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调节”相关结果9315

      来源:国网浙江电力2021-08-09

      新能源大规模输出,短期内给电网电压的调节带来巨大压力,对电网“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浙江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着力建设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8-09

      ,在加速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在增强系统调节能力、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新能源负荷支撑能力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该项目于2019年底开工。

      来源:浙电调控先锋2021-08-09

      除本次旋转备用品种外,浙江未来还将适时开展包含调峰、调频、无功调节等品种在内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用户侧资源调节能力,加快形成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9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在于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储能作为重要的调节资源,对于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电网头条2021-08-06

      8月3日,最终全日中标容量总和最高为97.8兆瓦,出清价格为15元/兆瓦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的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化出清与定价,为双碳发展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所需的备用调节资源初步建立了市场化运营机制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8-06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存在靠天吃饭的特性,而用户用电需要安全稳定可靠,这两者要做到无缝衔接,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更好地消纳新能源,保障能源和电力供应安全。”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联合主办2021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8-05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是加快构建坚强骨干网架,这就需要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感知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输电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与电网、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协调发展。...赖征田指出,数字技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建设一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和综合智慧能源园区典范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2021-08-05

      发挥电力在能源互联网中的纽带作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建设虚拟电厂,完善电力辅助市场,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增强分区保障能力。...推进智能微网、现代能源互联网、柔性直流电网建设,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探索电力能源服务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和新业态。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2021-08-05

      推进灵活性资源有序发展,提高系统调节能力。...、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8-05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存在靠天吃饭的特性,而用户用电需要安全稳定可靠,这两者要做到无缝衔接,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更好地消纳新能源,保障能源和电力供应安全。”

      东方电子:“推动数字化转型 达成‘双碳’愿景”之虚拟电厂篇

      来源:东方电子2021-08-05

      未来在虚拟电厂实施过程中,通过审核的电力用户和负荷聚合商将在引导下参与电网运行调节,实现削峰填谷,并获得相应的补贴。...虚拟电厂将作为全社会用电管理的重要手段,以“激励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原则,引导用户参与电网运行调节,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来源:大众日报2021-08-05

      电价变动是调节消费者行为最直接、最灵敏的方式,能让电力供需两侧联动,电厂减少高耗能发电,消费者节约用电,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此举还将有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输配电、发电资源投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经济性,有利于从总体上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分时电价新机制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

      来源:山西经济导报2021-08-05

      推进灵活性资源有序发展,提高系统调节能力。...、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每日甘肃2021-08-04

      二是增强系统调节能力。...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积极促进存量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协调常乐电厂(二期)、正宁电厂等特高压直流配套电源和“十三五”缓建煤电加快建设,注重挖掘用户侧可调节资源,着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和应急备用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调节能力是核心传统电力系统中,煤电占据主体地位,一方面要保障最大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要调节发用电两侧以确保系统功率实时平衡。...新型电力系统中,调节能力已成为核心,但调节能力是一个典型的对电源、电网和用户都带来价值的环节,其效益也需要从电源、电网和用户来衡量。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08-04

      此外,广东电网公司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调节供需平衡,推进市场化需求响应交易。...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持续关注区域内用电需求变化,加大对南方五省区的负荷预测及电力供应能力预判,全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保南方区域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8-04

      为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及新能源利用效率,该公司近年来推广“新能源+储能租赁”商业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8-04

      此前,由于缺少精细化的电力系统耐压能力标准,新能源送出功率还需根据现行标准下电力系统0.5秒短时过电压耐受能力标准确定,送出功率受到限制。...截至6月底,并入京津唐电网的11家电厂23台共1084万千瓦容量的机组完成了调节能力改造,释放调节能力共计150万千瓦,兑现了8.3亿千瓦时奖励电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调节能力是核心传统电力系统中,煤电占据主体地位,一方面要保障最大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要调节发用电两侧以确保系统功率实时平衡。...新型电力系统中,调节能力已成为核心,但调节能力是一个典型的对电源、电网和用户都带来价值的环节,其效益也需要从电源、电网和用户来衡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该专家强调,“要同时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电化学储能开发建设,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提高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不是单纯投资建设硬件就能解决,而是要改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更具柔性和弹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