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化石”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12-13

      近期,中国工程院提出“789”的愿景,“7”是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达到70%,“8”是非化石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达到80%,“9”是非化石能源发电在非化石能源消费的占比超过90%。

      来源:商务部2022-12-13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电力系统83%的份额,而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压缩到略低于50%的水平。...报告预测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将略高于全球能源结构的50%。主要的潜在动力是快速电气化,供应量从现在的每年27pwh攀升至2050年的62 pwh。

      来源: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2022-12-13

      这是中国石化首套开车运行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由中国石化石科院和燕山石化共同开发、建设,应用国内国产化程度最高的单槽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成套设备,生产全过程实现零碳、零污染物排放,打通了自主技术

      来源:新华社2022-12-13

      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能源处经济事务官谢尔盖·图里诺夫认为,当前东盟内部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随着未来东盟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将大幅增加,能源进口依赖度也将增加,只有加快能源转型,才能更好保障能源安全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22-12-13

      我国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低碳转型任务更重、更具挑战性。个别地区在推动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未立先破”的现象,未能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

      来源:电联新媒2022-12-12

      传统压缩空气储能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其次,其依赖储气洞穴,受地理条件限制;再者压缩热未被回收,系统效率不够高。经过十几年技术攻关,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获突破。...据悉,“非补燃式”技术摆脱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具有功率大、储能时间长、寿命长、安全性好等特点。去年至今,贵州毕节、山东肥城、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供电系统相继投产,今年一大批项目陆续签约上马。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在我看来,低碳发展实际就是一场能源革命,把现在以燃煤等化石能源为主的碳基能源系统转换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零碳能源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接替高碳能源、保障能源供应的不二选项, 并且面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应稳定性仍不足、 储存技术尚不成熟的现状,天然气将当仁不让地发挥桥梁作用,扮演能源供给系统稳定器的关键角色

      来源: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022-12-12

      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对常规化石能源的替代,加速布局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推动工业企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应装尽装。开展低碳零碳技术应用示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基于此,地方应尽量缩短峰值平台期,“一方面是化石能源内部转型,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另一方面是向非化石能源转轨,双管齐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立足能源资源禀赋,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调互补,坚持先立后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进一步称,应以梯次有序达峰为原则,鼓励已经达峰的地区不再增长,鼓励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基于此,地方应尽量缩短峰值平台期,“一方面是化石能源内部转型,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另一方面是向非化石能源转轨,双管齐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立足能源资源禀赋,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调互补,坚持先立后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进一步称,应以梯次有序达峰为原则,鼓励已经达峰的地区不再增长,鼓励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潘家华表示,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聚焦净零碳转型的进程来看,去化石能源绝非易事。...现阶段投资的化石能源项目,将来三四十年、甚至五十年都不一定能解锁,高碳锁定风险是可以预见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能源安全保供要正确处理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关系杜祥琬认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高效清洁地用好化石能源,同时高质量地发展非化石清洁能源是主线和趋势,这是我国能源行业转型的方向,是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能源政策的立足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基于此,地方应尽量缩短峰值平台期,“一方面是化石能源内部转型,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另一方面是向非化石能源转轨,双管齐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立足能源资源禀赋,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调互补,坚持先立后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进一步称,应以梯次有序达峰为原则,鼓励已经达峰的地区不再增长,鼓励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2-12

      潘家华表示,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聚焦净零碳转型的进程来看,去化石能源绝非易事。...现阶段投资的化石能源项目,将来三四十年、甚至五十年都不一定能解锁,高碳锁定风险是可以预见的。”

      来源:环球零碳2022-12-12

      作为一家央企和化石燃料巨头,中石化的在氢能产业上到底有哪些布局?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理想能实现吗?...在化石燃料价格高企、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各国都在不断加速推进能源向低碳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氢能的发展和应用也顺势成为了一种战略选择。

      来源:能见2022-12-12

      我们必须确保利用这场危机向前迈进,而不是回到化石能源时代。事实上,能源危机已打乱了欧洲各国转型的节奏,更有人喊出欧洲重回煤炭时代的口号。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2-12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提高到19%左右。建立工业源全口径vocs排放因子清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12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提高到19%左右。建立工业源全口径vocs排放因子清单。

      来源:能见2022-12-12

      我们必须确保利用这场危机向前迈进,而不是回到化石能源时代。事实上,能源危机已打乱了欧洲各国转型的节奏,更有人喊出欧洲重回煤炭时代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