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石油企业开启了一手卖油,一手卖“碳”的新业务模式!
(来源:石油Link 文 | 木兰)
石油企业的业务版图正经历新一轮重构。
发展新能源与低碳业务,本应该是石油企业转型路上的挑战,却意外成为油田创造收益的新路径。日前,塔里木油田通过光伏项目产生的2.67万吨碳减排量,在欧盟碳市场完成了交易。
近日,欧盟碳价维持在70欧元/吨以上,若按此价格,2.67万吨碳减排量交易价格为186.9万欧元,相当于约3万桶石油的价值。
这也意味着在双碳目标下,碳资产管理能力正逐步成为石油企业的新增长点。
01出国,卖碳
本次通过卖碳实现收益的,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里木油田富满油田。
其核心项目为24兆瓦配套光伏发电项目,由2座12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组成,年发电量达3800万千瓦时,所发电力全部用于油田上游生产。
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其中2.67万吨碳减排量在欧盟碳市场完成交易。
这是塔里木油田的首单碳资产交易,实现了其在该领域“从 0 到 1”的突破。
若按70欧元/吨计算,此次交易可为塔里木油田带来近一百九十万欧元收益,价值相当于近3万桶原油。
这一成果标志着塔里木油田在传统油气生产之外,成功打通了“绿电生产—碳汇开发—国际交易”完整产业链,实现碳资产的经济价值变现。
以前,风电、光伏、CCUS等新能源与低碳项目常被视为石油企业在双碳目标下被动转型的成本负担。
但塔里木油田的实践证明,企业不仅能利用绿电实现低碳生产,更能通过出售碳减排量创造新收益,完成从“成本消化”到“价值变现”的关键转型。
目前,哈得采油气管理区10座井场与西气东输第一站已通过碳中和认证,成为油田首批零碳场站。
此外,塔里木油田已累计获取405万千瓦新能源指标,装机量是本次交易光伏电站的一百多倍。随着这些项目逐步建成并网,其未来碳减排交易量或将进一步提升。
02石油巨头的碳枷锁
在传统认知中,碳排放向来被视为石油企业的成本负担,而非收益来源。
2016年《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其设定的“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升幅控制在2℃以内,力争限制在1.5℃”目标,犹如给化石能源产业套上“紧箍咒”。
据测算,全球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碳预算为28万亿吨,但要实现温控目标,可利用的碳预算仅剩10万亿吨。
这意味着大量的原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被“冻结”,油气企业的生存空间面临前所未有的挤压。
政策驱动下,碳排放成本持续攀升。欧盟碳价一度涨至100欧元/吨,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
数据显示,当欧洲碳价达90欧元/吨时,碳成本占加工成本比例达10%—15%。例如意大利ISAB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碳成本高达3.2美元/桶。
碳成本高企迫使金融机构收紧融资,摩根大通等机构明确限制对高碳强度项目的贷款。
国际能源贸易中,碳指标更成为硬性门槛,如卡塔尔能源公司与日本JERA的20年液化天然气合同,要求甲烷排放强度低于0.2%。
在中国,随着石化行业即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石油化工企业也要直面“碳成本”压力。
以中国石油为例,2024年末中国石油旗下辽阳石化、抚顺石化等多家企业完成全国温室气体核证减排量履约清缴。
与此同时,油气公司还需履行碳财务披露义务。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调整战略,引入碳定价机制,将碳成本纳入项目投资考量。
西方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就表示自2007年以来,一直将碳排放成本纳入公司投资项目计划中。
再比如,道达尔能源也表示引入碳定价机制之后,自己的盈亏平衡点上涨了5美元/桶。
为了抵消碳成本达成“零碳”目标,石油巨头们加大了对天然气、新能源及低碳业务的投资。以bp为例,其在全球多地参与投资光伏项目,通过开发和运营光伏电站,产生清洁电力。
然而,相较于传统油气业务,石油企业开发低碳及新能源业务面临天然劣势。
上游油气项目回报率通常为15%-20%,而多数可再生能源项目回报率最高仅8%,加之政策与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股东利益、成本等因素制约,碳管理业务常被业内戏称为“碳枷锁”,成为石油巨头转型路上的重大挑战。
03石油巨头的新赛道
正如硬币的两面,挑战中往往孕育着转型机遇。
塔里木油田的实践正是这一逻辑的生动注脚——其通过开发光伏发电项目,将年度碳减排量推向碳市场交易,成功实现“碳指标”到“真收益”的价值转化,打破了低碳业务“成本枷锁”的困局。
碳排放管理正从单纯的环保指标,蜕变为重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从国内看,中石化齐鲁石化CCUS项目累计封存CO₂超100万吨,延长石油创新“煤化工碳捕集+地方配额奖励”模式等,还有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石油企业均展现出碳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在新能源项目方面,国内石油公司也进展迅速。比如,2024年,中国石油的风电、光伏装机增量为495万千瓦,竟然超过了国内的国电电力和大唐发电等电力央企。
在国际上,bp将碳抵消业务拓展至光伏、风电及CCS领域,道达尔能源加速布局新能源项目,石油巨头们已加快碳管理相关业务的发展进程。
数据显示,全球碳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000亿美元,2050年将攀升至2000亿美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这片蓝海也正成为石油企业的新赛道。
在碳中和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标尺不再局限于地下的资源储量,能将碳约束转化为技术优势、把排放数据转化为收益的企业,也将在新赛道释放出自己的竞争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海电气承建国内最大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就位近日,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收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管理部的一封感谢信,对其承制的中石油首套国产化工艺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四台超限容器的高质量交付、顺利安装就位,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该设备总重529吨,高度44.5米,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石油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春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石油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辽宁省大连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石油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11日消息,2025年1月至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指电力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其主要来源包括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新能源在广东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超785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2025年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投产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一项重大工程成果,更是全球能源系统迈向零碳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开创新石油时代的战略体现。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绿色氢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里程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在国家全力推进能源安全与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背景下,油气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自主化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战略支点。中国石油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战略指引,将油气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任务
