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排放考核评估”相关结果137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3-28

      一是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了18.7%,比2005年降低48.4%,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二是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来源:青岛市生态环境局2022-03-1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完成省分解任务。(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4项主要污染物全面完成省下达减排目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评估,推进涉危险废物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实时监控。推行医疗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监管。三、以低碳发展为主线,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3-10

      以金风科技的风机为例,我们风电机组产品生产是按照国际epd标准评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单位发电量对应二氧化碳排放仅为7.25克/千瓦时,不到火电的1%。...建议参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地方已有试点经验,推动全国各企事业单位探索开展碳账户体系建设,形成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碳账户作为考核主体和评估政策效果的基础,根据碳账户减排数据进行政策奖惩和政策调整;推动碳账户标准与企业能源及碳减排系统衔接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3-07

      以金风科技的风机为例,我们风电机组产品生产是按照国际epd标准评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单位发电量对应二氧化碳排放仅为7.25克/千瓦时,不到火电的1%。...建议参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地方已有试点经验,推动全国各企事业单位探索开展碳账户体系建设,形成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碳账户作为考核主体和评估政策效果的基础,根据碳账户减排数据进行政策奖惩和政策调整;推动碳账户标准与企业能源及碳减排系统衔接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2-03-04

      02对绿色金融的新认识绿色金融是应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而出现的金融活动,也就是说,是适应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而产生的转型金融。...绿色金融首先必须要求绿色指引、绿色识别,尤其是绿色标准,进行绿色认证,在指引、识别、标准、认证基础上,进行绿色监督、考核、动态调整,进行绿色信用评估评级,这样的绿色,金融部门就可以用于操作。

      来源:董战峰2022-02-15

      建立城市碳达峰的考核引导和激励政策体系,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积极推进碳金融创新助力减碳融资,推动城市梯度实现碳达峰。三是加强生态保护政策。...二是健全双政策评估机制,推进建立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机制以及重大社会经济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政策评估结果反馈机制与重大政策适时修订机制。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2-10

      重点监测评价各地区能耗强度、能源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等指标,评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机制、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完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考核机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年度计划及能源规划等确定的能源相关约束性指标,强化相关考核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2-10

      重点监测评价各地区能耗强度、能源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等指标,评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机制、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完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考核机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年度计划及能源规划等确定的能源相关约束性指标,强化相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11

      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围,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统计调查、评价管理、监测体系、监管执法和督察考核等工作统筹融合。...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比例达到国家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4微克/立方米,

      来源: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2021-12-18

      同时,《规划》按照可监测、可评估、可分解、可考核的原则,共设置七大类24项主要指标。...与“十三五”相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增加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需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等3项指标。

      《玉溪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10

      到202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中心城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级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到2025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纳入国家和省级考核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水质标准,星云湖、杞麓湖水质指标均达到ⅴ类水质标准。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1-12

      ,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 75% 以下,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力争降低到 305 克标准煤 / 千瓦时,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力争达到 45% 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完成国家下达考核目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0-14

      在项目环评中制定完善碳排放评价方法,科学测算项目建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给出减污降碳协同的具体方案措施,以等量或减量替代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将二氧化碳纳入固定源排放许可管理体系。...充分依托我国已经建成的完善的污染物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碳监测评估,实现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全覆盖,研究建立碳源碳汇评估技术方法。以电力、钢铁等高排放行业为重点开展排放源监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从行业来看,工业、电力、交通及建筑碳排放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9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是均质的,北京排放1吨与上海排放1吨差不多,但空气质量区域性差别却很明显。...王金南进一步指出,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来源:《当代金融家》2021-09-18

      基础数据对于减排任务如何分解,效绩考核以及碳市场的定价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把数据基础做实。...将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完全降到零将非常困难。对于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和投资产生的碳沉降机制,将一部分二氧化碳吸收回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创新的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加快氢气制储运应用一体化发展 强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9-14

      探索可再生能源和零碳排放技术、绿氢制取技术、绿氢与二氧化碳利用转化的耦合技术研究。...紧紧围绕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突破。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厅2021-08-31

      印发《江苏省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将“推进省级以上试点园区内重点企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监测、报告、评估机制,摸清园区二氧化碳排放家底”相关要求纳入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工业园区碳排放总量管控机制

      国内碳中和债券市场运行初探

      来源:远东资信2021-08-30

      中国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任务繁重,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100.3亿吨。...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统一绿色债券标准,建立绿色债券评级标准。”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1-08-19

      碳排放指标体系建立后,监管部门可以设置不同的考核级别,并规定不同考核级别对应的生产极限。三是发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王连忠说,“目前,钢铁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仪器测出来。钢铁行业要据此建立一套监测体系、统计体系,来分析碳排放的规律和碳排放的实际水平。”二是分类确立企业吨钢碳排放指标。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发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8-10

      分解国家下达我省的碳排放目标任务,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严格控制碳排放增量,将碳排放强度目标任务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确保2021年全省碳排放强度下降4.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