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聚变”相关结果1091

      来源:中核集团2019-05-14

      签约仪式后,中核集团举办重大科技项目报告会活动,向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人员及高校学生介绍了泳池式供热堆、模块化小堆、核聚变及核科普知识。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05-10

      核聚变技术还面临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在谈及核聚变研究目前的瓶颈时,刘永坦言。“1亿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长时间约束在有限的空间中、足够高的密度是受控核聚变的三大条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5-08

      连不受控的核聚变都需要如此苛刻的条件,受控核聚变的难度可想而知。“1亿度以上的高温、长时间约束在有限的空间中、足够高的密度,受控核聚变的三大条件缺一不可。”...如何约束等离子体,就成了核聚变实验的重中之重。自上世纪50年代起,英国、美国和苏联就投入了大量经费,研究核聚变等离子体的约束方法。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实现受控核聚变难度的认识也逐步加深。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4-26

      详情点击人工智能或解决核聚变的重大难题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与能源部合作的研究人员,希望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可以帮助科学家使核聚变更接近实际工作。...他们表示,已经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计算机上,以便能够预测用于核聚变的核反应堆突然中断,从而阻止产生能量的反应。

      科普作家硬核科普!终极能源“人造太阳”到底是什么?

      来源:国资小新2019-04-25

      什么是核聚变核聚变,顾名思义,是利用原子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人类最早发现的核聚变反应是太阳内的核反应,它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向地球输送能源。因此,核聚变也被看作是宇宙的能源。

      来源:核信息院2019-04-23

      科学家们使用了来自两个核聚变反应堆的数据:能源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diii-d国家核聚变设施,以及英国的欧洲联合环形托卡马克。...该团队在预测运行中断方面所学到的知识将应用于欧洲国际热核聚变研究项目中,这可能有助于解决聚变的最大问题:为什么粒子撞击有时会停止。如果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世界可以在20年内看到一个运行的核聚变反应堆。

      来源:新华网2019-04-12

      设施建成后,为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造提供技术基础,对保障我国聚变堆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快我国聚变能实际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能源、信息、健康、环境等交叉前沿领域提供研究平台。

      来源:核西物院2019-04-12

      聚变能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发展前景,为实现具有商用价值的可控聚变发电,需要提高等离子体约束性能,获得高比压等离子体,比压越大表示聚变反应堆的经济性越好,这是聚变堆经济性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

      来源:CNEA核能协会2019-04-04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高热流第一壁技术研究”等5项成果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温堆金属堆内构件研制”等21项成果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因工程在核电站常规岛中的应用研究”等55项成果荣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推广 | 地外储能发电技术

      来源:空间技术创新中心2019-04-02

      核聚变电源技术:研究约50mw的中子反应器、高能带电粒子束直接能量转换(如行波)、高电压(1mv)、高效率电源管理与配电。...发展10-100kwe电源系统;开发非常高功率(5mwe)和非常小比质量(5kg/kwe)空间核聚变电源。核裂变电源技术:采用高功率核裂变系统将使得高性能的核电推进技术变为可能,理论上核裂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3-22

      详情点击“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成功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设正在加速随着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热映,以开发核聚变能源为目的,被誉为“人造太阳”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备受关注。

      来源:中核集团2019-03-21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是中国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主要研究和平利用核聚变,使其成为一种几乎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因为太阳的光和热亦来源于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该装置也因此被称为“人造太阳”。

      来源:中国核工业2019-03-15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将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迈向宇宙的动力之选,也自有其科学依据。相比于企业利益和行业利益,国家利益和人类福祉才是核工业应有的准绳。

      来源:核信息院2019-03-15

      根据科研基金资助声明,此项合作将充分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研究设施,使美国聚变项目可以得到在国际热核实验堆和其他聚变设施中维持等离子长时间放电所需的技术信息。...所支持的研究将包括利用量子计算来解决聚变和等离子体科学问题;发展量子传感技术,提高等离子体和聚变科学的诊断能力;以及利用高能量密度的实验室等离子体开发超高压量子材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3-07

      中国能源报:目前我国核聚变的研究达到什么水平?段旭如:国内核聚变研究起步很早,应该从1958年算起,去年是60周年。过去,我国的核聚变研究和国际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来源:核信息院2019-03-07

      这种新材料对聚变核反应堆内部这样的极端辐照环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此前探索过的耐辐照材料的抗断裂能力普遍较弱,但这种新合金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

      来源:中国核学会2019-02-27

      杨青巍杨青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30余年。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19-02-26

      新能源是和煤、石油、天然气不同的一类能源,常见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都是新能源,而目前我们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指的不是使用新能源的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

      来源:秦山核电2019-02-21

      受控核聚变的终极目标,就是开发利用核聚变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文明进步的能源需求。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装置,因此人们又称受控核聚变为“人造太阳”。

      来源:能源界2019-02-18

      核聚变研究领域,一亿度的温度比太阳的核心高七倍,是一个里程碑温度。对于在地球上发生的能量产生核聚变反应,等离子体场需要在1.5亿度的温度下维持至少300秒。...韩国正在接近掌握核聚变反应。总部位于大田的国家融合研究所周三表示,他们的人工太阳k-star首次成功地将聚变温度维持在1亿摄氏度,持续1点5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