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管理”相关结果821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2021-11-01

      一系列碳排放管理工作发挥了显著的成效,推动了“4045”目标在2017年提前完成。...尽管目前已实施针对重点用能单位、公共机构、碳交易管控企业等对象的管控,但相对上百亿的碳排放总量和全国范围的大尺度而言,覆盖面仍显得较窄,远不能满足能源和碳排放管理更精细化和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的需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27

      在此背景下,电池企业碳排放管理、与车企配套经验等方面的工作亟待重视。“走出去”初尝甜头elms创立于2020年,是一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基于上述变化,出海企业被要求做好动力电池产品碳排放管理。“客户已给我们提出要求,如宝马、大众、奔驰、雷诺、沃尔沃等整车企业对低碳生产、材料回收、lca(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都有明确要求。”

      智库论坛 | “双碳”目标下的碳资产<mark>管理</mark>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10-26

      从成本而言,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应对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工作,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如不能控制在配额排放量以下,企业也将面临履约成本。...总之,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企业需要探索和建立从碳排放到碳需求全周期的资产管理和运营能力。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0-26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近期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事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mark>碳排放</mark>权交易市场数据质量监督<mark>管理</mark>相关工作通知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0-26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近期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事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0-26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近期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事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0-26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近期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事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0-26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近期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事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26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近期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事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新华报业网2021-10-21

      “我们还搭载了智慧园区综合能源智能化管控平台,以平台+生态为理念搭建园区统一数字平台,构建园区智能化综合运营、综合能源管控、碳排放管理与交易三大核心系统,利用统一智能分析、行业数据模型、ai应用等技术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1-10-18

      部分项目受到影响而暂缓按照《技术指南》,碳评应包含项目碳排放政策符合性分析、资料收集、碳排放分析、降碳措施与要求、碳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详细情况。

      来源:《瞭望》2021年第42期2021-10-18

      新职业来了今年3月,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将碳排放管理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给出了碳排放管理方面职业的统一名称:碳排放管理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14

      部分项目受到影响而暂缓按照《技术指南》,碳评应包含项目碳排放政策符合性分析、资料收集、碳排放分析、降碳措施与要求、碳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详细情况。

      来源:乐亭发布2021-10-13

      2.深入推进工业源头减排,包括加强总量控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链升级步伐、大幅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推进工业用能清洁化替代、大力推广绿色用能方式、积极做好碳排放管理。...8.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包括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健全林业经营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近海养殖业、挖掘海洋碳汇潜力、鼓励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助力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探索碳排放交易机制、完善碳汇激励政策

      零碳新工业体系,从鄂尔多斯开始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1-10-12

      一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波及全国20多个省份的错峰限产和停电限电的浪潮,加上煤炭、天然气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让很多中国企业措手不及,同时也让各界更深刻感受到,在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的“双控”目标下,通过新能源替代和碳排放管理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0-11

      未来,国电电力将强化碳排放管理,实现管理减排。特别是加强碳资产和碳交易管理,积极参加全国碳市场,有序开发ccer项目。...7月16日,全国碳排放市场上线,首批纳入2225家发电企业,涉及碳排放量超40亿吨,占我国全年碳排放量的比重超40%。目前我国发电结构中,火电占据绝对比重,装机容量占比超55%,年发电量占比超75%。

      来源:宁夏生态环境2021-10-03

      目前,我区已有6家企业开展了碳排放管理体系试点建设。三是强化多部门协作开展碳排放管理探索。...目前,全区发电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已完成,正在全面开展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等六个行业碳排放核查工作,为其他行业纳入碳排放交易提供数据保障。二是着力推动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

      碳核查工作流程、典型问题汇总及相关建议

      来源:碳达峰中和2021-09-28

      二、建议1、建议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意识和能力水平各级主管部门应该多组织辖区内企业参加碳排放管理培训,宣贯国家最新碳排放管理政策,让企业碳排放管理人员熟悉国家碳排放管理工作要求,培养企业碳排放管理工作人员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9-27

      专章应包含建设项目碳排放政策符合性分析、资料收集、碳排放分析、降碳措施与控制要求、碳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碳排放影响评价结论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将建立煤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体系,明确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管理等要求。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26

      详情如下:依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沪府10号令)和《上海市2020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沪环气〔2021〕22号)有关规定和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本市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第二次有偿竞价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