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06-19
2011年,身为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工区主任的杨肖辉遇到了工作以来最大的困难:作为城市能源动脉的输电线路,多次发生外力破坏事件,虽然由于处置及时,没有引发大面积停电,但一提起这些,杨肖辉还是后怕:简直不敢想象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6-19
线路投运后将会成为重庆市电网外购电的两大通道之一,成为重庆重要的能源动脉。为确保线路投运后快速进入运维状态,克服跨省运维、跨网运维苦难,国网重庆市送变电公司运检分公司高度重视,积极筹划,精心准备。
来源:中国石油报2015-04-03
作为跨国能源动脉的建设者,中国石油始终以打造绿色管道为目标,严格遵循吉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用深埋铺设方式,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少。...稳定的能源供应是吉国人民的梦想,而油气也成为推动中吉合作不断扩大和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承载着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期望的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成为推动中吉能源合作的桥梁。
来源:21世纪网2015-03-31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丝绸之路上的能源动脉。继a/b/c线之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投产,与国内正在规划的西气东输五线相连。...按照能源局国际能源合作战略,将加强俄罗斯、中亚、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重点能源合作区域建设,建设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培育自由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大市场,共同维护市场稳定。
来源:中国石油中心2015-02-09
10年过后,这条设想中的跨国能源动脉神奇地跃出纸面,铺展在从缅甸西海岸到中国西南四省的山川河岳。...数据显示,贵州省在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天然气仅占0.8%,远低于国内5%的平均水平。贵州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中
来源:《经济日报》2014-09-28
专家表示,打通能源大动脉首先是要解决能源分布不均和长途运输的问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密集,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而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较好,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来源: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14-07-28
在轮南吐鲁番支干线增输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施工之际,易事特高品质ups电源成功夺标进驻该干线,将成为该能源动脉的有力护航者。...易事特自主研发生产的ea890系列ups电源西气东输二线可谓是我国的能源大动脉,其连通了境外天然气与国内天然气管网,把来自中亚国家的进口天然气输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为国内12个省份的亿万居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来源:西部网2013-12-02
陕西省重点能源项目华电榆横发电厂一期工程昨天(11月30日)下午正式投入运行,同时并入国家电网,两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将达到120亿千瓦。这条输电线路也成为继洛川750千伏变电站之后又一条能源动脉。
来源:金投能源2013-09-25
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动脉。输电线路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输电线路。...和其他能源的传输(如输煤、输油等)相比,输电的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
来源:浙江省萧山供电局2013-08-14
就在晨光下安静的16分钟里,一个威胁着从江北到江南能源大动脉的紧急隐患被排除了。塔上16分钟,塔下多方努力。...据了解,500千伏乔涌5493线是500千伏乔司变电站和500千伏涌潮变电站的联络线路,是从钱塘江江北向江南跨江输送电力的能源大动脉。
来源:蒙东电力有限公司兴安电业局阿尔山供电局2013-01-22
电网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动脉。历时2年的220千伏乌兰哈达---德伯斯--伊尔施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投入运行,彻底改变了乌兰哈达--德伯斯--伊尔施沿线缺电,少电的现状。
来源:百度百科2012-02-27
计划中,这条能源动脉将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新奥扩张的前提是气源,而西气东输是最好的气源。...在c经济①,智能化理念的指导下,新奥立足于推动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的转变,创新煤基低碳能源转化技术和泛能网技术,在节能减排,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为各类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用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10-21
同时,新疆哈密风电、煤电基地也需要寻求河西走廊的能源动脉作为支撑,新疆凤凰——哈密750千伏电网与甘肃金昌——安西750千伏电网已隐有对接之势。...西北将建成750千伏统一电网 从甘肃永登逶迤向西,经过祁连山脉北麓的金昌、张掖、酒泉、玉门诸市,是自古以来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而今的河西走廊即将增添一条电力大动脉。
来源:新华网 2008-11-18
西电东送,这条能源大动脉架起了东西部互联互动、双赢共赢的桥梁。...东西部能源结构大优化 我国地域辽阔,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煤炭资源的69%集中在“三西”地区(即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和云南、贵州,水能资源的77%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