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封存”相关结果635

      来源:中海油2021-05-10

      同时,正在开展富碳天然气制甲醇、海上油气藏碳封存等技术攻关。...李勇强调,未来五年,中国海油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聚焦天然气开发、lng接收能力建设、新能源利用、碳捕捉与封存等方面,加快推进深水天然气能力建设、“气化珠江”工程等一批重点示范工程落地见效

      来源:i自然全媒体2021-04-24

      首先,封存时效长。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碳封存可以达到上千年的时间尺度,而陆地绿碳生态系统往往只有几十年。其次,捕获效率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1

      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介绍,目前,我国碳捕集能力仅为300万吨/年,2007—2019年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仅为200万吨,相比超百亿吨/年的全国总排放规模,减排贡献不大。...根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现状》,目前总计有65座商业ccs(碳捕集与封存)设施,每年可捕集和永久封存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1

      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介绍,目前,我国碳捕集能力仅为300万吨/年,2007—2019年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仅为200万吨,相比超百亿吨/年的全国总排放规模,减排贡献不大。...根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现状》,目前总计有65座商业ccs(碳捕集与封存)设施,每年可捕集和永久封存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1

      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介绍,目前,我国碳捕集能力仅为300万吨/年,2007—2019年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仅为200万吨,相比超百亿吨/年的全国总排放规模,减排贡献不大。...根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现状》,目前总计有65座商业ccs(碳捕集与封存)设施,每年可捕集和永久封存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4

      此外,郭东方还提到,二氧化碳封存要做好长期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监测。“目前国内二氧化碳封存只有10年左右的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经验,而地质评价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性监测。...现在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但十年、二十年后,二氧化碳会泄露多少,周围的环境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造成地质变形等都需要长期的评估。”

      国网上海综能公司张春雁:30 60目标引领综合能源服务 助力城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4-08

      这是当前研究的情况,我们实现碳中和整体的路径,提高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电氢转换,p2g,ptx技术,碳封存碳捕获、ccs、ccus等,以及负碳技术,森林碳汇等。...其中包括推动氢能利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研发,加快co2资源再利用。预计到202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25%左右。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2021-04-07

      碳捕捉是碳中和路径下不可回避的领域,预计碳捕捉投资的经济性劣势有望逐步消失;碳封存的经济性将随规模扩大而增强;化学领域依然有望保持对二氧化碳利用的领头羊地位。...2)在捕捉后的封存环节,手段主要包括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和化学封存。目前封存资源有保障,但经济性依赖规模化。

      碳捕获、利用与<mark>封存</mark>技术?一文了解CCUS技术如何助力碳中和

      来源:腾讯研究院2021-03-31

      碳封存技术介绍(一)利用含水层封存co2含水层是在多孔岩石中含有盐水的地质构造。合适的含水层位于不透水的盖层下面的沉积岩中。它们在世界各地深度超过1千米的地方都有发现。co2可以被泵入岩石中进行封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31

      卫昶说,“一方面封存的成本依然偏高,而且要考虑封存后的长期稳定性;另一方面应用的需求与排放量不匹配,而且二氧化碳转化技术距离实际应用依然很远。二氧化碳封存和转化可能是并存的路径”。

      殷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银行意味着哪些机会与挑战?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3-31

      二是绿色低碳技术将加速创新,产业的绿色升级依托技术的进步,如光伏成本在过去10年中下降了80%-90%,行业投资价值显著上升;三是碳捕捉、碳封存技术也将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商业可持续。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31

      卫昶说,“一方面封存的成本依然偏高,而且要考虑封存后的长期稳定性;另一方面应用的需求与排放量不匹配,而且二氧化碳转化技术距离实际应用依然很远。二氧化碳封存和转化可能是并存的路径”。

      来源:北京日报2021-03-24

      3碳捕捉与储存——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碳捕捉与储存,即从人类工业生产或单纯的化石燃料燃烧的尾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储存起来使其不进入大气。...完成二氧化碳捕捉后,再通过管道将其注入一定深度的地下岩层中封存起来。通常的封存地点是废弃油田、气田等。虽然有研究表明,采用高压注水等途径,可以加速使二氧化碳以碳酸盐的形式和地壳岩块结合,实现稳定储存。

      新增海上风电超4.5GW!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03-19

      结合海上风电开发,探索海上风电制氢、深远海碳封存、海上能源岛等新技术、新模式。全文如下:

      来源:中国船检2021-03-04

      碳封存方式碳封存阶段实际上涉及到运输和封存两个环节。...对于碳封存,由于船舶本身无法进行大容量的封存,因此能考虑部分的仅包括与外部相连接相关的装置或系统。对于碳利用,船舶与陆上利用方式基本一致。

      来源:中能网2021-02-05

      第一,在能源供应侧加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第二,在能源需求侧积极进行需求侧管理,优化用能、提升能效、减少用能;第三,要积极发展各种固碳手段,包括植树造林、碳捕捉碳封存碳利用(ccus)技术,空气直接碳捕捉技术等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2-05

      她认为,碳减排的主要工作在于三点: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二是找寻可替代新能源,例如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三是发展碳普及以及碳封存技术。

      来源:智见能源2021-02-01

      3、碳捕获、碳封存的商业应用将不断加快。现在将工厂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存储回地底或海底的技术仍然非常昂贵,处于试验阶段,距离商用还有很长距离。...但有了 2060 的目标,相信资金和人才会更快地向碳捕获、碳封存领域聚集、促进技术进步。毕竟,即时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我们也不能一点都不排放温室气体。未来,可以预见碳中和对如下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深度报告 | 全球碳捕集与<mark>封存</mark>现状2020

      来源: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2021-01-27

      ccs为二氧化碳移除技术方案奠定了基础,其中包括生物质能结合碳捕集与封存和直接空气捕集结合碳封存。虽然移除二氧化碳不是万灵药,但如果一年一年过去却不见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减少,就必须采用这个方案。

      国际氢能理事会:大规模使用低碳氢在经济和环境上均可行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21-01-21

      本报告调查了两种假设的边界情景(“仅绿色”和“仅蓝色”情景),发现这两种情景都是可行的:它们不受世界可再生能源潜力或碳封存(ccs)能力的限制,而且它们不会超过工业的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