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态电解质”相关结果645

      来源: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6-10-11

      碳复合负极由于具有三维多孔导电网络,能有效缓解铝箔和锂离子合金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效应,并且能显著提高锂离子的迁移率,从而使电池具有快充快放的特点;而碳包覆层在缓解体积变化效应的同时还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固态电解质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09-30

      摘要:固态电解质能有效地解决液态电解质存在的易燃、易泄漏及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然而,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105~103 s/cm)显著低于液态电解质电导率(102 s/cm),导致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比液态电池差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09-08

      本文首先分述了固态电解质薄膜、正极薄膜、负极薄膜等三个主要构成部分的研究进展和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电极/电解质界面的设计、制备以及tfb制备过程及其关键问题和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还介绍了基底、集流体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09-05

      为了实现大容量化和长寿命,从而推进全固态锂电池的实用化,电池关键材料的开发和性能的优化刻不容缓,主要包括制备高室温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以及适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电极材料、改善电极/固态电解质界面相容性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09-02

      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嵌脱锂机理以及sei界面层,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电池技术赵俊年,武怿达,詹元杰,陈宇阳,陈 彬,王 昊,俞海龙,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6-09-02

      电解质:液态到固态的跨步但是未来电池最大的变革将是创造新的电解溶液。从液态向固态电解溶液的跨步将让电池变得更加安全。这样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池容量,还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充电。

      来源:雷锋网2016-08-30

      固态电池中间的电解质全是固体,而非液态,因此不会出现上述问题。...而sakti3公司的固态电池采用薄膜沉积技术进行生产,电池内部没有液体电解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夹层装置,该夹层既能充当隔离器,阻止正负电极的接触反应;又能充当电解质,保证电离子间的的正常传输。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6-08-18

      电解质充斥在电极正负极之间,而固态电池显然更能耐受高温,尽管这种概念也带来了另一种问题如何连接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允许电荷流动、尽可能地减少电阻、以及充电时间。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6-07-20

      该课题组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叉指金电极上制备了以石墨烯量子点为负极、mno2为正极的非对称全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对比研究了器件在几种常用离子液体凝胶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并通过优化固态电解质组份实现了器件高的扫速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6-07-1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兼该研究的主要作者rui zhang解释,此外,我们采用双盐电解液,取得更稳定且更灵活的固态电解质接口,以避免锂金属与电解液进一步发生反应。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07-05

      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金属锂负极研究侧重于sei界面层、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正极材料结构、sei形成机理分析和固体电解质等。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还有多篇针对电池界面、电极结构和性能分析的研究论文。

      来源:新浪2016-06-24

      新型电解质,用不可燃的无机骨架将离子液体固态化,我们研制出新型的纳米交联基的固态电解质,同时具有较高的室温电导率、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和不可燃性。

      来源:知社学术圈2016-06-20

      电解液需要提供离子在两极间传导,因此该团队选择了功能饮料和其他富含钠、钾离子的饮料作为电解液,并且成功尝试了bbq酱和果冻分别作为半固态固态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的封装材料亦选取了可食用的产品明胶。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6-05-25

      很多国内外公司和研究院所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也有较多研究。...另外对于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还是不够,一系列已知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导电率基本都达不到10-3 s/cm 的级别,和实际应用还有距离。

      来源:临汾新闻网2016-05-23

      不燃溶剂(离子液体)、高稳定性四氟硼酸锂等电解质盐与功能性添加剂;凝胶电解质、全固态电解质等技术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饶睦敏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6-05-13

      固态电解质的开发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实现应用的先决条件,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机械强度的固体和准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提高固态电解质和传统正极材料和金属锂负极的兼容性、抑制锂枝晶形成,构建高倍率、稳定循环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体系成为目前固态电解质研究的重要方向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05-12

      导读:本文简要介绍有机电解质、水系电解质、离子液体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固态复合电解质和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等体系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讨论这些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电化学窗口、热稳定性等特点。

      来源:材料牛2016-04-22

      无机固态电解质因其能保持电池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适合大规模生产,是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型的固态电解质易溶,无毒,可用于液相包覆工艺并利于大规模生产,该技术有望促进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6-04-11

      该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大大减少了发热,燃烧过程中电解质占热量的72%,在针刺试验中仅产生冒烟现象,而没有引起大火。微宏动力研究院院长、研发副总裁仝志明介绍了微宏动力最新发布的不燃烧电池技术。

      来源:EET电子工程专辑2016-03-29

      结果显示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兼该研究的主要作者ruizhang解释,此外,我们采用双盐电解液,取得更稳定且更灵活的固态电解质接口,以避免锂金属与电解液进一步发生反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