7月伊始,由青骐骥提供核心制氢装备的中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的2台1000Nm/h电解槽与2024年已长期运行的2台1000Nm/h电解槽成功构建“4对1”制氢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调试并成功投运。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电解槽采用青骐骥最新研发成果,在制氢能耗、衰减率等关键性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电机组延寿改造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不仅是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涉及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天津国能盘山电厂1号机组跨代升级改造为代表的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实现整体更新延寿3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6月30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对宝山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9D007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指出,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已积累1591条中国钢铁行业及上下游的背景数据,平台聚焦重点行业链主引领带动,在能源、工业、建筑等碳排放主要领域提供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绿色采购、碳资产交易、绿色
6月30日,江苏自然资源环境厅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发展海洋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深化蓝碳交易、加强碳汇认购司法适用研究协同推动江苏省蓝碳司法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文如下: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
当Agent网络、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结合的时候,我认为最值得讨论的,是一种新的电力经济模式。(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了上百年,作为工业2.0的产物,与钢铁、石油、铁路、传统汽车制造一样,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秉承了戴明质量管理和福特生产模式。小米Yu7的发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6月20日,军信股份公告,公司与长沙数字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助力长沙、湖南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绿色低碳+人工智能”协同发展。双方将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环保数字化升级、绿色电力和智算产业协同发展等领域展开合作。在绿色算力中心建设运营领域,双
6月13日,由国家电投集团电投综能作为创新牵头单位、财务公司作为融资顾问单位、新疆能源化工五彩湾发电公司作为融资主体的全国首单“碳资产+转型金融”融资产品成功落地,实现融资规模3亿元。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有效衔接。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
2025年6月11日,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现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深圳创维光伏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平,与特变电工新能源储能业务总经理刘召迎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协议。创维光伏副总裁肖振
6月16日,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建成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①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年底前实现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0项,企业和群众异地办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大力度在全球挖石油。(来源:石油Link文|归林)当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引爆国际油价之际,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及一众高层,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在72小时内闪电出击:●6月15日,中国石油董事长会见了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双方就中哈能源合作进行了交流。●6月13日,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这一关键进展迅速在全球市场引发反响,显著提振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5月13日,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应声上扬,单日涨幅均超2.5%。但全球贸易博弈远未停歇,在全球石油需求低迷的前景下,国际油价短期内承压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迷雾笼罩下
备受瞩目的中美90天关税窗口期已过去近1/3的时间。自5月12日双方宣布互降关税的近1个月以来,局势又呈现多重变化——中国外贸企业订单激增,美国法院与白宫展开拉锯战,特朗普政府接连出台贸易新政……石油石化企业如何看待这90天?短期看,企业需应对稳定现金流、保障供应链韧性的压力;长期看,关税
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合成燃料领域。尽管电动汽车转型浪潮席卷全球,这家沙特能源巨头仍坚信传统内燃机将继续在交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来源:能源新媒文/能源杂志)公司高管艾哈迈德·阿尔·霍韦特在受访时直言,从气候角度出发,在煤电占比超五成的中国等化石能源依赖型国
石油大国沙特的目的不止造车!(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刚刚,沙特阿美与比亚迪签订了合作。沙特阿美表示,合作是为了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一个是世界级石油巨头,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二者在各自的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头部。并且,两者在业务上并没有交集,甚至可
非洲,石油巨头们一片久违的“新”投资热土!(来源:石油Linknbsp;文|木兰)曾几何时,石油巨头纷纷“撤离”非洲;如今,这片大陆却摇身一变,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投资高地。日前,阿联酋的石油巨头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NDOC)通过新公司XRG完成了一笔油气资产收购,即莫桑比克Rovuma盆地第4区块10%
又一个超5000亿能源巨头即将崛起。(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最近,油气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正在谋划让自己的国际投资部门上市。ADNOC打算将这一部门在阿联酋以外的交易所上市,并表示可能选择在伦敦或者纽约交易所上市。在正式启动IPO前,ADNOC还需任命XRG的首席执行官并
随着国产深度推理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AI)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各行各业。为充分发挥AI工具赋能作用,近日“三桶油”纷纷牵手DeepSeek。此举不仅为石油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将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有益探索,助力行业技术革新与效率提升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披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