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锂离子电池对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业化的使用碳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现已基本接近其理论容量,难以满足便携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能量存储等方面越来越高的应用要求。在可用作锂电池负极的材料中,金属锂具有最大的理论能量密度(3860mAhg−1或2061mAhcm−3)和最低的电化学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V),是下一代高能锂电池如Li-S和Li-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实际应用中易生成枝晶,解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是当前金属锂负极研究的重点。
近期,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崔屹教授在Nature Nano 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Reviving the lithium metal anode for high-energy batteries”的综述,首次系统总结了当前对于金属锂负极的理解,强调了近期在材料设计和先进表征方法上的重大进展,并且为金属锂负极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综述总览图
1.金属锂负极的挑战
在金属锂负极实用化之前,需要克服其在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会不均匀沉积形成枝晶而造成电池短路;同时低的库伦效率和逐渐增长的锂负极超电势也会导致容量的急剧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界面化学、锂沉积的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1.1锂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的形成
固态电解质界面(SEI)是电池研究的重点。由于Li+/Li具有高度负的电化学势,任何电解质都能在锂表面被还原,通过钝化SEI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金属锂负极对SEI的要求很高,锂上的SEI应具有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和好的电子阻挡能力,成分、形态和离子电导率要均一。由于循环过程中界面起伏比较大,还要求SEI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甚至弹性。
烷基碳酸锂和醚类是适用于锂负极的两种重要的电解质,改善碳酸盐电解质中的锂负极,有望取代传统的碳负极而大幅提高电池容量;发展醚类电解质中的锂负极从长远来看将会有利于Li-S和Li-空气电池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两种电解质系统SEI形成的机理类似,在某一体系中的发现可以被应用到另一个体系中。
1.2锂枝晶生长理论
工业在大电流下电镀金属如Cu、Ni和Zn时,由于阳离子逐渐被耗尽,打破了电极表面的电中性产生空间电荷层,导致金属的不均匀沉积,枝晶生长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在锂电池中,锂枝晶的形成机理却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界面化学的影响。锂的还原电极电极电势比较高,会在表面自发形成SEI层。如果SEI的锂离子电导率不均一,将会导致不均匀成核。此外,循环过程的体积变化会使SEI出现裂纹,反过来会加剧锂的不均匀沉积。锂枝晶生长是自增强的过程。
1.3极大的相对体积变化
所有的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体积变化,甚至连商业化的石墨电极也有10%的体积变化。而对于金属锂来说,由于其没有主体,体积变化则更大。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单边商用电极的面积容量需要达到3mAhcm−2,对于锂来说将会有14.6μm的体积变化。这个数值在将来还会更大,意味着在循环过程中锂界面的移动将会达到几十个微米。
1.4金属锂挑战之间的联系
图1b总结了金属锂负极最主要的问题。在锂电镀的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使SEI破裂(步骤1),促进锂枝晶在裂缝处生长(步骤2)。在锂剥离的过程中,体积变化进一步破坏SEI层,而从结点处剥离则会打断电接触形成“死”锂(金属锂从基底上孤立,步骤3),不断循环之后,以上过程将会反复发生最终形成多孔锂电极,造成容量急剧降低。更详细的联系如图1c所示。SEI的断裂,化学副反应,枝晶和“死”锂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和容量下降。
图1锂金属负极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a.汽油、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锂金属/LOM电池、Li-S和Li-空气电池的实际比能量(粉色)和能量密度(蓝色)
b.锂剥离/电镀过程的示意图。步骤1:锂电镀使体积膨胀,SEI膜开裂;步骤2:机械电镀使锂枝晶从裂缝上生长;步骤3:锂剥离导致孤立锂的产生,体积变化使SEI进一步破裂;步骤4:不断循环,使1-3步反复发生,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和容量下降
c.金属锂负极的不同挑战之间的联系,源于高的反应活性和极大的相对体积变化
2.稳定金属锂负极的电解质工程
电解质添加剂已被用来改善锂负极的性能。这些添加剂可以在锂表面分解,聚合或者吸附,修饰SEI的物理化学性能,调节锂沉积过程中的电流分布。添加剂的存在,有时甚至在ppm量级,也能改变沉积形态和循环效率。典型的添加剂有气体分子(CO2,SO2,N2O)、2-甲基呋喃、有机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各种表面活性剂等。
2.1含氟化合物
在碳酸盐电解质中加入少量的HF和H2O可以在锂表面形成稠密且均一的LiF/Li2O双分子层,使锂的沉积变得平滑。然而库伦效率不高、循环几次之后保护作用消失是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氟盐例如LiPF6、(C2H5)4NF(HF)4和LiF等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氟代碳酸乙烯酯是一种薄膜形成添加剂,可在锂表面形成柔软的薄膜,抑制锂枝晶生成,提高库伦效率。
2.2自修复静电场
在碳酸盐电解质中加入Cs+和Rb+等添加剂,可以通过“自修复静电场”机理避免锂枝晶的形成。如果金属离子(M+)添加剂具有比锂更低的还原电势,在锂沉积的过程中,M+会吸附在锂表面而不被还原。如果发生了不均匀的锂沉积,凸起处的电荷积累将会吸引更多的M+形成静电场。正电荷电场将会排斥锂离子,降低凸起的蔓延,从而改善锂的沉积质量。
图2不同电解质添加剂的影响
a.基于自修复静电场理论的锂沉积过程图解。M+会吸附在凸起处形成静电场,排斥锂离子,减缓凸起的生长
b.1M没有添加剂的LiPF6/丙烯碳酸盐在0.1mAcm−2电流密度下锂的沉积形态
c.1M添加0.05M的CsPF6的LiPF6/丙烯碳酸盐在0.1mAcm−2电流密度下锂的沉积形态
d.280次循环之后7MLiTFSI(DOL/DME)电解质中锂金属锂表面的SEM图,可以看出表面没有枝晶生成
e.1.0mAcm−2电流密度下,1MLiPF6/PC(左)和4MLiFSI/DME(右)中锂在铜上沉积的表面形貌和光学照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日前,美国清洁能源协会声称,一项对2012年以来美国发生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火灾事故的第三方审查发现,这些火灾均未导致污染物浓度达到引发公众健康担忧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程度。2025年1月16日,莫斯兰汀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火灾与此同时,美国清洁能源协会还发布了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蓝图。建议电池储能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亮点:1.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热膜对电池模组快速加热的方法。2.研究了电池加热功率、加热部位及模组多维度错位协同加热方法对电池温度场及其升温速率的影响。摘要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加热是提升储能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以及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问题,本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内储能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单笔金额最高达14.2亿元,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强劲信心。宁德时代、中金资本、长江资本等资本巨头持续加码,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氢能储能、智慧能源三大赛道,推动行业快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1.5%/-5.5%。