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能终端消费”相关结果1421
      陈进行清华园谈能源强国

      来源:中能传媒发电报道2023-07-31

      随着低碳发展成为共识、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不断提速,以电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消费体系将逐步形成,能源发展电力化特征初步形成。预计“十四五”末,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达到8000

      来源:《能源评论》2023-07-26

      化工不同于开采,对电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煤化工产业的安全用能,国网榆林供电公司为当地企业量身打造了“双电源、双回路”的供电网络。...“探索体验式、互动性强的新业态,精心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是陕西文旅行业探索的方向。在榆林,一个主打“工业体验”的项目也在建设中——2022年2月,中能文旅城建设项目在榆林启动。

      来源:电联新媒2023-07-24

      2020年,全球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34.4%,较1980年提高了10.8个百分点,全球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0.0%,较1980年提高了9.0个百分点。...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终端消费电能替代提速扩围,不仅有利于增强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有利于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催生大量相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能源产业竞争新优势。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7-18

      大力推进新电气化,南方五省区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2%,比全国水平高出约5个百分点。...广泛连接、数智驱动、开放共享”的数字电网,服务支撑新增1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推动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发电量占比达到57%,新能源消纳率不低于95%,需求响应能力达到5%,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03

      因此,要实现以电网为主、氢能为辅的氢电耦合协同新型能源供给模式,保证绿色能源安全供应和消费。”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指出。...同时,由于关键储运技术薄弱、制造工艺及效率问题尚待解决,大部分地区制氢成本仍居高不下,绿氢作为实现电氢耦合的关键,其终端价格需进一步降低。

      天津静海:到2025年新增集中式风光项目原则上配置不低于15%储能

      来源: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2023-06-28

      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电能终端用能比重超过40%,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10%,电能终端用能比重提高至38%,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0.5%,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天津市静海区政府印发《天津市静海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25

      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电能终端用能比重超过40%,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电能终端用能比重超过40%,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来源:静海区人民政府2023-06-25

      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电能终端用能比重超过40%,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10%,电能终端用能比重提高至38%,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0.5%,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天津市静海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6-25

      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电能终端用能比重超过40%,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电能终端用能比重超过40%,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6-19

      到2060年,中国能源电力转型将实现“70/80/90”目标,即电能消费比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与清洁能源发电比重分别达到70%、80%、90%以上,其中,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60%。...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途径是两端发力推进“两个替代”,即电力生产侧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实现源端减碳、终端脱碳。

      “碳”去哪儿了?这张图来告诉你!

      来源:浙电e家2023-06-15

      在电力系统中,假设碳排放流是一条河流,它从“源头”(电厂)出发,顺着“地势”(电厂上网功率)进入城市乡村(电力系统),然后跟随一张密布的“河网”(输电网)流动,最终汇入“大海”(用户侧消费终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9

      从电气化进程看,预计206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较2020年实现翻番,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65%,终端用能实现高度电气化,总体水平稳居世界前列。...全国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5%左右,10年累计增幅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大,电气化水平整体位居国际前列。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6-07

      中电联预计,“十四五”期间,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力争超过8000亿千瓦时,到2025年电能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预计超过30%。...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的《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26.9%,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国电气化进程指数约为

      来源:人民网2023-06-06

      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终端消费电能替代提速扩围,不仅有利于增强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有利于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催生大量相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能源产业竞争新优势。...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进一步激发以电能为主要用能形式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创新活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05

      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终端消费电能替代提速扩围,不仅有利于增强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有利于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催生大量相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能源产业竞争新优势。...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进一步激发以电能为主要用能形式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创新活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

      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统筹规划垃圾焚烧发电

      来源:广东省能源局2023-05-25

      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消费比重达到29%左右。电气化水平全国领先,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40%左右。二、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一)全力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广东:新增投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约1200万千瓦

      来源:广东省能源局2023-05-24

      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消费比重达到29%左右。电气化水平全国领先,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40%左右。

      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

      来源:广东省能源局2023-05-24

      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消费比重达到29%左右。电气化水平全国领先,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40%左右。二、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一)全力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5-22

      提升消费侧电气化水平是降碳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测算,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利用效率可达90%以上。...钟鸣指出,预计2025年、2060年,中国电气化率将分别达30%、70%,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助于优先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满足新增电力电量需求,实现替代用电主要使用可再生能源,有效降低消费侧碳排放水平。

      深入建设需求,剖析智能配电网发展趋势与市场方向——第三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召开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5-19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电能已经是最重要的消费能源,人们对供电质量问题的敏感度明显增强,这也对配电的停电管控、故障抢修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在会上表示,从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来看,要做到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这四方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