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聚合物电解质”相关结果158

      来源:电池联盟2021-05-10

      根据电解质的不同,目前固态电池主要有三大技术路线:聚合物、硫化物和氧化物。其中,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有机电解质,而后两种属于无机电解质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mark>聚合</mark>增强型的锂氟转换全固态电池

      来源:中国科学院2021-05-06

      图1.碳氮微球堆垛增强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构造的转换型锂/氟化铁全固态电池图2.转换反应型锂/氟化铁全固态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图3.mg、cl共掺杂的氟化硫酸盐na3so4f作为氟系(富钠)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及其钠基固态电池的性能

      液晶<mark>电解质</mark>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10-28

      然而,无机电解质界面阻抗较高,大批量制备困难且成本高昂;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代表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低的室温离子电导率,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液晶电解质的研究受到了诸多关注。

      来源:日本丸红2020-10-28

      “可行性研究”将评估日本技术(氢混合燃烧发动机和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利用副产品氢气实现“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干货丨船用锂电池的安全分级及技术要求

      来源:中国船检2020-08-24

      ,提高电芯的热稳定性,在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或开发固体聚合物电解质,采用强度更高、破膜温度更高的隔膜。...(1)电芯材料的优化主要通过对电芯材料的优化,阻断热失控的发生,提高电芯的抗热失控能力,主要从电芯的4大主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入手,如采用热稳定性更高的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对正极材料各元素的配比分析

      来源:出行一客2020-08-10

      因此,现阶段各大企业的研发重点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固体电解质的设计及制备技术,固/固界面构筑及稳定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电池生产工艺及专用设备的研究,来实现产品的量产。

      来源:盖世汽车2020-08-04

      为了克服上述障碍,将下一代电池推出市场,sk innovation决定与goodenough教授和khani博士合作研发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系统,该系统可均匀地输送锂离子,同时过滤掉不需要的离子,最终抑制树突生长

      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

      来源:汽车与新动力2020-07-16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而言,由于发电过程中生成的水处于液相状态,单电池内的气体扩散受阻会导致浓度超电压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在易于形成蒸汽的高温区,由于电解质附近的相对湿度有所降低,作为质子移动电阻的电阻超电压也会相应增加。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20-05-25

      此外,2019年10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计划”重点专项“mw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项目面向燃料电池汽车绿色氢源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应用需求,在电解水制氢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与集电器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高压力、低电耗、高功率密度制氢模块集成技术,完成mw级高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样机研制

      苏州纳米所研发新非对称凝胶<mark>电解质</mark>助力无枝晶金属锂电池

      来源: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2020-04-15

      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从枝晶生长机制出发,设计了一种促进锂离子快速传输和均匀沉积的非对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asymmetric gpe)膜,用于无枝晶生长的金属锂电池。

      中科院化物所研制出高比能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0-03-20

      该团队一方面设计并发展了光固化聚合法,制备出一种新型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所得电解质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高达10-4s/cm,且具有极好的柔韧性;另一方面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薄层碳(5 nm)修饰的磷酸钒钠正极材料

      来源:盖世汽车资讯2020-02-13

      这种pem燃料电池可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使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含有铂或铂合金催化剂的多孔碳电极。...作为最早开发的燃料电池技术之一,碱性燃料电池采用氢氧化钾电解液,并且可使用多种非贵金属,作为正负极催化剂。近年来,又出现以聚合物膜为电解质(pem)的新型碱性燃料电池。

      来源:电池联盟2020-02-13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基体(如聚酯、聚酶和聚胺等)和锂盐(如liclo4、liasf4、lipf6、libf4等)构成,因其质量较轻、黏弹性好、机械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来源:科学网2020-02-05

      聚合物电解质天然生物聚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基团、较高的机械弹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通过物理化学交联或作为聚合物电解质载体,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和离子电导率,从而获得高效稳定的锂负极界面。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1-22

      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固态电解质,这种电解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帮助制造商生产可回收的、自我修复的商用电池。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1-03

      2018年度首批启动实施了“高密度储氢材料及高能效储氢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高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退化机理及延寿策略研究”“基于低成本材料体系的新型燃料电池研究”“mw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9-12-16

      基于前期研究进展,团队深刻分析了存在的关键问题,尤其在负极可逆性差及失效机理方面做出了诠释,并提出了液态/聚合物电解质结构设计的有益策略,为锌二次电池发展方向和应用拓展提供了建设性方案(npg asia

      来源:前沿材料2019-12-13

      从技术路径来看,美国这些初创公司选择的技术路径以聚合物电解质和氧化物电解质为主,负极多采用锂金属。...在专利方面,韩国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三星sdi、lg和现代占比50%以上;在技术路径方面均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11-25

      林建:我们比克认为,材料方面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电解质,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就电解质来说,最成熟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聚氧乙烯,缺点很多,高温下电导率才可以达到,耐氧化性很差,能量密度就比高镍的液态要低很多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11-20

      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 欧美企业主要是偏向于氧化物和硫化物体系,日韩主要是聚合物电解质,三大体系的研发厂家在右边。...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 欧美企业主要是偏向于氧化物和硫化物体系,日韩主要是聚合物电解质,三大体系的研发厂家在右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