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电电科院”相关结果3499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4-19

      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储能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开展科技研发,自2012年开始,先后研制了一系列移动储能电源车,功率覆盖30千瓦~500千瓦,容量覆盖50千瓦时~1000千瓦时。...输入功率为491千瓦,电流为746安……”4月15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储能应用技术研究团队成员朱帅,记录下500千瓦/500千瓦时移动储能电源车充电数据。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2-04-1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郭剑波,中国电科院院士、南瑞集团副总经理郑玉平,清华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夏清,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毕天姝,清华大学教授

      时间为证:风光大基地要“加速”更要“提质”

      来源:隆基股份2022-04-15

      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总工程师迟永宁认为,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也存在地理及气候条件相对恶劣,对相关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电联电力评价咨询院院长蔡义清、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中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总工程师迟永宁和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中国区负责人刘玉玺

      来源:电网头条2022-04-08

      国电科院牵头成立的联合攻关团队2020年全面完成调控云平台建设及稳定运行,支撑了分析校核、计划市场、新能源消纳、运行评估、调度管理等358个应用,提高了电网保供电和安全运行支撑能力。...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下,中国电科院牵头成立了由20余家科研产业单位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在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上,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历时7年研究设计了由1个主导节点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30

      国电科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认为,应从政策机制、技术支撑、商业模式、标准规范、示范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建立智慧用能体系。智慧用能的主要特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包含生产、传输、存储、消费等环节。...中国电科院研发的自动需求响应终端设备、典型需求响应资源接口模型等在浙江、河北等地应用,支撑了当地钢铁、水泥、建材、纺织、印染、金属制造等工业用户,以及酒店、商场、办公楼等楼宇用户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来源:华为2022-03-26

      2021年7月中国电科院公布的十家算法厂商测评结果显示,其中华为5大类算法模型在3个月时间内总体发现率名列第一,其中多项缺陷的发现率已达到100%,远超客户期望,是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工作的得力干将。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24

      国电科院历时2年,系统分析了2000余组运行产品性能,牵头编制了架空输电线路在运复合绝缘子抽检管理办法,遴选出数量少、检出率高的试验项目,在制订符合运行产品特征试验判据的同时,还针对不同运行环境提出了差异化抽检策略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22

      3月20日获悉,由国网设备部统一部署、中国电科院牵头,国网直流中心、国网智研院、国网江苏电力、国网蒙东电力参与的全光纤直流电流互感器物理特性研究工作于近日启动。...该研究立足我国电网运行环境,优化核心器件,研发各地理位置工程需要的高耐候性样机,同时完善光ct技术标准、入网检测和现场试验体系,保障换流站及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15

      2021年10月,国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与中国电科院组建了储能技术共享实验室,联合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技术创新。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15

      3月8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导研制的新型252千伏选相快速六氟化硫断路器通过型式试验验证,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传统断路器在工频条件下开断时间长,且不能满足低频长燃弧开断要求。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2-03-10

      国电科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的青年科学家科技创新团队,试点推行揭榜挂帅制、项目总师制、预算成本制等科技攻关机制,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01

      2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电科院的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深入了解仿真对电网建设、运行及支撑新能源并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电力系统已经进入世界电网发展的‘无人区’,这是我们必须去、不得不去攻占的阵地。”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2-02-24

      按照协议,中国电科院、国网联研院将在联合研究院设立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合作开展基础前沿和共性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23

      国电科院技术战略中心主任闫华光指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就是源荷两端会发生变化,电网也要相应支撑,这就对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建立与完善提出了更加迫切也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电力市场以及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完善和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求侧响应如何融入电力市场建设难度很大。”吴俊宏同时指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23

      国电科院技术战略中心主任闫华光指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就是源荷两端会发生变化,电网也要相应支撑,这就对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建立与完善提出了更加迫切也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电力市场以及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完善和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求侧响应如何融入电力市场建设难度很大。”吴俊宏同时指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23

      国电科院技术战略中心主任闫华光指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就是源荷两端会发生变化,电网也要相应支撑,这就对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建立与完善提出了更加迫切也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电力市场以及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完善和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求侧响应如何融入电力市场建设难度很大。”吴俊宏同时指出。

      来源:中国电科院2022-02-17

      在中国电科院建立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2015年被批准为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通过cnas/cma资质认证。...为夯实电化学储能发展基础,国网科技部组织挂靠在中国电科院的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在储能工程应用方面具有较多实践经验的国网河南、江苏、浙江、湖南电力等有关单位,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认真分析储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现状

      来源:英大网2022-02-17

      2月15日,中国电科院高压所先进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综合提升技术攻关团队开展了柔性全补偿接地装置真型试验。

      让新型电力系统的“铁三角”更稳定

      来源:金风科技微平台2022-02-15

      如何不断提高这个“载体”的新能源电力输送能力,成为摆在青海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案头的头等大事。...2020年5月,青豫直流投运不足半年,青海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就组织开展了“新能源策略优化和涉网性能提升攻关项目”,金风科技应邀参与到攻关项目中。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2-02-08

      本次服务认证标准由中国电科院高压所带电作业室与国家电网公司唯一认证许可机构中电赛普联合制定。我们知道,不停电的带电作业有三高:高压、高空、高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