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市场正文

首个“双碳地图”上线为减碳路径精准“导航”

2021-06-28 08:43来源:国家电网公司关键词:碳排放电力大数据国网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国网浙江电力应用“网上电网”,研发出全国首个“双碳地图”,并在杭州市上线应用,借助电力大数据,实现了杭州市县镇碳排放“全景看 一网控”,为全社会碳排放精准“画像”。

减碳亟需系统化“一本帐”

当前,全国各省市陆续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规划思路和时间表,也推出了一些针对行业、企业的单一维度碳排放测算产品,却始终缺少一套反映全社会生产、生活全领域碳排放的测算工具。5月,浙江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会上,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系统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碳排放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用电、燃气、开车等生产生活活动,每栋写字楼、每个社区、每座体育场馆等等,无时无刻都在排碳。”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徐祥海表示,一个行政区域的碳排放,可以细分为各种的类别,有占大头的能源、工业碳排放,也有波动性比较大的交通碳排放、点多面广的居民碳排放等。每种类别的碳排放本身的强度特性各不相同,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关联程度各不相同,节能降碳的方法效用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没有一套数字化智能“双碳”监测系统,就无法针对每一类碳排放对症下药,实现精准降碳。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区域发展办主任赵勇说:“我们正在打造绿色街道,除了要知道具体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的碳排放情况,还要算清算透具体一个社区、一个区域碳排放的‘整体账’,这样才能实现整个街道有效的减碳降碳。”

“一张网”摸清城市碳排放“家底”

要开展降碳分析,必须精准摸清区域碳排放“家底”。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依托杭州能源大数据中心跨领域协同优势,以“网上电网”为主要载体,结合杭州城市大脑、电力大脑中枢,汇集商业类、工业类、交通类、信息产业和企业等各类碳排数据,通过多维度网格化碳效快速计算,实现经济、人口、建筑、车辆等政企多维碳排放数据融合汇聚,试水开展“碳画像”,推动对市、县、镇三级区域的碳排放情况“全景看、一网控”。

“双碳地图”以镇街网格中的企业、居民、交通等作为监测基本单位和地图绘制的基本要素,由无数个点汇聚成像,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区域能耗强度,颜色越深,表示碳排放强度越大,区域色彩渲染越密集,表示该区域用能密度越高,并最终绘制成区域碳排放地图,通过不同色彩区分、色块大小密集程度,就能够了解城市不同区域碳排放情况,进而直观了解城市总体减碳情况。

目前,“双碳地图”通过对城市碳排放的精准分析汇总,构建起横向涵盖能源、工业、居民、建筑、交通、生态六大维度,纵向贯通市、区、镇街三级网格,范围覆盖杭州13个区县、199个镇街的城市全景碳分析模型。

“一张图”实现绿色发展“碳导航”

“双碳地图”推出后,让决策者对全领域碳排数据实现了“心中有数”。

“比如在余杭区和临平区,有20个镇街碳网格,我们用各种颜色表示了各个区域的碳排放情况。颜色越深的区域碳排放指标就越差,颜色越浅的区域碳排放指标就越好。”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商佳宜表示:“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对地图上区域的判断,进行合理的碳排放管控。”

“双碳地图”更为一个个网格提供了减排“碳医生”。

6月1日,杭州欣美电气有限公司就拿到了一张“碳诊断书”。在这家企业的厂房屋顶上,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地排列,汇集成一个8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发电站旁边,还建有一个150千瓦的小型储能站,像“充电宝”一样储存着午休等空闲时段的光伏发电。加上一套绿色智慧能源控制平台,厂区实现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打造了“零碳”智慧工厂。

这样的探索成果,被“双碳地图”测算到后,结合该企业所在的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网格整体碳排放情况,向该网格给出了“减碳诊断”——“建议在区域内择有条件企业和建筑,推广欣美模式,助推绿色发展”。

事实上,“双碳地图”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为企业提供精准用能分析和合理碳排放优化方案,在更大范围内,供电公司将城市的整体用能情况整合并汇聚成“碳排库”,形成“城市碳账”,通过“一库、一碳、一账”让城市用能情况精准反映、直观显示,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双碳地图”的实用性,还在于它的“导航”功能。它像一张碳经济导航地图,帮助区域产业规划更绿色更低碳。比如要发展民宿产业,可以在地图上选择浅色区域进行布局,要建设新能源光伏发电站,则可以优先考虑深色区域,帮助提高碳排放效率。


原标题:首个“双碳地图”上线 为减碳路径精准“导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电力大数据查看更多>国网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