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在此背景下,石油企业路在何方?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石油领域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绿色发展,持续迸发行业强音。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 ID:ZGDYYNY 作者:曲艺)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SU项目全面建成。
推进CCUS产业链发展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一种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是我国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重要技术路径,亦将在全球降碳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全国两会期间,CCUS技术无疑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就“加快CCUS产业链发展”提交了提案。
马永生介绍,2020年全球利用CCUS实现碳封存规模约0.4亿吨,占碳排放总量的0.1%。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利用CCUS减碳在2030年、2035年、2050年将分别达16亿吨、40亿吨、76亿吨,占202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7%、11.8%、22.4%。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如果没有CCUS技术,几乎所有气候模式都不能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而且全球碳减排成本将会成倍增加。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鼓励CCUS发展。
记者注意到,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首次将CCUS列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明确提出“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今年以来,油企也不断在CCUS领域落子布局。
1月29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建成,对我国推进CCUS规模化发展具有重大示范效应。
2月25日,中国石油召开CCUS工作推进会。“加强CCUS产业布局,加快CCUS规模化应用,推动油气业务绿色低碳发展。”中国石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焦方正在会上表示。
据悉,中国石油10家油气田已开展11项CCUS重大开发试验,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达到56.7万吨,累计埋存二氧化碳超过450万吨。下一步,中国石油将启动以松辽盆地300万吨CCUS重大示范工程为代表的“四大工程示范”和“六个先导试验”,进一步推动中国石油CCUS产业驶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
“总体看,我国CCUS正处于工业化示范阶段,与国际整体发展水平相当,但部分关键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不同地区陆上封存潜力差异较大,且成本较高。”马永生说。
同样关注该问题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首席顾问刘红光。
在刘红光看来,目前,我国CCUS示范项目整体规模较小且运行成本较高,CCUS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高,缺乏支持政策,尚未形成完整的CCUS商业化发展框架。
对此,刘红光建议,建立示范项目发展基金,加快技术研发,尤其是对于海上CCUS示范项目建设给予更大的直接财政支持;建立并完善CCUS财税支持政策,给予CCUS项目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优惠,更新《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年版)》,将CCUS产业链专用设备纳入投资额,按比例享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抵免的优惠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油田公司新木采油厂创新维修工作站劳模创新班班长李彩云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CCUS项目做成“负碳”产业,建立“碳库”,实现“碳”永久封存。引导社会资金建立CCUS专项基金或直接投入管网等前期建设,通过源汇匹配和二氧化碳运输管道建设,形成若干CCUS产业集群等。
马永生则从加强CCUS产业顶层设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CCUS产业链示范及商业化应用、加快CCUS管网规划布局和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等5个方面呼吁加快CCUS产业链发展。
“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协同创新,围绕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工业化利用、封存、碳汇计量等关键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CCUS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马永生建议。
加快新能源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党组组织部部长吕亮功建议,加快新能源协同发展,助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能源化工企业既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但是又具备可利用土地、屋顶及水面等资源众多,绿电消纳能力强,绿氢应用潜力大,地热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等诸多优势。”吕亮功说。
以光伏发电为例。
记者了解到,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将光伏发电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吕亮功介绍,中国石化的太阳能发电业务始于2016年,近些年除加大下游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力度外,还涉足上游光伏材料领域,延伸光伏产业链。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石化已累计建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85兆瓦,年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在技术、政策、电力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对此,吕亮功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完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技术研发支持。
“同时,加快调整改造电力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吕亮功表示,一方面,通过提速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灵活性电源、储能系统、虚拟电站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促进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绿色电力交易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广,鼓励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与光伏发电企业参与省间电力现货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全网电力余缺互济,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尹兆林同样认为,石化行业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且任务艰巨,使用绿电、绿氢、核电等零碳、低碳新能源,是降低企业碳排放量的重要路径,建议国家加快出台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开发利用新能源。
结合企业实际,尹兆林建议出台绿色能源碳核减政策,尽快出台企业使用绿电、核电等零碳、低碳电力的碳排放核减指南及配套政策,鼓励企业提高绿电使用比例;支持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使用,制定小型核堆自备电站建设规范,如高温气冷堆等新型小型核堆建设规范,指导企业开展核能热电联产及高温制氢可行性研究;开通企业实施新能源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企业利用内部资源实施新能源替代的项目免予审批,赋予企业就近开发可利用资源的优先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服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郝振山则将目光投向了海上风电。“海洋油气与海上风电协同发展,是提升海洋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他表示。
