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特高压设备”相关结果653

      2006-10-12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占地133400平方米,将使用国内20多个厂家研制的特高压设备,并在全天候电磁环境监测系统、模拟高海拔环境进行外绝缘特性试验、特高压交流绝缘子串全尺寸污秽试验能力、

      2006-08-11

      在电网方面,国网公司北京昌平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昨天才奠基,武汉的交流试验基地还要下一步启动。而特高压设备也没实现国产化。“研究到一定程度,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梦想的实现,将带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商机。

      2006-03-27

      特高压设备是今后我国电网建设的方向,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处在示范工程阶段,机会与风险并存,短期内不会产生特别快的收益增长。...预计今后几年国家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推进全国联网,积极发展特高压电网将是电力建设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历来输变电的行业周期波动性远不如电站行业明显。

      2006-03-21

      从投资看,到2020年特高压交流加直流的市场一共是4060亿元,其中交流为2560亿元,直流为1500亿元。目前能生产高压设备的主要代表为g许继和国电南瑞。...随后,特高压输电工程有望大规模启动,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特高压及跨区电网的输送容量将为2.1亿千瓦,其中800千伏直流约5600万千瓦,另外约1.5亿千瓦由交流构成。

      2005-08-24

      1996年新榛名特高压设备实物验证站投入使用,设备通过9年带电运行考核,但由于电力需求增长减缓,核电建设计划推迟,特高压线路建成后一直按500千伏降压运行。...国外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运行情况 国外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 日本从1992年以来,建成了1000千伏同杆并架线路427公里。

      2006-12-28

      ,标志着特高压设备研制生产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于确保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按期建成投运,加快提升我国电工设备制造国产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两年来,先后召开了50多次特高压设备专题会议,开展了上百项关键课题研究,2000多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了设备的技术论证和研究开发,目前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主设备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07-11-05

      这是特高压设备进入关键制造阶段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拉开了特高压设备研制攻坚战的序幕。   ...通过会议,与会代表进一步加深了对特高压设备研制重要性、紧迫性和艰苦性的认识,坚定了保证特高压设备一次试验成功、一次投运成功、长期安全运行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特高压建设部《国家电网报》2007-07-25

      会议期间,各国专家学者围绕标准化问题从环境、安全、效率、变电站、电磁场、特高压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应该更加成熟,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向国际标准化迈进

      来源:证券之星2007-06-20

      建议长期持有输变电一二次设备子行业龙头公司,如许继电气、国电南瑞、平高电气和特变电工等;关注国家节能降耗政策受益的企业,如泰豪科技、置信电气等;在风电设备特高压设备领域将存在较多交易性机会,关注华仪电气

      来源:南方电网公司2007-06-11

      公司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文件精神和国产化方案批复意见,采取有利于推动特高压设备国产化的设计方案和采购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设备国产化。...他们将调用所有的资源来保证这个项目取得成功,和中方伙伴一起携手建设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云广直流工程作为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无论在建设技术、设备方面等都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2007-05-31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主任孙昕就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国产化进展情况作了介绍,承担特高压设备研制企业补充汇报了本企业的特高压设备研制进展情况。

      来源:电力信息网2007-03-22

      国家已将特高压电网确定为装备制造业技术提升和自主创新的依托工程,为了扶持国内企业,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特高压设备全面实现自主研发、国内生产,其上网包括变压器、可控电抗器、开关设备、套管、输电线路、晶匣管

      2007-02-13

      中国电器协会资深专家指出,电网设备制造业已经把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成套设备确定为“十一五”的发展方向,力求通过特高压设备的设计制造,突破关键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