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相关结果932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1-06-28

      用电、燃气、开车等生产生活活动,每栋写字楼、每个社区、每座体育场馆等等,无时无刻都在。”...加上一套绿色智慧能源控制平台,厂区实现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零放,打造了“零”智慧工厂。

      来源:国家电网2021-06-28

      用电、燃气、开车等生产生活活动,每栋写字楼、每个社区、每座体育场馆等等,无时无刻都在。”...加上一套绿色智慧能源控制平台,厂区实现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零放,打造了“零”智慧工厂。

      中国碳市场的未来:从区域看全国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1-06-21

      重点排放单位通过注册登记系统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6-18

      万t eco2/a(2015年数据)的全国污水处理总量。...据此,考虑国内城市/城镇人口8.5亿,粗略估算中国下水道ch4放量约1 900万teco2/a,低于化粪池ch4放量,约为全国污水处理总碳排放量的一半。

      来源:深圳商报2021-06-16

      同时,公司通过推进多式联运、利用货运航空枢纽改善航线、绿色低碳包装、智慧化企业管理、all green绿色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提升运营效率和减少,通过运输及业务模式升级实现降低11%的碳排放目标。

      碳中和约束下的龙头企业选择

      来源:国泰君安2021-06-15

      电力:用电量和 gdp 强相关,仍为正增长电力不但占比高,和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在 2030 年碳达峰之前,仍有年化个位数的增长。...按照 iea 公布的《2050 年净零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的指引,要 求到 2030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 630gw,风力发电的 年新增装机达到 390gw,这是 2020 年创纪录新增装机数据的

      腾讯研究院:碳排放的宏观考察、规律总结与数字减排“三大效应”研究

      来源:腾讯研究院2021-06-11

      这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所需的流动限制导致全球运输业碳排放显著下降,在2020年的全球碳减排量中,运输业占比最大,...大量研究机构都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都进行了测算,较为权威的机构包括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世界银行(world bank,wb)、全球计划(global

      为何石化巨头要发展绿氢?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21-06-10

      交通产生的碳排量占我国总量25%左右,由此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在需求侧的结构改变下,化石燃料供应商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它们需要调整策略,同时寻求新的增长点,且是没有任何案例可以借鉴的。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6-08

      数据,建筑的占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是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3%,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6-08

      第二件事是能源结构,包括前两天中国科院的研究也比较讲80%几的能源系统的,能源系统给了两个明确的路径,第一个是25%,还有一个是12亿,大家现在讲12亿千瓦比较多。第三个是碳汇。...还有就是监控,现在问题还很多,由于到底怎么能准确、精确、可信判断一

      来源:新华网2021-06-08

      据介绍,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观“”,通过构建能源监测算法,为政府提供能源热力图,直观反映区域能源情况;二是感“”,以区域、行业、企业能源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算法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领域碳排放计算展望

      来源: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21-06-07

      01科学计算交通碳排放量是实现交通领域优先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自下而上”法在国际城市应用最为普遍计算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分解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评估地方交通情况,引导交通领域减“”治理措施的重要基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04

      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多个国家都设定了的目标。我们国家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产业界也意识到脱碳的必要性。在国家的支持下,包括电力、化工、钢铁等行业的公司都开展了低碳的试点项目。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mark>碳</mark><mark>排</mark>面临挑战 需加速碳中和转型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2021-06-04

      数字化技术能够与电力、交通、工业制造与农业等重点排放行业实现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能源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生产效率与效率的双提升。

      来源:北大国发院2021-06-04

      据估计,中国目前全年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们要在40年时间里把净逐渐减少,最终归零。

      来源:新华网2021-06-02

      据介绍,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观“”,通过构建能源监测算法,为政府提供能源热力图,直观反映区域能源情况;二是感“”,以区域、行业、企业能源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算法

      研究综述 | 人工湿地是碳汇还是碳源?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5-28

      在“碳中和”社会构建背景下,还是碳汇必将成为技术的评价标准之一。...实际上,污水中是存在化石的,所以包括人工湿地在内的污水处理工艺直接释放的二氧化碳并不都是生源性的。

      来源:PowerCellution2021-05-26

      部分国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挪威政府规定2026年之前,在挪威峡湾作业的船只必须满足零的要求。...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应用更多的绿色技术,鼓励船舶以较低的速度航行以减少碳排放并部署大量零或碳中和的可持续燃料。如何应对更加严格的环境要求,同时创造更多机遇,采用新技术与数字转型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25

      但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称,大手笔投建新的天然气发电产能并非明智之举,因为目前还不清楚能够满足欧盟最新标准的ccs等技术是否能够得以大规模应用。...尽管这些天然气开发商强调,在净零放目标下,这些工厂后续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成零放工厂。

      来源:能源电力说2021-05-24

      5、云南“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任务: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控 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和生态系统碳汇.积极参与全国 放交易市场建设,科学谋划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行动。...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