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保公益诉讼”相关结果114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05-05

      2014年12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赔偿环境修复费用共计1.6亿多元,该案件是全国环保公益诉讼中赔付额最高的案件。...江苏省环保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环保部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764件,处罚金额4.065亿元。连续多年的治理,长江水质已出现好转。

      来源:俯仰观察2016-04-28

      但在我国,地方政府出于本位主义,不可能承认所有的责任,而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很难介入其中,以公益诉讼的方式,确保当事人利益得到有效的保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思路,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环保公益组织应当以公益诉讼的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履行自己的

      来源:法制网2016-04-15

      然而,就是这仅有的3家环保组织,前两家的主要业务范围还与环保公益活动没有关联,不可能成为原告,而可以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成立于2011年,根据新《环保法》规定,成立未满5年的环保公益组织无法提起公益诉讼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6

      公众对这些都享有知情权;而且,对于环境污染及地方官员和环保系统官员治污不力,公众也享有监督、举报的权利。这也是史上最严环保法的赋权。新环保法还赋予了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来源:工人日报2016-03-08

      而根据对去年全国环保法庭运行情况的分析,吕忠梅代表发现,环保法庭呈现出一少四难的特点:案源少、审理难、取证难、判决难和执行难。法律赋予公益诉讼的主体是环保公益组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2-17

      2014年11月20日,南通市环保公益联合会就本案向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2015年8月30日,法院以诉讼主体成立不满5年,不够主体资格为由驳回上诉。...对此,南通市环保公益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南通市环保联合会是2013年10月经南通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环保公益组织,提起诉讼的时间是2014年11月,当时新环保法尚未正式实施,5年的要求也不存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12-16

      绿发会称,不能单纯从章程中有没有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字样来确定社会组织是否有从事环保公益活动的资格。...从 2012 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到 2015 年新《环保法》的实施,如今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已经步入深水区。但由于对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等方面规定不够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在实践中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来源:观察者2015-12-07

      绿发会认为,依照环保法规定,环境保护包括多个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均属于环境保护范畴。绿发会称,不能单纯从有没有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字样来确定社会组织是否从事环保公益活动。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2015-11-28

      同时,新环保法还是一部开放的立法,它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机制当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在修订草案二审时,曾将环保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为一家国字号环保组织;在之后的几次修订中,法律诉讼主体得到进一步扩大,最终被规定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10-12

      罗朝国说,各级生态法庭先后审理过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阳市公众教育中心等环保公益组织、环境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甚至公民个人提起的多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及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探索出多个全国首次。

      来源:中国吉林网2015-10-10

      诸如:谁有资格来代表公共利益打环保官司;个人名义能否提起环保公益诉讼;受侵害的居民能否联名提起侵权诉讼公益诉讼;利害关系人在提起侵权诉讼的同时,能否一并提出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及相关行政机关

      来源:新华网2015-10-08

      罗朝国说,各级生态法庭先后审理过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阳市公众教育中心等环保公益组织、环境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甚至公民个人提起的多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及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探索出多个全国首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9-25

      困惑二:环保组织参与环保公益诉讼的问题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环保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目前符合起诉条件的社会组织大约有700家,但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数量却非常少。

      来源:检察日报2015-09-17

      图为泰兴12.19环境污染案二审开庭现场 在江苏检察机关探索公益诉讼之路上,赔偿额1.6亿余元的泰兴1219环保公益诉讼具有标杆意义。...这是全国环保公益诉讼中赔付额最高的,太好了,具有很好的示范性。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中心副主任马勇这样评价。

      来源:九派新闻2015-09-11

      该负责人说,公益诉讼是法律赋予的权利,绿发会希望通过公益诉讼,从法治化的角度,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绿发会相关负责人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绿发会从事环保公益活动30年,其宗旨和业务范围涉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均属《环境保护法》明文规定的内容,被认定为与环境保护无关是不合法律规定的。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5-08-20

      而在前些年,如2013年,中华环保联合会曾先后提起了8起环保公益诉讼,均被法院以原告主体不适格为由拒之门外。当然,环保公益诉讼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仍然有其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来源:中国网2015-08-12

      第三建立环保公益金,从平台每笔交易的利润中抽取一定的比例做环保公益金,用于为环境公益诉讼委托律师,资助因环境污染导致肿瘤的无医保,无经济能力看病的患者等。...谈及绿化贷未来的发展,陈立明表示: 第一为环保、园林绿化项目的优质施工企业和供应商,解决融资难题,第二绿化贷愿意搭建一个公益项目众筹平台,对于环境污染严重,危及到当地居民生活,当地又条件治理的,绿化贷愿意与有关部门合作

      来源:中国网2015-07-06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法律层面疏通了阻碍公众和环境公益机构参与环保事业的人为屏障,打开环境 公益诉讼大门,落实法院不得拒绝受理案件、法官不得拒绝裁判案件等规定。

      来源:中外对话2015-06-24

      而且判的1.6亿赔偿的60%支付至泰州市环保公益金专用账户,这笔款项如何使用也是一个大问题。环境诉讼,要配合许多环境行政管理和司法制度改革来做,慢慢才能变成完善的机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3年。

      来源:《世界环境》杂志2015-06-17

      延伸阅读:【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记者: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前,很多人都预测环保公益诉讼案件会有大幅的增长,但现实却是案件并没有大量涌现,而且地方法院不立案、地方政府不执法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