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能源电池”相关结果86
      分布式能源行业市场预测:储能系统成本不断下降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01-22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及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比重的不断增加,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发电的兴起发展,分布式供电系统已成为重要的新能源供给方式。截止2017年,我国累计分布式装机容量为16.58亿千瓦。...解决办法是建立储能系统,主要是电化学储能,即各种电池。抽水储能,在用电低谷期将水位提高,用电高峰利用水位降低的势能增加电力供给。

      2018年分布式能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 能源结构仍有待改善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01-22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及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比重的不断增加,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发电的兴起发展,分布式供电系统已成为重要的新能源供给方式。截止2017年,我国累计分布式装机容量为16.58亿千瓦。...解决办法是建立储能系统,主要是电化学储能,即各种电池。抽水储能,在用电低谷期将水位提高,用电高峰利用水位降低的势能增加电力供给。

      来源:36氪2019-01-14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将在两年内进行汽车试验,并考虑在2025年之前推出商业产品。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也将固态电池纳入了研究之中。...这可能有助于消除消费者对电池在途中耗尽的担忧,从而提高销售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目前,原型车中的电池续航能力对于汽车来说太短,导电性差,成本也不具竞争力。

      青岛能源所在下一代高能锂电池电解液和黏结剂领域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12-10

      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将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及其配套电解液和黏结剂的研究作为主攻研究领域之一。...青岛储能院在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及其配套电解液和黏结剂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应邀撰写关于5v高电压镍锰酸锂电池的综述(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6,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8-11-26

      在重型运输行业,到2030年,电动卡车和公共汽车(采用电池或氢燃料电池)可能变得具有成本竞争力;而在航运和航空领域,液体燃料可能仍然是远距离运输的首选,但可以通过使用生物或合成燃料实现零碳化。

      来源:山东省科技厅2018-11-05

      成 人:崔光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逄淑平(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董杉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韩鹏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张建军(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10-18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董衫木在近期召开的第二届储能电池技术发展方向研讨会上描绘了电动汽车之外的“‘锂’想应用蓝图”。...锂浆料电池做了一些结构上的设计,结合浆料电极的特性,十分便于补液、换液以及换浆操作。“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性能下降后,可以对电池内部界面进行修复再生,重新提升电池活力,延长使用寿命。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8-09-26

      然而,面临大规模商业化,燃料电池在成本方面还具有较大的阻力,其主要表现在电池阴极需要大量的贵金属铂基催化剂。铂基材料价格昂贵,储量有限,大大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可持续性、大规模应用。...针对以上问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玉良的指导下,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黄长水带领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设计了一种苯环中部分碳原子与氢相连的新型石墨炔基碳材料(hsgdy)催化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9-19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董衫木表示。李亮亮告诉记者:“固态电解质不易燃,还不会产生液态电解液,因此不带腐蚀性,是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有效方法,也符合未来电池发展的趋势。”...记者了解到,包括韩国三星、日本丰田和我国宁德时代在内的众多电池和汽车厂商,都加大了固态电池研发投入,目前已有部分电池进入装车测试阶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8-08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晓锦表示。目前最常见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要用到的铂金属资源稀缺,价格高昂。据李晓锦介绍,铂资源每年全球产量仅200到300吨,导致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升高。...丰田的这则广告,除了阐释氢燃料电池的科技及能源优势,似乎也是对包括马斯克在内的许多人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靠谱观点的回应。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08-06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涛,孩提时曾是《黑猫警长》的忠实粉丝。那时候家里经常停电,动画片看得断断续续。因此还是孩子的他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超级蓄能电池,确保电视永远不断电?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8-07-13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储能院)为解决锂金属电池存在的上述关键瓶颈问题,以聚合物电解质作为核心突破点,从三个方面系统探索解决方案:(一)大阴离子锂盐对锂负极的保护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07-09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储能院)为解决锂金属电池存在的上述关键瓶颈问题,以聚合物电解质作为核心突破点,从三个方面系统探索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8-07-02

      去年7月,道达尔以11亿美元收购了世界领先的高科技工业电池设计开发及制造商saft公司,实现了对现有太阳能业务的补充。...未来20年,公司将拓展电力贸易业务和能源储备,在生物能源(特别是生物航油)领域成为领军者,并在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寻找潜在的发展契机。三是降低现有生产结构的碳强度。

      来源:IWA国际水协会2018-05-11

      作为微生物研究的国际领导者,目前他专注于可再生生物能源的创新研究,包括运用厌氧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成甲烷、氢气或者电能,另一大方向就是运用光合细菌生产液态燃料。...对于这种情况,rittmann教授提出了活性基质(active substrata)的概念,他认为其中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是引入低水溶性底物,包括a)氢气 -- 一种低溶解度的电子供体,b)电化学电池的阳极

      禁售燃油车是趋势  但不是“一刀切”的“夺魂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9-28

      固然,电动汽车能量转化效率高、动力性好,但电池的能量密度远低于生物能源,行驶里程受限,想跑长途就得叠加电池组,增大车重;即便快充,依然需要数十分钟,降低了商业用车的经济效应。

      来源:能见Eknower2017-09-14

      基于刚柔并济的设计思想,青岛生物能源所的崔光磊团队开发了聚丙烯碳酸酯、纤维素、锂镧锆氧复合的固体电解质,研发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300wh/kg,并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深海测试。...整车企业投资电池已经不新鲜,而大众ceo穆伦还表示,他们已经在计划下一代电动车电池,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并将在2025年量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8-17

      但无论无机材料还是聚合物材料,仅靠单一材料无法满足大容量电池在离子导电性、机械强度及热稳定等综合性能提升的要求。...依托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下称青岛储能院)在中科院纳米专项的支持下,历经多年摸索与开拓,在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已经发表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7-03-31

      在中国科学院纳米专项和科技促进发展局深海电源项目支持下,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崔光磊为首的研发团队坚持源头创新,针对传统聚环氧乙烷(peo)室温离子导电率较低、电位窗口窄的瓶颈问题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03

      2016年9月,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发出高能量密度、高性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已通过11千米全海深模拟压力仓循环压力测试,将来有望成为蛟龙号等全海深深潜器的理想能量动力。...究其原因还是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及电解液发生反应,温度过高失控导致。固态电池中不含可燃的液体电解质,这一特性能够极大地改善电池的安全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