发展,例如碳检测、报告和核查业务(mrv)、碳交易和碳金融业务,在未来全球碳市场中抢占先机,欧洲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的主导地位由此再被巩固。

      来源:中新网-中广网2011-11-11

      未来还将把指标分解到企业。引导消费者消费拥有低碳标识或认证的产品。苏伟:先从建立自愿减排碳交易入手,同时也要确定一些地方开展碳交易的试点。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况,探讨利用市场手段实现节能减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