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能源报”相关结果4108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03

      锦浪科技副总经理陆荷峰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当前,储能pcs技术持续迭代更新,符合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中国能源》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众多储能pcs制造商正着手通过技术革新,向高功率、高压化、模块化分簇管理方向迭代,以应对今年储能市场的新变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01

      “《中国能源》刊发的《工商业储能市场洗牌在即》(点击查看)一文中提到能链智电、能仓科技,我想和市场相关人员取得联系,与他们合作储能业务,联系方式能分享吗?”...南都电源国内营销中心副总裁于建华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有些2022年进入储能行业的企业,已经在2023年关闭了工商业储能相关的部门或决定不再投资该领域。

      共享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7

      清华四川院低碳所研究员李姚旺在接受《中国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作为重要的灵活性资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电力系统对于储能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共享储能正从试点示范逐步走向工程化、规模化、系统化和产业化,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7

      中国能源》记者获悉,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能源集团”)3月27日上午在长沙揭牌成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7

      中国能源》记者获悉,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能源集团”)3月27日上午在长沙揭牌成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6

      据《中国能源》记者了解,去冬今春供暖季,全国储气库新增储气能力38亿立方米,近20年来增量首次突破30亿立方米,不断为天然气保供增添“底气”。...调峰能力不断增长完颜祺琪给《中国能源》记者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中国石油所有储气库已停采,周期采气132天,采气量同比增加17亿立方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6

      (来源:中国能源 作者:林水静)改造目标或可按期完成我国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工作已开展多年。...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姜士宏告诉《中国能源》记者,2021年以来,全国煤电机组累计完成灵活性改造3亿千瓦以上。从改造量来看,灵活性改造已提前且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的改造目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5

      向《中国能源》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时,巴斯夫杉杉首席运营暨首席技术官彭文杰难掩兴奋之情,“参观过程中,总书记对我们新推出的产品和一些具体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我们详细了解细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5

      近日,《中国能源》记者围绕着生物质能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展开采访,并将国际上生物质能发展的状况介绍给读者。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在替代化石能源、助力能源转型等方面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0

      中国能源》记者3月19日“打卡”2024年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核工展”),透过11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的创新技术和拳头产品,直观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带动力和吸引力。...展会现场,《中国能源》记者看到,作为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全面提升的标志性工程,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示范工程、可控核聚变技术“中国环流三号”模型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展区讲解员熟练地介绍堆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参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0

      多位业内专家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允许非化工园区电解水制氢是推动氢能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举措,突破了传统制氢模式,是在能源生产侧集中规模化制氢的有效方式。...上汽集团原总工程师、阳氢集团董事长程惊雷告诉《中国能源》记者:“传统生产方式制氢主要是工业副产氢,是基于化石能源碳氢链‘断链’产生的氢。在这种模式下,所有制氢方式天然地就在化工园区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只纳入了发电行业,交易品种也比较单一,而欧盟、美国的碳市场纳入了多个行业,这也是当前我国全国碳市场活跃度与欧盟的碳交易市场相比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作者:杨沐岩)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吃下“定心丸”容量电价机制的引入,让煤电企业看到了从“减发减收”转向“旱涝保收”的希望。...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表示,“固定成本比例”意味着补偿分年到位,2024—2025年为30%,即每千瓦仅110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参与起草的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碳合规业务团队合伙人赵舒杰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这将有助于形成合规披露的良好业态。...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中财数碳创始人ceo陈波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如今,企业碳排放管理越来越重要。

      新能源vs消纳红线 究竟是“敌”还是“友”?

      来源:能见2024-03-15

      中国能源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国网公司综合能源与电力数字化业务专家俞庆认为,为新能源消纳设置红线,本质上是用计划手段解决电网线路阻塞的问题。然而,目前,仅靠计划手段解决消纳问题已显得“捉襟见肘”。...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新能源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对报价未中标电量不纳入弃风弃光电量考核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2

      能源研究人士吴俊宏接受《中国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配电网规划、建设和调度目标较为单一,以满足供电安全可靠为主要目标。...电力行业资深专家赵克斌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如果说输电网是主动脉,那么配电网就是毛细血管,在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中起重要作用。”

      发展产业新质生产力|2024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4-03-11

      此次见面会,得到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城市报、中国能源、中国建设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化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电力报、人民政协报、法治日报、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导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1

      为此,《中国能源》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中国能源:煤炭生产和消费目前总体呈现怎样的趋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7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作为能源装备领域的中央企业,东方电气集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7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堆核电站技术分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就上述问题向《中国能源》记者作出解答。中国能源:目前我国核聚变研发整体进展如何,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