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可再生能源供热”相关结果4240

      来源:国务院2024-03-18

      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态化监管和后评估,及时优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行策略。

      来源:新华社2024-03-14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总装机的50%,全年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能源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稳步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用能高峰期和重要活动期间能源供应总体平稳。...完善重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完成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首次分区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实施供热价格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11

      另外,他认为,考虑到供热季的热电机组是“以热定电”,以保障供热为重点,对电力系统发电充裕性和调节能力的贡献很有限,因此供热季的热电机组不应该享受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委员、博众智合能源转型中国电力项目主任尹明表示,煤电容量电价是一个过渡性措施,最终还要回归到容量市场。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4-03-11

      准确把握煤电支撑保供定位,适应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要求,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十四五”以来供热能力新增935万千瓦,调峰能力新增822万千瓦。...可靠性,建立电力供应预警机制,加强极端天气和尖峰负荷监测预判,抓好“高开机率、高负荷率、长时间连续运行”管理,确保迎峰度夏度冬等关键时期机组开得起、顶得上、稳得住,煤电最高尖峰负荷出力达到1.65亿千瓦,供热总量全国第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9

      农村地区农牧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丰富,是可就地开发利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施路径。...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除了生物质发电之外,生物质能利用也正朝着非电利用的方向发展,如生物质能供热、生物天然气,以及生物液体燃料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7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李玲)农村地区农牧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丰富,是可就地开发利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施路径。...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除了生物质发电之外,生物质能利用也正朝着非电利用的方向发展,如生物质能供热、生物天然气,以及生物液体燃料等。

      北京经开区:加强<mark>可再生能源</mark>开发利用 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4-02-27

      三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扩大热泵等清洁能源供热规模,为企业提供清洁低碳、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22

      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在胶东半岛有序发展核电,做好核电建设与丁字湾等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政策的衔接,推动自主先进核电堆型规模化发展,拓展供热、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培育壮大氢能产业,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和低谷电力制氢试点示范。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大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一批新型多元储能基地。

      来源: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2024-02-22

      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发电量、风电、太阳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外送电量均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电力能源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发、供电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耗、供电线损率等能耗指标稳定下降,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多项指标在全国各省第一。

      来源: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2024-02-21

      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发电量、风电、太阳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外送电量均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电力能源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发、供电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耗、供电线损率等能耗指标稳定下降,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多项指标在全国各省第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19

      制定城市燃气、供热、供水等老旧管网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分年度分区域有序实施改造,今年改造燃气管网623公里、供热管网150公里、供水管网30公里。...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等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抢先看】2024年各省火电规划出炉!多个煤电项目加快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18

      安徽2024年重点工作:增强能源保供基础能力,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22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黑龙江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山东2023年,山东省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774万千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2024-02-04

      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推动南中轴国家博物馆群、丰台园西一区等新建片区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项目建设,确保新建的耦合供热系统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不低于60%。推动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持续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和地热及热泵支持政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光伏、地热及热泵应用。

      18省/市/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电力能源重点——政府工作报告盘点I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01

      制定城市燃气、供热、供水等老旧管网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分年度分区域有序实施改造,今年改造燃气管网623公里、供热管网150公里、供水管网30公里。...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等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1-31

      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提高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涉及电力能源重点内容如下:2023年工作回顾: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黑河市、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建设全面完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

      来源:梅河口市人民政府2024-01-30

      严格落实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措施,积极开发工业余热、生物质等清洁供暖方式,依托梅河口市丰富秸秆资源,通过大力发展生物质供热工程,推进全市大型供暖企业稳步推进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供热,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6

      利用热电联产电厂中纯氢燃气轮机的余热,实现诸如供热、化工、冶金等传统碳排放行业的深度脱碳。...“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纯氢燃气轮机的发展可以成为未来的碳中和技术,实现能源行业长期深度减碳,同时整合更多可再生能源。”

      来源:国家电投2024-01-26

      ,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2023年10月12日,五凌电力科巴风电项目投产,该项目是中孟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的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对提高孟加拉国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新能源消费和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被当地主流媒体誉为

      来源:电联新媒2024-01-25

      目前,山东省电力调峰主要依靠直调公用煤电机组及泰安、沂蒙等抽水蓄能电站,调峰手段相对单一,且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尤其在冬、春季供热期,约80%的煤电机组因需保障民生供热使得机组灵活性调节能力下降。

      来源:国能新能源院之声2024-01-24

      共计新增压低谷能力70兆瓦,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50兆瓦时,折算年碳排放减少约8.5万吨。...项目总投资3.4亿,建成后可通过熔盐储热系统代替机组产汽供热,在提供连续工业供汽的同时,增加深调能力至30%额定负荷以下,带供热条件下的发电机组最高负荷也可由80%提升为100%额定负荷,提升供热机组尖峰发电的能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