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8-16
全球性技术援助合作机构能源领域管理援助计划(esmap)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自身碳排位列世界水平末端,但南美很多国家均位于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预计到2035年南美的人口将激增72%,届时气候问题将随着能源需求的大幅上升而变得更加严重
来源:中国大唐集团2012-08-13
最难的还是气候问题,严寒、风沙、冬季时间长,致使施工效率低、进度缓慢,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唐敬爱对记者说道,而我们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这种气候作斗争,比如在冬季焊接管道时利用组队车间厂房预制,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2012-08-08
但是,正如能源与气候问题专家哈尔哈维(halharvey)所说,对于这份天然气大礼,有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我们将用它过渡到清洁能源的未来,还是用它来推迟清洁能源未来的到来?...今年全球极端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局面,与破坏性的非线性气候变化模型完全吻合。
来源:索比网2012-05-07
一个国家的新能源发展程度,关系着国家安全、国家能源安全、过敏经济竞争力以及气候问题。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2-19
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虽然经过艰苦谈判达成了最终决议,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份协议在节能减排方面缺乏具有约束力的具体条款,而加拿大随后更是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气候问题越来越让人担忧。...虽然各界对于气候变化频频发出警告,但国际社会关于节能减排的谈判却裹足不前。就在上月,国际能源署还警告称,如果地球在5年内不开始减排,气候变化将进入不可逆转的困境。
来源:华夏时报2011-12-14
中国第一人黄鸣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太阳能企业家,证明了企业界可以为全球能源和气候问题作出贡献,他研发出顶尖的太阳能技术,并大规模推广使用。他在中国山东德州建立的太阳谷,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可再生能源的样板。...他所设立的这个奖,就是为了奖励和支持那些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最急迫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了可行性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11-07
由于气候问题具有典型的全球公共性,公共部门资金是解决气候问题的重要来源。《哥本哈根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可预测的、充足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2011-09-14
三季度本是用电高峰,但因为气候问题、水电问题和缺煤问题,并没有起来,贵州、广西等地的电力消费同比下降非常大。 薛静称,下半年总体供需形势偏紧,尤其到了冬季,今年年初一季度的供电紧张局面将再度上演。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1-08-26
那么,在国际气候问题谈判中,我们必须强调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虽然各国对控制全球排放总量进行了多轮对话,但目前的国际减排合作无法解决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各国的排放权利与减排责任无法达成共识。
来源:北京日报2011-06-17
由中国科学院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比如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埃及阿斯旺大坝,在发电、控制旱涝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土地盐碱化、血吸虫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王国
来源:北京日报2011-06-15
由中国科学院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比如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埃及阿斯旺大坝,在发电、控制旱涝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土地盐碱化、血吸虫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王国庆认为,三峡工程在起到防洪、发电作用的同时,
来源:www.21dianyuan.com2011-05-31
除此之外,与会领导人还将就核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气候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及关注。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呼吁节能减排,控制全球变暖。
来源:科学时报2011-05-25
杨岐强调,中国经济需要继续快速、稳定发展,需要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予以支撑,中国还需要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和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因此,中国需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福岛核电站事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我国核电建设具有警示意义。 杨岐建议,首先,发展核电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来源:新华网2011-05-13
赵成昆认为不能因噎废食,我国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因为需要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以支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同时需要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并实现对国际社会的减排承诺。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1-05-11
ipcc认为,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有助于达成将温度上升度数控制在2度以内的国际目标,并将对国际气候问题谈判产生影响。...共同社(kyodo)引述总部位于瑞士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pcc)9日发布的1份报告指出,到2050年,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例最高将达到77%,可望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互联网2011-03-08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上述指标主要体现在节能与减排上,特别是首次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森林蓄积量这三个指标纳入规划中,由此可见,在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的气候问题上...,国家政策给予了全面支持,这与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会议中的立场遥相呼应,也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所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1-03-08
当气候问题被地球人前所未有地关注时,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斩获风能发电装机容量桂冠。然而,能源专家韩晓平却并非想象中的雀跃。他内心里甚至谨慎大于兴奋,紧张多于放松。...当气候问题被地球人前所未有地关注时,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斩获风能发电装机容量桂冠。这绝对是一个足以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然而,中国能源网 ceo、能源专家韩晓平却并非想象中的雀跃。
来源:互联网2011-01-20
气候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作为装机规模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能源集团,华能深知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12-30
中国是一个大国,但仍是发展中国家,当外媒不断以气候问题和减排责难中国时,当国际能源署莫名其妙地抛出“中国超美成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一说时,或许这一系列数据才是最有力的回应。...出于一旦发生事故,将赔得“倾家荡产”的担忧,保险总额问题也提上油气公司的董事会议程,这意味着当前需要探索新的模式,以纳入多家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