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用电供给侧”相关结果1901
      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60亿千瓦!新能源过亿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7-05

      清洁能源装机超1.60亿千瓦的喜讯振奋人心,这里也汇集了一批新项目近期投产的喜讯,从集中式电热力(大基地/大项目)到分布式,从供给侧到用户侧,从能源技术到融合创新……点点滴滴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正在建设的“和平共储”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铅碳储能电站,容量达到100兆瓦/1061兆瓦时,一次充满可存100万千瓦时,以城镇居民每户用电量12.5千瓦时/日计算,可满足8万户居民一天的普通用电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7-05

      清洁能源装机超1.60亿千瓦的喜讯振奋人心,这里也汇集了一批新项目近期投产的喜讯,从集中式电热力(大基地/大项目)到分布式,从供给侧到用户侧,从能源技术到融合创新……点点滴滴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正在建设的“和平共储”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铅碳储能电站,容量达到100兆瓦/1061兆瓦时,一次充满可存100万千瓦时,以城镇居民每户用电量12.5千瓦时/日计算,可满足8万户居民一天的普通用电

      聚焦 | 供需趋紧 新增不足 现阶段如何加强电力保供

      来源:电联新媒2023-07-04

      表1 “十四五”初缺电概况分析缺电原因,从需求侧来看,是经济发展拉动电力负荷整体增长、酷暑和严寒拉动空调和采暖负荷暴涨;从供给侧来看则是酷暑和严寒压降水风光出力,能稳定顶峰的热发电机组不足,或缺煤影响煤机出力...二产用电大部分为机器用电,少数为操作人员的用电;三产和生活用电,以人的直接用电为主。机器的用电相对平稳有规律,受温度影响较小。而人对温度较敏感,要将气温调节到狭窄的舒适区,需要大量耗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03

      虚拟电厂作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综合平衡电网供给侧和需求侧,协调优化电网稳定性,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对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8.7万亿度电,电动汽车用电量占比不足1%;而到2050年,在总电量不增长的情景下,电动汽车的充电量占比将达到10%。这意味着,2050年,我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03

      具体而言,供不应求时现货市场的电力价格上涨,可以引导供给侧多发电,负荷侧少用电,电力输入省份多争取外来电,电力送出省份减少外送电;供大于求时现货价格下降,可以引导供给侧少发电、负荷侧多用电,电力输入省份减少输入外来电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6-30

      这需要同时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而在需求侧下功夫,对于削减高负荷尤其是尖峰负荷有着重要作用。...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并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整合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需求侧资源,以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创新用电服务模式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6-27

      2021年以来,山东省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十四五”期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加快实施,山东省经济社会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态势。

      减亏容易增收难:新能源短期功率预测的价值

      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2023-06-27

      简而言之,用户的用电偏差和市场价差是相对独立的。...还要结合场站自身出力特点与功率预测系统偏差特点、全省新能源偏差对价差的影响程度、单场站预测出力与实际出力与价差相关性等综合考虑,但大抵逃脱不了亏损的困窘,根本原因仍然可追溯至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新能源的博弈困境:作为供给侧的价格接收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6-25

      供给侧存在不确定性,电力供需“紧平衡”每逢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稳不稳总是备受关注。近几年,“紧平衡”成了描述电力供需情况的高频词。夏季电力供需为何总是紧平衡?气候变化何以对电力供给造成影响?...6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普遍迎来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打破历史同期高温极值纪录,用电高峰期有所提前。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加快复苏,全社会用电量随之快速攀升。

      老赛道新蜕变!这一电力市场将迎加速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09

      可以说,无论是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负荷侧用能管理,市场对于电能质量的管理和优化需求均在逐步攀升,也是这一传统市场迎来加速发展的背后逻辑。...,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安装于全市310余座变电站,以及300余家重要敏感用电单位的10千伏出线,满足高新技术制造、人工智能、金融等电能质量敏感行业的用电安全需求;同样利用数字化技术支撑电能质量优化的还有国网北京电力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2023-06-09

      全省上下要扛紧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紧盯“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工作目标,按照“保安全、保民生、保发展”工作方针,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确保火电2050万千瓦、水电1000万千瓦、新能源和储能...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错峰避峰用电,全力保障安全、民生以及重点企业生产用电,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防旱抗旱用电

      功勋机组,石洞口一电厂1号、2号机组已经关停

      来源:跟着风行走2023-05-29

      上海是受用电省份,外来电量占据着“半壁江山”,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正是靠巨大的冗余容量,上海平稳度过了去年的用电高峰。...注意上海发改委在公告中提及的几个文件:1、《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煤电行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发改能源〔2019〕431号)——石洞口电厂1号、2号机组被认定为落后产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24

      在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胡兆光看来,由于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在发电侧可调节的空间十分有限,需要想办法让用户侧的用电“随风光起舞”,以此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安全保供的效率。...■■挖掘更多灵活性资源“从供给侧看,必须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也要采取多能互补、微电网调控、综合能源服务等措施。”黄少中认为,在促进新能源发展和消纳方面,要大力提升系统灵活性和调节能力。

      来源: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5-11

      以智能电网装备为主导,围绕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环节,重点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快速充电设备、大容量储能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等。储能装备产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主导、政策支持,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安全高效、持续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清洁能源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来源:云南省能源局2023-05-05

      ,培育售电侧主体增值服务能力,建立需求侧、供给侧协同参与电力电量平衡的新机制,助力能源消费向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年度最高用电负荷5%的需求响应规模。...全可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原则,遵循“谁提供、谁获利、 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积极引导各类可中断负荷用户提升负荷管理能力,主动参与需求响应,削减高峰负荷,增加低谷负荷,提高用电精细化水平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4-19

      从供需两侧推动构建电力电量平衡新机制为解决高尖峰用电平衡顾此失彼的问题,必须坚持供需两侧联动,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下的电力电量平衡新机制:供给侧:全力保证电量供需总体平衡,着力解决电网刚性调峰需求一是保证电量供需总体平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7

      此外,一些灾害多发区、用电对外依赖度较高地区、电力结构过度依赖可再生能源地区、“孤岛电网”地区,电力系统的气候脆弱性更为突出。...从供给侧看,气候变化将改变降水分布,增强降水的波动性,导致干旱少雨、极端降水等情况更趋频繁,进而影响水电站运营环境和发电能力。持续性光照不足和风力偏弱,将影响风光电力出力。

      云南昆明:推动“新能源+”项目投产并网 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达8GW以上

      来源:昆明市人民政府2023-04-13

      强化供给侧发力,充分挖掘开发潜力,狠抓电煤保供、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增强电力供给保障能力,推动火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联合运行。...强化需求侧管理,从制度机制上强化用能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结构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高用电“含金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0

      孙传旺分析,结构性用电矛盾往往不是供需总量上的不相等,而主要体现在电力供给侧与需求侧在峰谷时间上的结构错配,新能源发电机组大规模替代常规发电机组容易影响电网频率与电压稳定,电力系统需要增强调节能力,调峰压力与日俱增

      广东普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完善高中压配电网 加快数字电网建设

      来源:普宁市人民政府2023-04-04

      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先进市场理念和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增强能源供给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体系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智慧能源体系。...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水平,建设和完善城乡电网骨干主网架,加快完善高中压配电网,加快数字电网建设;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移动数据中心等项目用电;加快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