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实验堆”相关结果448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27

      目前快堆正由实验堆(原型)转向示范、商业,其潜在的商业价值被核能界寄予厚望,2040年以后核电建设宜以快堆为主力堆型。聚变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是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能够解决万年尺度的能源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是多国合作的重要核聚变科研项目。...基于国内和国际项目的实验和建设,2018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聚变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在合肥集中建设,旨在为下一代聚变的超导磁体和偏滤器系统提供研究和环境,保障我国聚变核心技术发展的先进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2003年,我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探索利用聚变能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可行性,是最早参与设计iter的国家之一。...快堆方面,中国实验快堆于2011年7月实现并网发电。2017年12月29日,首个快堆示范工程土建在福建省霞浦县开工。通过实验快堆和示范快堆建设,我国快堆已形成完备科研技术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23

      在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iter)中,中核集团承担多个关键部件的采购包设计、研发及制造任务并取得重大创新突破。...核电机组建成投入商运,恰希玛5号核电机组破土动工;阿根廷核电出口项目签署epc总承包合同;成功收购纳米比亚罗辛铀矿;徐大堡3/4号、田湾7/8号核电机组安全高效推进,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牵头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国家核安全局颁发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mark>实验堆</mark>运行许可证

      来源:国家核安全局2023-06-14

      你所在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的运行中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遵守运行许可证和许可条件的规定,确保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运行安全。...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关于颁发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运行许可证的通知,国核安发〔2023〕100号,详情如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你所《关于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运行许可申请

      研究报告 | 全球核能发展动向及启示(2023)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5-08

      2009年,俄联邦政府批准通过《俄罗斯2030年能源战略》,提出2030年前实现如下计划:核电站的现代化和升级改造;开发快中子反应实验堆和商业核电站;建造具有超临界蒸汽参数和中子谱可调的新一代压水反应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4-13

      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

      来源:中核集团2023-03-08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率先研发了高温承压部件的热氦检漏技术,建成了中大型高灵敏度热氦检漏设备,其核心指标满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高标准要求,检测灵敏度优于国内外同类装置两个数量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核聚变作为我国核能发展实施“热-快堆-聚变”三步走战略的最终一步,是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重要终极方案。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07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启动后,全球聚变界集中力量攻克聚变相关的工程技术难题,目前该计划已进入主机工程装配阶段,预计在几年后投入运行。...iter计划的启动标志着磁约束聚变研究由聚变等离子体实验与运行为主逐步走向发展聚变核工程与技术。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3-03-06

      随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启动已走向发展聚变核工程技术的工程阶段,各国研发不断提速,且屡获突破,如2021年世界最大的在运磁约束聚变研究装置━欧洲联合环实现了59兆焦耳聚变能量输出,以及上述的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实验突破

      有序推进氢燃料电池船舶的研发和应用 《安徽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发布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23-01-05

      大力推进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深部煤炭资源导控气化开采、提氢、燃气掺烧发电及废弃井巷压缩空气储能等创新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开展聚变相关物理设计,煤炭安全开采、清洁高效利用,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方面“原创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低碳和零碳建筑,氢能、生物质柴油等新型燃料等技术 的推广应用。

      来源:国资小新2022-12-30

      一个月后,11月22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核心部件——被喻为iter“防火墙”的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取得重大进展,完成首件制造,且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

      来源:中核集团2022-11-22

      11月22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核心部件——被喻为iter“防火墙”的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取得重大进展,完成首件制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07

      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示范不断突破2021年12月20日,石岛湾高温气冷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成功并网并发出第一度电,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完成了从实验堆向商用的跨越

      广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到2025年骨干电源装机提高到1725万千瓦左右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2-09-27

      大力推进核电自主化步伐,优化及标准化第三代核电产品设计及制造技术,重点推进第四代核电快堆技术研究,加快海上小堆、高温气冷、铅基快堆、核聚变实验堆、乏燃料后处理等新一代重大核能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力争打造全省核能产业高地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 总装机容量5559万千瓦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2-09-15

      多功能模块化小型“玲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陆上小型压水堆及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发持续开展;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铅基快堆等研发取得重要进展。...燃料组件完成批量化制造,n36锆合金包壳材料实现批量化应用,mox燃料元件、耐事故燃料元件、环形燃料元件研发有序开展,乏燃料后处理科研工作积极推进,中低放废物区域处置稳步推进,集中共享处置取得突破,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项目开工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2022-08-24

      thorizon是荷兰核研究与咨询集团(nrg)的一个分支,该集团在佩滕运营高通量研究,并生产医用同位素。thorizon表示,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熔盐设计开发,目标2035年前建成一座实验堆

      来源:中核二三2022-06-23

      近日,中核二三收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由中核二三牵头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联合投标的iter下部贯穿管和支撑生产制造项目中标。...该项目涉及核聚变真空部件的生产制造、无损检测和真空烘烤等工作,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中核二三将以专业的真空部件生产制造能力和国际项目管理能力,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为“人造太阳”持续贡献二三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4-18

      最后,还应坚持开放合作,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科研合作,为全球核技术创新贡献中国力量,并加快推进华龙一号、高温气冷等自主核电“走出去”。...同时,统筹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国家级研发平台,推动提升核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2-03-23

      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先后成功完成了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 的建设和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核电站(htr-pm)的研发。...为拓宽高温气冷及核能的应用范围,充分利用高温氦气的潜力提升发电效率、开发多用途高温工艺热利用场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支持了国内有关单位积极开展“高温气冷超高温特性研究与实验验证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