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电力电量”相关结果581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7-25

      当前,迎峰度夏已进入关键时期,二季度我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用电需求较快增长,7、8月份预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压力加大。...在电力需求、电力供应预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电量交换、机组检修与受阻情况,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华东、西南、南方电网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考虑充分发挥跨省跨区互济支援能力后,上述区域电力供需紧张态势将得到一定缓解

      来源:人民网2024-07-23

      多位专家表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对电力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迎峰度夏的挑战,电力供应是关键。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7-19

      、智能化的配电网为平台,促进资源和市场的高效互动,激发能源电力的新质生产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数智化赋能配电网高效发展,构建以新型智慧配电网为中心的“数智与能源融合创新”体系,推动社会资源在配电网层面的全业务全环节数智化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在能源电力领域创造广阔的沃土。

      来源:《国家电网》2024-07-15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承担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意义重大。...管理方面,精益开展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动态跟踪东北各省区平衡情况;严肃调度纪律,加强一次能源监测预警、火电机组运行管理,科学控制水库蓄能水平,合理安排抽蓄运行方式,督导红沿河核电站保障冷源安全,推动各类电源增发稳供

      来源:国家电网2024-07-12

      、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强配套政策机制研究、加强统筹协调与管理创新10项工作,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累计新能源装机达到8.7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37.7%,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电力电量屡创新高,全年新能源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9%,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7-12

      、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强配套政策机制研究、加强统筹协调与管理创新10项工作,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累计新能源装机达到8.7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37.7%,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电力电量屡创新高,全年新能源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9%,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7-09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公司2030重大攻关任务布局为指引,南瑞集团聚焦新能源快速发展给电力系统带来的电力电量平衡、安全稳定运行等关键难题,加快攻克新能源发电集群协同控制、电网调度智能辅助、灾害预警与主动防御等重大关键技术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2024-07-05

      ,减少外购火电,弥补新能源电力不足,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促进新能源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应对全省电力供应水电“夏丰冬枯”、常规电源“支撑不足”、新能源“日盈夜缺”问题,缓解电力电量紧张,并充分发挥煤电机组在旋转惯量、调解能力和支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增强供电可靠性,提高电能质量

      来源:云南能监办2024-06-28

      二是持续做好电力供需监测预警,每日跟踪两江来水、机组出力、存煤蓄水、新能源投产等能源供需关键数据变化,每周梳理电力电量、西电东送、来煤耗煤等供需重点情况和存在问题,每月定期会同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云南省能源局等部门会商研判供需形势变化

      来源:云南能监办2024-06-28

      二是持续做好电力供需监测预警,每日跟踪两江来水、机组出力、存煤蓄水、新能源投产等能源供需关键数据变化,每周梳理电力电量、西电东送、来煤耗煤等供需重点情况和存在问题,每月定期会同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云南省能源局等部门会商研判供需形势变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24

      “西电东送”未来面临一定挑战“西电东送”工程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引领电力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新能源日前预测误差会严重影响日前发电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而云南具有独特的微气象特征:‘山地四季,十里不同天’,给新能源的准确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难度。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6-18

      新能源发展初期,国家主要通过全额保障收购制度解决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问题。但是,随着新能源规模和占比的逐步提高,全额保障收购制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电力消纳的新要求。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4-06-11

      新能源发展的初期,国家主要通过全额保障收购制度解决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问题。但是,随着新能源规模和占比的逐步提高,全额保障收购制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电力消纳的新要求。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6-05

      价值3:虚拟电厂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安全文化”的重要契机从国外经验来看,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思路具有重要共性趋势,即“千斤重担大家挑”,安全是每个成员主体的共同责任,而发展虚拟电厂这类聚合体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27

      5月17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分行业负荷预测数智化平台上线,实现了分行业负荷预测,并提高了山西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为调度人员安排发电机组运行方式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电力保供和新能源电力消纳。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23

      国网宁夏电力聚焦自治区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贡献宁夏智慧、宁夏方案。服务新能源电力并网消纳。科学设置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既要保量,又要稳率。

      来源: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5-22

      聚焦企业困难和诉求,以“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电力需要,提升绿色电力消费的便利度和获得感”为目标,扩大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推动本地新能源项目“即投运、即交易”,实现绿色电力电量“可交易、尽交易”,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5-21

      市场驱动建立统筹多维价值的市场体系面对能源电力系统矛盾三角,把握当前供需发展新特性和以省为主体的电力市场建设格局,必须还原电力商品属性,统筹电量、容量、绿色等多维度价值,加快构建适应省情的电力市场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5-20

      相关研究表明,每新增1000万千瓦新能源,将增加调峰需求650万千瓦,增加一次、二次调频需求100万千瓦、250万千瓦。新能源电力的稳定供应需要大量调节资源支撑,这为新型储能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20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电力装机快速增长给电网电力电量平衡和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同时,高能耗、高排放工业燃煤锅炉及民用供暖清洁转型需求迫切,但缺乏有效手段支撑。...项目成果有助于缓解新能源出力时序波动与电网稳定调节需求不匹配问题,在提高多种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促进相互间协调优化,对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