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滨海湿地”相关结果162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2-17

      滨海湿地和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 二、重点任务 (五)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参照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经验,按照“有口...《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稳步推进,主要河流入海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滨海湿地和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

      CCER重启 除了林业碳汇 这个被忽视的碳汇市场正在崛起

      来源:环球零碳2022-02-11

      我国于2011年启动首批滨海湿地固碳示范区建设,科研人员在厦门市下潭尾建成20亩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提升技术应用示范区,并取得良好效果,这为此后提升滨海湿地“碳汇”功能提供了技术依据。...滨海湿地、海草床、海洋牧场等资源优势,加之院士工作站等平台落户,海洋碳汇检测、交易模拟路演等领域的一系列探索,让威海的蓝碳走在了全国前列。自2005年开始,我国对蓝碳的研究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来源:环球零碳2022-01-30

      中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和1.8万公里的大陆岸线,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670万公顷的滨海湿地也为蓝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辽宁省“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2-01-17

      修复海洋岸线64公里,滨海湿地6424公顷,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全部清零。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完成造林77.07万公顷,治沙能力持续加强。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12-27

      针对海岸侵蚀严重、滨海湿地功能退化、海洋生物生境退化、有害藻华、风暴潮危害等生态问题,开展入海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海草床、盐沼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岸滩修复、生境保护修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2-15

      (四)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或稳定达到水质改善目标要求,自然岸线、滨海湿地、典型海洋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海湾生态服务功能得到维持或恢复,能够持续满足人民群众亲海需求,稳定实现“人海和谐”。

      东台市市长商建明:东台发展新能源产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来源:能见APP2021-11-15

      东台生态优美,是宜居宜业的旅游胜地,拥有“平原森林、滩涂湿地、候鸟天堂”三张金名片,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条子泥湿地是中国第一处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鸟中大熊猫”勺嘴鹬等40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

      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勾凤诚 : 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1039万千瓦

      来源:能见APP2021-11-15

      盐城生态资源丰富,有着全国第一块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和长三角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具有较好的风能开发和光伏发展优势。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21-11-12

      该类主体是为了保护滨海湿地、海床环境的监管单位,其发挥作用需要通过所保护生态恢复的效果来体现。...海洋碳汇的作用已经在海洋微生物沉降、滨海湿地等多个方面形成国际共识。海洋碳汇与森林碳汇的交易是碳配额交易的一个重要补充。

      典型案例丨山东省一些地市部分湿地公园管理混乱 违规问题突出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0-26

      2020年10月,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滨州市无棣县河口滨海湿地整治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生态评估和审批,将山东黄河岛国家湿地公园内栽植10多年,且已形成生态效益的162亩白蜡林平茬后间种柽柳。

      “十三五”期间全国治理矿山修复面积约400万亩

      来源:中新网2021-10-15

      在海域主要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等,“十三五”期间,全国整治修复海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34.5万亩。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0-14

      (四)在重要滨海湿地、海草床、珊瑚礁、重要河口区域,不得设置直排排污口。(五)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碳汇:用生态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浓度

      来源:央视网2021-10-13

      据统计,滨海湿地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是陆地生态系统的10倍—100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9-08

      滨海湿地有植被的沿海生态系统通常被称为“蓝色森林”(或“蓝碳”)生态系统。...其中,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潮滩等沿海生态系统在碳捕获和封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位面积的滨海湿地能够比陆地森林更快、更有效地固碳。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8-22

      例如,我国在滨海湿地建立了数十个红树林保护区、数个海草床保护区和盐沼湿地保护区。虽然这些措施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但是也保护和恢复了大批蓝碳生态系统。...蓝碳还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生产建设提供较大的生态空间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和1.8万公里的大陆岸线,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670万公顷的滨海湿地也为蓝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来源:光明日报2021-08-12

      为修复恢复海洋生态,河北投资4.7亿元实施海湾生态保护修复,完成生态修复项目13个,修复岸线17.3公里,修复滨海湿地1243.4公顷,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态修复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08-05

      作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类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威胁。滨海蓝碳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不仅失去其碳汇功能,甚至可能从碳汇变成碳源。...例如,我国在滨海湿地建立了数十个红树林保护区、数个海草床保护区和盐沼湿地保护区。虽然这些措施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但蓝碳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助于增汇减排,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开发蓝色碳汇 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2021-08-04

      表2 中国沿海各省份滨海湿地各类型的分布及其碳埋藏速率估算一是自然资源优势。...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于2014年2月底发布《对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013增补:湿地》,增补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的估算方法。

      来源:中国矿业报2021-07-30

      据统计,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吸收co2约20亿吨,占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5左右;滨海湿地作为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每平方公里的年碳埋藏量预计可达2.2亿吨;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7-29

      海洋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整治修复海岸线1200公里左右、滨海湿地34.5万亩,营造红树林5.5万亩。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不断完善。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实现全覆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