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电技术走出去”相关结果1448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7-21

      同时,面对核电“走出去”,我们的技术也要适应国际市场及国家法规标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2020年,“华龙一号”在全球首次通过欧洲用户要求(eur)最新版的符合性评估,获得了eur认证证书。...“十三五”时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诞生,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14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成功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除反应堆实现自主化外,燃料组件也已实现自主化突破。...“核燃料组件是核电站提升反应堆安全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而出于提升我国核电品牌竞争力以及核电‘走出去’等考虑,近年来我国核燃料组件研究重点更多放在了实现自主化方面。”上述专家坦言。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2021-07-02

      目前,我国在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核安全监管体系、核安全软件自主化、核安全装备自主化、核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核电“走出去”打牢坚实基础。...核科技强国在发展核电技术过程中均高度重视核安全分析软件的研制,发展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核安全分析软件;为验证核安全分析软件的有效性,搭建了大型整体性能试验台架(如法国 bethdy 实验台架、日本 ros

      来源:中核集团2021-06-07

      若说全球首堆商运的重要意义在于标志着中国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那么海外首堆商运的重要意义则在于充分证明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走出去”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作为中核集团全产业链“走出去”专业化平台,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30多年来凯歌连奏、捷报频传,取得了海外建成1座核研究中心、投产4台30万千瓦核电机组、出口建设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良好业绩。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5-26

      同时,在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前提下,7、8号机组尽可能拓宽国内企业参与度,这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一个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为未来‘走出去’打下基础。”...当地时间5月20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中国核电实现从“跟跑”到“并跑”。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来源:中核集团2021-05-21

      走出去”,直接创造经济收入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核能合作是中巴两国高度政治互信的体现,巴基斯坦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户海外的第一站,也是历史上中国核电项目出口海外的第一站。

      来源:中核智库2021-05-20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工程“华龙一号”建成的标志是有一套自主、统一、协调、先进的适用于“华龙一号”的标准体系。...会议要求,为后续全面开展标准化示范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要进一步做好示范的成果总结,体现“核电全生命周期”、“自主创新”和“支撑走出去”等特点,全面反映示范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发挥标准化示范树标杆的作用。

      来源:广利核2021-05-10

      随着我国核电机组的批量化建设以及核电技术和工程“走出去”目标的实现,这些成果还将拥有更大的应用舞台,成为我国核电自主化和“走出去”的重大利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5-06

      中国也跻身先进核电技术行列,正在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安全运行:最初由35名“黄金人”传帮带,机组各指标多年稳居世界先进水平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近30年过去,坐落山间的9个核电机组源源不断输出清洁能源,这里发展为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助力中国核电成为“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来源:新华网2021-04-19

      “全面参与我国核电首个‘走出去’项目和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外首台机组的建设运行,秦山核电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技术方面,在此期间,秦山核电一直安全运行并致力于自主创新,先后掌握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助力中国核电实现了技术型谱化发展,完成了“二代”向“三代”的技术跨越,中国已跻身先进核电技术行列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4-16

      据了解,当前主流堆形“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都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国家核工业的骄傲。...谭建生表示,未来,应促进我国核电产业链的提质增效,通过设计制造能力逐步升级,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竞争力,着力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养,推进全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给侧质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03

      同时,依托核电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被寄予厚望。未来10年,核电“走出去”面临大好机遇。搭建产业发展公共平台。...我国必须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核电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尽快补齐技术短板和薄弱环节,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核燃料产品,进一步提升核电设计制造的自主化、国产化水平,尽快推动我国核电实现从

      来源:中核集团2021-03-01

      主要目的是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经验共享、稳步推进国内示范工程顺利建成投产,推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加快走出去。协调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02大力协同,以上率下破难题在中核集团和中国核电的推动下,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成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包括国家能源局,地方政府部门,有关行业协会,设计、施工、设备制造涉及到的相关单位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2-20

      成本的降低不仅可以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核电走出去。邱建刚认为,核电发展除对我国政治、社会、经济、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同时也是大国间竞争的重要领域。...上网电量同比上升4.89%“走出去”带动制造业发展核能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662.43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4%,比2019年同期上升5.02%。

      来源:新华社2021-02-01

      如今,“华龙一号”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型号标准体系,涵盖核电厂设计、设备、建设、调试等全生命周期,可有力支撑“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代核电技术相比二代核电技术更安全,从故障的概率上低了一个量级。“华龙一号”达到了国际上关于三代核电安全的指标。

      来源:中核集团2021-02-01

      余剑锋表示,我国核工业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核集团将始终牢记强核强国的历史使命,推动核工业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后续机型研发,着力推动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走出去”,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寄予厚望。

      来源:中核集团2021-01-21

      ”的重要力量;三是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能发展的龙头企业,要不断提高国内核电技术水平和产业力量,推动智能技术与传统技术和产业的融合,打造好核电这张国家名片;四是要加强风险研判,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化经营各项工作...就如何做好2021年国际化经营工作,顾军要求:要持续优化国际化经营结构,要做好全产业链协同“走出去”,要进一步完善开发策略,要不断优化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做好海外区域布局,要加强软实力建设,同时做好党建、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1-11

      三是核电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并立足自主创新,我国目前已掌握“华龙一号”、cap1400、高温气冷堆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基本具备自主能力和规模推广的基础。...六是核电“走出去”取得新成效。华龙一号自主技术进入英国核电市场,通用设计审查(gda)和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欧洲用户要求(eur)认证顺利通过,将带动我国装备制造实现批量化输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1-08

      在这样的技术保障下,核电“走出去”深入推进。截至目前,我国海外建设运行核电机组6台、装机容量348万千瓦,实现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成套出口,国产设备实现批量化输出。...这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并网发电的第21台核电机组,至此我国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具备商运条件,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30

      作为我国由核电大国迈向核电强国的标志性成果和“拳头产品”,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的研发和建造不仅是我国核电产业四十多年发展的集大成之作,更是未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家名片。...1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并网,创全球三代核电首堆最短建造工期,我国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装料,开启并网发电“倒计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