郝振山告诉记者,我国海洋油气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上,部分矿区与沿海各省份海上风电开发区块重叠,采用联合开发模式,可以统一规划海洋资源,从而提升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效率。
着眼海上风电,在平价条件下,其开发受到经济性制约。郝振山指出,海洋油气与海上风电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设施共用、发电直供、协同维护等,对降低海上风电投资、缩减运营成本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在这方面,中国海油已经有了相关探索。据悉,中国海油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去年在渤海油田建成投产,并考虑构建分散式海上风电接入油田群电网的新型电力系统,已在蓬莱油田群和文昌油田群开展风机接入电网的方案设计和前期研究工作。
“建议统筹海洋功能区划,将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区块纳入国家统一规划。”郝振山呼吁,对于油气作业与海上风电重合的区块统一审批,对于已开发油气田矿区出台相应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指导意见,鼓励海洋油气企业参与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践行绿色洁净发展
节能、洁净,是石化企业当下发展的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技能大师、茂名石化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带来了关于推进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思考。
“当前,我国能源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80%左右,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企业责任重大。”张恒珍说,现在能源企业发展面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内部工艺装备、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等多重困难,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鉴于此,张恒珍提出,建议国家对石化行业采用基准线法下发配额,统一排放基准线,达到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提高石化企业实施节能降碳的积极性。
“此外,还需优胜劣汰发展绿色产业。动态更新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继续提高重点区域标准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张恒珍表示,要在保障国家需求前提下,推进过剩产能压减,实施传统行业技术设备更新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实施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整合取消一批不达标工业园区,倒逼产业体系向高端智能发展,产业链向后端延伸。
“绿色供应链与低碳产业发展一脉相承,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党委书记江寿林说。
资料显示,作为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中国石化一直以来致力于实施绿色洁净发展战略,在持续推进绿色采购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制定印发物资绿色采购管理办法、采购目录(2021版);创新推出国内首个工业品企业及产品评价标准——易派客标准;建成国内工业品电子商务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科学设置绿色管理体系建设、清洁生产、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物流、享受环保退税等绿色评价指标,引领推动石化行业上下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江寿林认为,迅速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践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共同落实石油化工行业碳达峰方案,还需要国家相关部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联合发布绿色评价标准,探索建立绿色采购联盟,推行绿色采购减碳降耗,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落实方面,江寿林认为,要联合石油石化行业重点企业,推进绿色评价标准互认、绿色供应资源共享,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关联方企业建立可追溯的绿色供应链,打造共建共享的绿色生态圈。
同时,建立行业绿色物资采购目录,引导石化行业扩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建立供应链协同采购机制,推进绿色评价结果共享共用,引导供应商改进完善采购标准和制度,共同打造绿色供应链;着力培育行业绿色供应商群体,不断提升绿色采购绩效,稳步推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成品油消费领域的减碳行动也不容忽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认为,当前成品油流通领域内存在灰色空间,大量不在统计范围内的隐性资源通过社会加油站消化,形成巨大的地下流通市场,给石油石化行业“双碳”战略实施造成巨大障碍。
“‘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有较好的防作弊效果。”李永林介绍,针对加油站销售作弊行为,2021年广东、吉林等17省市政府已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通过将加油站销售数据实时在线管理,压缩了加油站作弊空间。截至目前,广东和吉林已全省上线,贵州、广西、江苏、浙江等地部分地区上线。
“建议推广应用‘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构建加油站大数据监管体系,为成品油消费领域‘双碳’战略的实施提供可行的路径和方法。”李永林呼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记者1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2024年中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1000口大关,10余项关键技术获突破。中国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钻完井专家李中表示,去年中国海油钻井日效率、生产时效、故障时间等关键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海上钻完井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技术的“三高”特点。“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钻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2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1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9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130.0元/吨,比上期上涨0.7%;液化石油气(LPG)49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国石油各企业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开足马力、奋勇争先,1月份生产经营全线飘红,实现首月“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大庆油田去年12月初,大庆油田组织启动为期50天的夺油上产会战,目前已成功实施各类施工27462井次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勇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襄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李勇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李勇
