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管理”相关结果819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3-03

      两年来,在探索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中,该园区取得了哪些成效?在碳排放管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供给质量改善等方面取得哪些可推广经验?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能源利用高效 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减污降碳以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为契机,建桥园区组织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诊断,2024年完成园区内长征重工等51家企业设备更新、节能技改。

      来源:浙江省政府2025-02-27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九)加强行业和企业碳排放管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开展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和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到2025年底,省级和杭州市、湖州市率先完成碳排放预算管理试编制工作,其他设区市加快启动。“十五五”时期,科学确定碳排放预算总量以及分年度预算量,全面实行省市两级碳排放预算管理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2025-02-27

      加强行业和企业碳排放管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开展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和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核算,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一、总体要求“十四五”期间,碳排放双控先行先试取得明显进展,碳排放预算管理编制探索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持续提升,深入推进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力争碳排放强度下降。

      来源: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5-02-07

      推动工厂绿色诊断、绿色分级评价、绿色工厂培育创建、绿色供应链龙头引领带动等工作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标准体系以及企业实施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的支持政策,深化绿色工厂梯度培育机制,指导重点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

      来源: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6

      9.落实好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制度,发布并动态更新江西省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名单,推动设置碳排放管理岗位,强化节能降碳项目储备,参照国家指导目录加强能源和碳排放监测与计量器具配置完善,落实好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制度

      来源: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9.落实好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制度,发布并动态更新江西省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名单,推动设置碳排放管理岗位,强化节能降碳项目储备,参照国家指导目录加强能源和碳排放监测与计量器具配置完善,落实好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制度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12-31

      ,规范有序实施纳入配额管理单位的碳排放管理。...)的碳排放管理,做好2025年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碳排放监测计划、碳排放报告报送纳管企业应按照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文件要求,规范编制2025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与

      来源:大唐集团2024-12-23

      中国大唐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扣“双碳”目标任务,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建立起碳排放双控管理体系,加强碳排放管理,大力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来源:国能神福(晋江)热电有限公司2024-12-18

      ,该公司始终贯彻落实集团碳排放“四统一”原则,依据碳排放核算指南,梳理关键参数传递过程,修订完善碳排放管理办法明确各方职责,对涉及碳排放的计量器具、碳排放数据的统计核算及存证材料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碳排放管理

      《电力行业<mark>碳排放</mark>计量审查规范》地方标准发布

      来源: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12-18

      《规范》规定了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工作的要求,包括碳排放管理组织和制度、碳排放计量器具、碳排放计量人员及碳排放计量数据采集、管理和应用等,适用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排放计量工作的审查及相关电力企业碳排放计量管理工作

      共1.06亿吨 上海市发布2024年度<mark>碳排放</mark>配额分配方案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12-17

      上海市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根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为科学合理确定2024年度本市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纳管企业”,详见《上海市纳入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

      来源:深圳供电2024-12-11

      现场为社会各界带来了绿电绿证交易、国际绿色贸易、碳排放管理等国内外最新趋势和政策解读,同时为大众还原深圳绿电绿证的政策背景、发展历程、最新规则、市场情况、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等,为企业提供了解决碳排放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10

      活动吸引了13个省市的近80家政府机构、200多家重点用能及出口企业近500人参加,现场带来绿电绿证交易、国际绿色贸易、碳排放管理等国内外最新趋势和政策解读,同时还原深圳绿电绿证的政策背景、发展历程、最新规则...、市场情况、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等,为企业提供了解决碳排放问题、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系统。

      来源:东侨经发局2024-12-03

      优化社区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出行,强化能源和碳排放管理,推动社区达到近零碳标准。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和垃圾分类工作,建立高效的资源回收与碳普惠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通过构建智慧碳监测与管理平台,整合碳排放监测、预测和管理功能,实现园区碳

      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2024-11-28

      、资源循环利用、碳汇开发、碳排放管理等方面研究可行的低碳转型路径,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工作目标。...试点园区要建立以碳排放控制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完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管理成效。

      中国化工行业首份!中化国际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来源:中化国际2024-11-26

      2050年趋于零碳”的降碳路线图;二是构建净零碳绿色产业链,围绕“坚持碳提质、推进碳减量、加强碳利用、提升碳能力”,面向各业务板块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并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节能降碳服务,实现全流程碳排放管理

      来源: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11-25

      项目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制度,设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岗位,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落实节能审查意见和节能报告中的各项节能降碳措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第2号令)和《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川发改环资规〔2023〕380号)等相关要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管理

      深圳发布地方标准《<mark>碳排放管理</mark>体系建设与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11-22

      为规范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工作,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碳排放的精准管理,建立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控制机制,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地方标准意见的通告

      来源:云南省发展改革委2024-11-22

      三园区碳排放管理能力基础不断夯实加强数字化赋能,锚定实现园区能源资源优化高效配置和园区能源、碳排放精细化管理目标,5个园区积极推进碳管理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