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态电解质”相关结果645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03

      该新型全固态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窗口可高达4.6v,电解质热稳定温度至少能达到200℃,当这种电解质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时,经过1000次的充放电长循环,仍保持92%的容量。

      北大化学院研发出具有200℃高温稳定的锂电池<mark>固态</mark>聚<mark>电解质</mark>膜技术

      来源:高分子科技2017-02-04

      固态电解质由于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成为当今科学家的研究热点。peo/锂盐复合体系是一类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由于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成为当今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1-19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双功能聚合物电解质相关研究中,成功开发出新型双功能聚合物电解质,并实现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其实现的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可用于室温固态金属锂电池。

      来源:艾迈斯电子2017-01-18

      固态电池和业态电池在微观上也是三层结构,只是把现在的隔膜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这是典型的照片,没有太本质的区别,核心是有可能负极使用了金属锂,在这种情况下,在正极这一侧,原来的液体可以充分浸润正极颗粒

      来源:腾讯汽车2017-01-16

      作为一个过渡的技术,现在还有一种把固体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混合在一起的,含有少量的固体电解质的,混合固液电解质,严格意义上讲,只要含有液体就不是全固体的电解质,室温可以满足,同时在80度高温下也能满足要求

      如何防止锂电池爆炸 斯坦福科学家出新招

      来源:搜狐科技2017-01-16

      然后,这种易燃性的电解液会被点燃,最终导致电池起火或者爆炸。方案目前,针对电解液易燃的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介绍过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使用固态电解质,开发固态锂电池,但是其成本较高。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1-11

      不过,全固态电池尚处在研发早期,离实现产业化有较大差距,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固态电解质在室温条件下的离子电导率不高;二是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界面阻抗比较大。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1-06

      固体电解质除了传导锂离子,也充当了隔膜的角色,电解液、电解质盐、隔膜与黏接剂聚偏氟乙烯等都不需要使用,大大简化了电池的构建步骤。全固态电池按电解质分类:1.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7-01-05

      第三是采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寿命延长一倍,容量300瓦时/公斤,并且成本下降一半。据了解,未来国家将会持续支持三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

      柔性储能设备设计综述:锂离子电池篇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7-01-04

      固态电解质传统的液体电解质,由于热稳定、机械稳定差等问题,使得柔性电池的可弯曲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塑料晶体电解质恰好解决了传统的液体电解质稳定性差的问题,塑料晶体电解质主要由锂盐和塑料晶体组成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6-12-28

      kun fu设计了一款实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的尺寸为7*3mm,正负极的重量分别为3.8mg和3.9mg,,电解质采用了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6-12-23

      2.4电池安全技术各种功能型添加剂,如阻燃、成膜添加剂等:新型快离子导体及锂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半固态电解质、针对电池安全性问题,开发陶瓷隔膜,以及具有隔断作用的添加剂。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6-12-19

      主要是锂金属和传统的正负极材料企业在做,固态电解质分为三种,一种是主要的聚合物,另外一种是氧化物,再有就是硫化物。...做固态电池,这三重固态电解质,最主要的就是锂子电导的问题,传质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锂子电导本身的电导率有很重要的关系。郭永胜介绍了这三种固态电池目前全行业的研究进展。

      来源:钛媒体2016-12-05

      既然限制电池技术发展的是电解质,那么全固态电池作为解决之道自然而然成为能源行业的研究方向。...同时,推出了通过陶瓷复合固态电解质打造全固态锂电池的技术,利用该项技术生产的全固态电池在实验室阶段能够达到400 wh/kg的能量密度。

      来源:中科院2016-11-23

      ,采取原位聚合形成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技术路线,构筑一体化固态电池,有效降低界面阻抗和提升电池综合性能。...5, 139-;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 4, 10070),有效解决了聚合物电解质各项性能不能兼顾的难题,发展了新型的固态电解质关键材料体系。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11-14

      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嵌脱锂机理以及sei界面层,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原位分析偏重于界面sei和电极反应机理,理论模拟工作涵盖储锂机理、动力学、界面sei形成机理分析和固体电解质等。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还有多篇针对电池、电极结构进行分析的研究论文。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6-11-08

      技术路线图ev电池技术路线图ev之新体系电池固态电池:2020年,逐步实现固态电解质、高比能正极材料合成及三维骨架结构锂合金构建技术,实现300wh/kg小容量单体电池样本制造。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11-08

      超级电容器作为兼具高比能量与高比功率的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新型储能器件,本综述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出发,详细概括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展,包括双电层电容材料、赝电容材料以及双电层/赝电容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基于固态电解质

      来源:高工锂电2016-10-28

      电解液方面,目前体系逐渐采用一些高电压电解液或者高纯度电解液,来提高耐高压性能。固体电解液方面,江文峰觉得短期内实现固态电解质难度比较大。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6-10-27

      这三家也分别代表了以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大固态电解质的典型技术开发方向。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类固态电解质,都无法回避传质这一关键问题。...尤其是离子传导,这里面既包括电解质本体的离子传导,电极内部的离子传导,还有电极与电解质界面上的离子传导,这三部分对于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性能发挥都十分关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