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业减碳利用”相关结果81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2022-08-29

      支持工业企业实施低效设备更新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等重大示范引领工程,推动能源梯级利用,推动企业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推动高碳制造业数字化减碳降碳工作。大力开展绿色工厂、绿色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29

      支持工业企业实施低效设备更新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等重大示范引领工程,推动能源梯级利用,推动企业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推动高碳制造业数字化减碳降碳工作。...以化石能源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为重点,实施碳中和关键技术与示范等省科技计划项目,加快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安盟见解】碳捕捉、<mark>利用</mark>与封存技术前瞻 以欧洲垃圾焚烧厂为例

      来源:安盟AmaneAdvisors2022-08-23

      因此,碳捕捉(carbon capture, cc)技术只有在与碳利用 (carbon utilization, cu) 结合起来才比较有经济价值,例如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工产品,从而部分抵消昂贵的生产成本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6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6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6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07-08

      开展电力多元转换、人工光合作用、变革性二氧化碳利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的研究。...《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指出,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发挥新能源微电网、智慧减碳虚拟电厂等项目示范作用,推动光储直柔等智能电网应用。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07-08

      开展电力多元转换、人工光合作用、变革性二氧化碳利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的研究。...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发挥新能源微电网、智慧减碳虚拟电厂等项目示范作用,推动光储直柔等智能电网应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6-15

      深化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智能电网、设备节能、氢能、新型储能、燃料电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实施零碳工业流程再造项目,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6-06

      牛东圣表示,当前ccus市场存在着利用率低、成本高、“伪减碳”等问题,其中ccus的能耗和成本主要集中在捕集环节,约占总成本的70%~80%。...通过优化开发高附加值碳利用技术及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实现碳价值增值,使ccus技术更具市场竞争力。近十年来,ccus技术在全球迅速推广应用,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捕获能力已达到4000万吨。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04-22

      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一种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是我国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重要技术路径,亦将在全球降碳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全国两会期间,ccus技术无疑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03-15

      为进一步扩大二氧化碳利用规模,辽河油田目前正在筹划扩建欢采、特油两套装置,预计新增碳捕集能力4.62万吨/年。用二氧化碳辅助原油开发 年增油7万吨“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是温室气体,但注入油藏就能增油。”...该装置以一墙之隔的辽河石化公司制氢车间产生的尾气为原料气,分离出工业级二氧化碳,年产能达3万吨。上述3套装置,每年碳捕集能力达13.7万吨。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3-10

      去年10月,中科院党组认真落实中央领导指示批示精神,紧急启动了“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先导专项,目标是通过突破锅炉灵活调峰、工业节煤提效、煤炭高效转化、工业流程低碳耦合等关键技术,实现煤炭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互补耦合

      来源:中国石化2022-01-30

      、输送、利用、封存等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在碳捕集环节,齐鲁石化新建100万吨/年液态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包括压缩单元、制冷单元、液化精制单元以及配套工程,回收煤制氢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提纯后纯度可达99%以上;在碳利用与封存环节,胜利油田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的原理

      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解读

      来源:中创碳投2022-01-07

      《指导意见》明确中央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布局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煤电灵活性改造、现代煤化工、煤层气开发等),推动钢铁、水泥、化工、冶金等高碳产业的工业流程零碳再造

      来源:国资委2021-12-31

      《指导意见》提出,央企要布局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新型电力系统、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深入开展智能电网、抽水蓄能、先进储能、高效光伏、大容量风电、绿色氢能、低碳冶金、现代煤化工

      来源:电联新媒2021-12-16

      一方面,重点做好能源生产、消费领域产能、储能与使能关键技术的创新攻关,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复杂电网运行控制、可再生能源高效发电、节能、氢能、储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以来,各地区、行业、企业纷纷响应,发布各自的行动方案与发展规划,但也出现了去煤电“一刀切”、不计成本去煤减碳等现象,想“毕其功于一役”,这种现象本质上忽略了煤炭对于各行业正常发展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1-12-16

      在能源转型初期,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方面要研发煤炭减碳利用,另一方面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煤炭的表述是“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12-14

      在能源转型初期,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方面要研发煤炭减碳利用,另一方面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煤炭的表述是“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28

      包信和认为,有效的二氧化碳利用途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保证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供给,二是能从非碳资源获得氢气。“转化利用途径主要包括热催化、电催化及光化学过程。...除了花钱“买碳”,有没有其他办法实现减碳?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正逐渐得到重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