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光伏清洁装备”相关结果7360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2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提高至2024年的28.6%,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12

      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第一批基地建成9199万千瓦、投产9079万千瓦。...从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到打造更加智慧的电网,再到推动新型储能等技术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的效应正逐步释放。

      年产500台(套)!运达股份阿拉善盟新基地首台“沙戈荒”机组下线!

      来源:运达股份2025-03-11

      作为运达股份实现10mw级大型陆上机组批量商业化交付的重要抓手,该基地达产后将具备年产500台(套)风电机组和年产储能装备2000mwh的生产能力,并应用于阿拉善盟4.1gw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等

      来源: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3-11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稳步推进光伏建设。深化火电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探索生物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应用,促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持续下降。...文件提出,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依托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造纸、光伏、水泥、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出口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与标识认证工作,并逐步推广到全市高耗能行业企业。

      来源:山西省国资委2025-03-11

      “比如,政策体系尚不健全,‘零碳矿山’评价标准、碳核算方法、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技术装备存在短板,设备老化能耗高,新能源装备规模化应用不足,采空区碳封存、井下储能等存在技术瓶颈;企业动力不足,低碳转型初期投入大

      来源:新华社2025-03-11

      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绿色能源技术是大国科技竞争的焦点,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已进入‘无人区’,实现突围要靠自主创新的原创技术。”...“中国华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6.2%。”

      来源:中国华能2025-03-10

      公司科学实施“三改联动”,对15家火电企业的38台机组开展了灵活性改造,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有效提升,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和顶峰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推动建设上都、魏家峁、达电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填补了全国“风火储”打捆外送大型能源基地项目开发的空白,全国首批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项目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0

      杨长利: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广核始终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抽水蓄能等领域全面布局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10

      目前,德力西电气优化了能耗结构,实现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联合科研院所成立新质生产力创新研究院,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循环材料应用等,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该集团在低压电气领域推广应用模块化设计和可再生材料,推动产品从“高耗能”向“可循环”转变;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等资源,助力用户侧能源结构优化。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1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作为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力超360亿千瓦时,助推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与电力的融合应用正催生一系列智能化业务模式和全新的业态。

      来源: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3-07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稳步推进光伏建设。深化火电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探索生物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应用,促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持续下降。...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依托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造纸、光伏、水泥、

      助力“三北”防治  中广核<mark>光伏</mark>治沙面积超4.4万亩

      来源:中广核2025-03-06

      中广核将清洁能源开发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条从能源生产到装备制造、从人才培养到技术孵化的全产业链条,为沙戈荒地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书写了产业协同与区域振兴的新篇章。...中广核新疆和田洛浦万亩光伏治沙项目光伏治沙,重塑绿色生命线 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场绿色变革正在悄然展开。光伏治沙,这一创新模式将清洁能源与生态修复完美结合,为荒漠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2025-03-05

      通过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制取绿氢,不仅有助于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还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风电、光伏基础电源的持续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特别是加强绿氢制造装备认证管理,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同时完善绿氢绿色认证、碳减排、碳交易等体系建设,推动绿氢碳资产管理平台的应用。

      来源:张家港发布2025-03-05

      同时去往整车厂的,还有一路之隔的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氢系统——由数个氢瓶和相应的阀门、管道、接头组成。...公司近年在青海西宁利用光伏能源建设了两个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项目,可在建筑工地、食堂浴室、居民社区等能源供给场景中应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氢能应用场景是交通运输。

      中广核的绿色能源创新答卷!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5-03-04

      ,为深远海装备制造奠定基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2025年是‘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广核始终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来源: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3-04

      万千瓦,新增新型储能装机30万千瓦;鼓励光伏、风电、瓦斯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参与“绿电”交易,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加快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加大电煤保供力度,推动提升火电机组开机率、

      《中国环境保护发展报告2024》发布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5-03-04

      低碳绿能水厂,采用光伏发电、储能、能源回收利用等多项节能降碳技术;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加大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报告对环保产业各领域年度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总体反映中国环保产业政策走向,技术装备水平、市场特点、新技术应用,以及骨干企业发展状况,提出细分领域环保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和展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03

      特别是在新能源消纳领域,通过建立“全国—区域—省级”三级协同机制,推动风电、光伏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实现规模增长与高效消纳的完美平衡。...推动发展成果共享书写能源惠民“温暖答卷”国家能源局始终将建议提案办理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实践,在充电设施建设、清洁取暖、电力保供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3-03

      新疆新和川能年产10万吨制氢50万吨甲醇项目2月23日,新疆新和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声明:凡是以“新和县川能210万千瓦光伏治沙”“新和川能年产10万吨制氢50万吨甲醇(含储能、光伏治沙、源网荷储等)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2025-03-03

      加快建设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积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方案》指出,实施绿电交易、新能源直供、离网等绿电制氢项目,按照“绿氢—绿氨—绿色甲醇”发展模式,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谋划打造“疆煤入甘”氢能走廊,构建百亿级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体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