2月12日午后,碳酸锂期货瞬间拉涨,天齐锂业等锂矿概念股票快速翻红大涨,堪比近期负极原料石油焦的强势。其实,在近期市场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涨价更多还是源于一些消息面的扰动。首先,是皮尔巴拉港务局宣布Hdeland港从周三下午6点起闭港,作为澳洲仅次于Bunbury的锂矿发货港口,近两年澳洲
吉林油田:“三大篇章”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截至2月7日,吉林油田320支作业施工队伍已全部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呈平稳有序态势。连日来,吉林油田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三分天下”升级版,开创老油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续写“松南效
2月5日,中石油吉油(乾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彭军,注册资本高达7.3亿元人民币,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是一家以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主的企业,由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
1月21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这是该院连续第17年发布油气行业年度报告,本次以“在稳中有变下探寻能源均衡之道”为主题,分享探讨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发布的还有《“十五五”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环境展望》,并首
“双碳”背景下,全球正式进入能源转型时代,各大央国企也开始加速转型布局新能源,强势进入光伏、风电、充电桩、氢能以及碳等领域,“三桶油”之一的中国石油也不例外。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仅中国石油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在近半年内就已经投资成立了7家含风光储、
2月7日,新疆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发布新疆油田呼图壁165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据悉,项目建设单位中石油新油(呼图壁)新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昌吉州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东滩村,场区南侧距离呼图壁县城直线距离约10公里,北侧距离呼图壁县城约30公里。光伏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中石油吉油(乾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彭军,注册资本高达7.3亿元人民币,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是一家以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主的企业,由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该企业经营范围除了涉及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披露。
9月20日,2024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碳’寻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为低碳转型建言献策。(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实现碳中和,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义务,也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机遇之下,挑战重重。怎样
科思创终于点头了。(来源:石油Linknbsp;文|洞石)从每股50多欧元谈到最后每股62欧元。缠缠绵绵一年多,石油巨头没有放弃,科思创也终于点头了。一锤敲下,千亿成交。01终于一锤定音你来我往谈判了一年多的化工界并购大案,终于迎来了大结局。10月1日,科思创股份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Gr
历冬至夏,百湖之城奏响了化工业务专业化重组的进行曲。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党组的部署安排,2023年11月底,大庆炼化与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重组,并顺利完成管理权移交,成为中国石油未上市托管业务改革以来首家进行专业化重组的单位。重组后,大庆油田化工业务由油气和新
2024年5月7日,bp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标志着西方五大石油巨头的第一季度业绩都已公布。总体来看,2024年一季度,五大石油巨头总净利润为292.54亿美元。与去年一季度总净利润393亿美元相比,同比下降25.6%。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道达尔能源、bp分别实现82亿美元、77.3亿美元、54
2023年,石油巨头仍然很赚钱。日前,沙特阿美及五大国际石油巨头接连发布了2023年财报。据统计,沙特阿美、英国石油公司(bp)、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能源以及雪佛龙,2023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439.19亿美元(合人民币17535.5亿元)。虽然不及2022年历史最高业绩,但也是历史上的高利润。01历史上的高
继壳牌之后,埃克森美孚也要裁员了。01埃克森美孚:Denbury裁员3月7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宣布消息,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要裁员111人。据了解,埃克森美孚本次裁员主要针对旗下Denbury公司。Denbury是一家专注于碳捕集、利用和储存(CCS)解决方案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独立能源公司,每年捕获并注入的工
日前,国内外各大油服公司相继公布了2023年全年的财报及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大部分油服公司在过去一年整体经营向好,业绩可谓是“爆棚”。(来源:石油Link作者:洞石)01油服巨头:一个字“赚”近日,三大国际油服公司发布了2023年全年的财报。与2022年相比,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其中,斯伦贝谢可归属
能源转型的路上,石油巨头们脚踩油门加速中。近年来,有些新能源项目很亮眼。(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作者:石油Link)欧洲最大可再生氢能工厂、内蒙古大型“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球最大一笔可再生燃料企业的收购、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之一……而这些项目背后的“大佬
3月27日,全球第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式对外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拟以246亿人民币(约折合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权,全面扩大在华业务!最近这几天,沙特阿美已接连与中国多家石油石化企业联手官宣重磅合作。伴随着中沙之间新一轮顶级合作项目大幕拉开,一系列新机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3日和顺石油(长沙)有限公司成立,法人秦洁,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和顺石油100%控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充电桩销售;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光
近日,中国能建西北院中标华能陇东基地150万吨/年先进低能耗碳捕集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碳捕集工程,是此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国华锦界电厂1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工程二氧化碳捕集规模的十倍。据北极星碳管家网不完全统计,我国运营及建设中的燃煤电厂碳捕
近日,中国能建西北院中标华能陇东基地150万吨/年先进低能耗碳捕集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碳捕集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国华锦界电厂1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工程二氧化碳捕集规模的十倍。该项目位于甘肃庆阳华能陇东能源基地依托该基地正宁电厂2×1000兆瓦工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