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GW/10.57GWh,同比-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同比-10.9%/-11.6%。图12025年1-3月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近日,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获得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区集团(TÜVSÜD)(以下简称"TUV南德")颁发的iso14067产品碳足迹证书。这一成果标志着正泰电源在低碳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其产品的绿色发展之路再添璀璨光芒。此次认证的产品是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集装箱”),依据I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1日,江苏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无锡市储能产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储能产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其中规定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单体)产品检验项目包括25℃初始充放电性能试验、过充电性能试验、过放电性能试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1、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双向发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道氏技术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不断深化拓展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布局,积极夯实固态电池材料工艺技术,整合研发力量,推动材料的优化创新和产能建设。公司有信心快速推进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
作者:梅悦旎,屈雯洁,程广玉,向永贵,陆海燕,邵晓丹,张益明,王可单位:空间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引用本文:梅悦旎,屈雯洁,程广玉,等.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77-89.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67本文亮点:1、本文对当前主流的正极
2月20日,华为在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正式推出巨鲸电池2.0,以“6C超快充+800V高压增程”技术组合,再次刷新行业天花板。目前来看,全新的巨鲸电池2.0相较于1.0进步非常大。6C超充电芯体系:巨鲸电池2.0包含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其中增程版是全球首个800V高压增程6C电池包,容量达到65kWh,SOC从1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1日,道氏技术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项目技术委托开发合同》。根据合同,道氏技术将委托后者进行超薄金属锂负极的研发,其中包括单面/双面锂覆铜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和自支撑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合作期限为2024年12月2日至2027年12月1日,合同总额为人民币300万元。公告显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1日,道氏技术公告,道氏技术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项目技术委托开发合同》,道氏技术将委托电子科技大学进行超薄金属锂负极的研发,包括单面/双面锂覆铜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和自支撑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此次合作旨在开发低成本、卷对卷的新型量产制备,开拓超薄锂负极在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仇杰出席并演讲。仇杰强调了固态锂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的重要性。他提到固态电池的三个主要优势:一、低温性能好。电解液低温下粘度增大,电导率急剧降低,而固态电解质在低温下仍然具有良
在市场的高度关注和热炒下,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的宁德时代也无法对固态电池避而不谈。日前,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CIBF上表示,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以1-9打分),宁德时代的全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处于4分的水平。吴凯称,宁德时代的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7-8分的水平,“2027年,宁德时
“亿纬锂能布局的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包括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我们一直是全球用金属锂最大的公司,锂金属电池我们当仁不让。”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今年年初如是表示。据悉,亿纬的锂金属电池已经做到450Wh/kg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800多次,在一些特殊而较有前景的应用场景得到应用。除了亿纬锂
锂离子电池是能量密度高、综合性能最好的电化学储能体系,提升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研发的主要目标,中国、美国、欧洲和日韩等国家都将开发400-600Wh/kg锂电池作为锂电池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自1991年索尼公司首次实现锂离子电池商业应用以来,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技术能量密度从90Wh/kg提升到目前的360Wh/kg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2025年,钠电池正在打破其市场容量小、产业化进程慢的行业误解,正迎来产业化爆发的关键时间节点。近期,锂电池部分原材料价格呈上涨趋势,引发业界担忧情绪;与此同时,钠电池在电动汽车、工程车辆、两轮电动车,以及汽车启停、储能等领域,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且其性价比持续提升,逼近磷酸
近日,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锦江集团磋商,计划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设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颗粒硅及对应年产20万吨以上硅烷气的生产能力,力争成为新疆地区最大的多维度新能源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9日,广东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鼓励企业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推动固态电池产品规模化量产落地。聚焦关键核心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道氏技术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不断深化拓展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布局,积极夯实固态电池材料工艺技术,整合研发力量,推动材料的优化创新和产能建设。公司有信心快速推进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目前数据中心产品是铅酸电池以国内客户为主,高压锂电产品海外认可度较高,均为海外出货。目前国内锂电在数据中心应用偏少,但在北美和东南亚,受环保和占地要求等影响,锂电渗透速度提升。锂电方案不仅能提高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更符合行
硅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01技术突破,市场期待过于迫切2024年以来,硅碳负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2月12日,贝特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