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放领域”相关结果274
      龙吉生:城市受益型的固废管理“中国模式”探讨

      来源:康恒环境2023-05-06

      在碳排放领域,废弃物是容易被忽视的一大杀手。废弃物处理行业的gdp约占全球总gdp的0.2%,但其碳排放量却占全球的3.2%,即年约15亿吨,未来垃圾产量还将会继续增加。3.2%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排放领域涉及计量、监测、核算、管理和评估等系列标准,已发布温室气体管理相关16项国家标准,正在修订的标准30余项。“实际上,行业内以前有很多老标准现在也都在沿用。...在碳清除标准领域,主要加快固碳和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标准的研制;在市场化机制标准领域,则要加快制定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等标准。

      来源:中国能建2023-04-28

      希望双方继续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新能源及垃圾焚烧发电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和碳排放领域大数据、绿色金融、提升国际业务等方面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经验和成果,...他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双方围绕双碳领域的顶层设计、清洁能源建设、城市综合片区开发、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对接,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实现发展共赢,共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中国能建2023-04-28

      希望双方继续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新能源及垃圾焚烧发电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和碳排放领域大数据、绿色金融、提升国际业务等方面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经验和成果,...他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双方围绕双碳领域的顶层设计、清洁能源建设、城市综合片区开发、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对接,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实现发展共赢,共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4-11

      2021年开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省级双碳指数课题组,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为基础理论,以碳排放关键影响因素为分析路径,综合考虑能源、工业、交通、生活等碳排放领域,从气候雄心

      广东广州:推广5G+电力量测及智慧用电试点 打造数智化配电网络系统

      来源: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04-10

      《意见》指出,在碳排放领域。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能源消耗计量技术、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测量方法,建立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指标体系。...开发基于电-碳模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在能源领域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24

      “作为与碳达峰碳中和密切相关的重点碳排放领域,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责任重大,构建更加多元、清洁、低碳、可持续的新型能源体系成为能源产业实现战略性、整体性转型的当务之急。”...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原董事长陈进行建议,一是在新能源ccs、绿氢产业、储能产业等领域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巩固传统优势,比如在煤电、水电等传统能源领域保证领先地位;三是把握好智慧能源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3-03-13

      氢能是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高碳排放领域实现大规模脱碳、降碳的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领域是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约占总量的25%。...氢燃料电池运载工具具有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零排放的特点,在大载重、长续驶、高强度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先天优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02

      在政策规范制定与组织实施的衔接方面,由于碳排放领域很多标准尚未在政策规范层面进行明确,政策规范实施的条件、内容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待政策规范的制定条件成熟时,需做好与组织实施工作的衔接。...此外,随着我国电能替代水平的不断提升,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碳排放重点行业生产能耗也更多集中在电力方面。具体看发电领域,当前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六成以上,是发电企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2-23

      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工作,研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加快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碳排放领域监督执法。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编制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06

      氢能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高碳排放领域有着广阔前景,深度脱碳属性注定其不可或缺。...问:氢能是清洁能源领域的一大热门,您如何看待氢能产业发展?徐锭明:氢的能量密度高,单位质量热值约是煤炭的4倍、汽油的3.1倍、天然气的2.6倍,可存储且无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06

      氢能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高碳排放领域有着广阔前景,深度脱碳属性注定其不可或缺。...问:氢能是清洁能源领域的一大热门,您如何看待氢能产业发展?徐锭明:氢的能量密度高,单位质量热值约是煤炭的4倍、汽油的3.1倍、天然气的2.6倍,可存储且无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06

      氢能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高碳排放领域有着广阔前景,深度脱碳属性注定其不可或缺。...问:氢能是清洁能源领域的一大热门,您如何看待氢能产业发展?徐锭明:氢的能量密度高,单位质量热值约是煤炭的4倍、汽油的3.1倍、天然气的2.6倍,可存储且无碳。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2-09

      )底数,对标对表找出关键排放领域,识别影响因素。...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制定浙江省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案,对全省及各设区市、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12-09

      如果按纯排放领域,应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排放大省和大行业。但综合来看,排放大省山西重要,北京同样很重要。山西减排潜力比较大,但北京减排带来的价值比较高。他认为电价调整是必要的。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12-09

      如果按纯排放领域,应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排放大省和大行业。但综合来看,排放大省山西重要,北京同样很重要。山西减排潜力比较大,但北京减排带来的价值比较高。他认为电价调整是必要的。

      来源:环球零碳2022-11-25

      欧洲已经对一些高排放领域的产品出台了碳足迹披露的要求:近两年欧美相继推出有关“电池法案”,以减碳环保为由,提高了中国企业产品落地欧美市场的门槛。...02 亟待建立的产品碳足迹平台碳足迹可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帮忙企业回答“3w”问题:“what”-企业生产的产品碳排放量多少?“where”-产品碳排放从哪里来?

      来源:中国环境2022-11-21

      如何减少碳排放?针对建材行业碳排放领域集中、关键环节排碳量大等特点,《方案》从强化总量控制、推动原料替代、转变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等五个方面明确了行业碳达峰的重点任务。...碳排放领域集中、关键环节排碳量大明确行业碳排放特点对症下药,能源结构调整、原料替代、技术创新是主要路径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产品产量的增长必然带来碳排放的增长

      2022年济南市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1-02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落实《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在绿色制造业和低排放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2022年济南市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发布 共23项技术入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02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落实《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在绿色制造业和低排放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