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近零碳”相关结果726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3-25

      我国最晚2060年全社会实现碳中和,那么在2050年~2055年,能源系统基本上就要实现碳中和;而电力系统要更早一点变成一个近零碳的系统,时间大约是在2045年。...因为我们电源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要在2045年左右实现近零碳的的电力系统,就需要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地去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在未来的能源系统当中基本上是不应该有煤电的。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3-25

      我国最晚2060年全社会实现碳中和,那么在2050年~2055年,能源系统基本上就要实现碳中和;而电力系统要更早一点变成一个近零碳的系统,时间大约是在2045年。...因为我们电源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要在2045年左右实现近零碳的的电力系统,就需要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地去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在未来的能源系统当中基本上是不应该有煤电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17

      广东、北京、山西、云南、上海、浙江等省市提出了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工作安排。但零碳示范城市的推进目前还刚刚起步。...我国已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深化各类低碳试点,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来源:新能源网2021-03-16

      氢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当它与氧气结合燃烧时,就可以用来驱动现代燃气轮机,以接近零碳排放发电。但是,燃烧氢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这种元素喜欢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比如碳和氧,而且要想使其纯净是很昂贵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04

      广东、北京、山西、云南、上海、浙江等省市提出了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工作安排。但零碳示范城市的推进目前还刚刚起步。...就我国而言,我国已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深化各类低碳试点,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3-03

      我们可以从零碳电力、工业脱碳、道路运输、节能建筑等多方面做起。无论从哪方面着手,都离不开环保科技。...2020年12月,我国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早达峰迈向近零碳排放,这不仅是国际责任担当,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和保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指出,汽车行业要加快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深度转型,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锻造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的长板,补齐核心工艺、专用材料、

      深度报告|电力增长<mark>零碳</mark>化(2020–2030):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

      来源:落基山研究所2021-01-22

      全球越来越多 的国家都极为重视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需求与机遇,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 英国现在已通过立法正式承诺将于2050年实现净零温室气 体排放,并计划在2035年实现零碳近零碳电力系统。

      报告全文|电力增长<mark>零碳</mark>化(2020–2030):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

      来源:落基山研究所,能源转型委员会2021-01-22

      全球越来越多 的国家都极为重视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需求与机遇,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 英国现在已通过立法正式承诺将于2050年实现净零温室气 体排放,并计划在2035年实现零碳近零碳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13

      三措并举推动生物质供热要推动生物质零碳供热,需多措并举。首先是开放合作,多规统筹。...需要继续加大宣传,推动控排企业尽早选用生物质供热取代化石能源供热,并使全社会形成“零碳供热”共识。在产业层面促进生物质供热的发展,建立在未来新能源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13

      三措并举推动生物质供热要推动生物质零碳供热,需多措并举。首先是开放合作,多规统筹。...究其原因:一是生物质供热接近零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可达天然气标准;二是生物质是唯一的可再生燃料,可储存、可运输,适应供热市场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并与生态系统相容,资源量大,可获得性强;三是经济性好。

      来源:南方新闻网2020-12-15

      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社区类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中山市小榄镇北区社区开创了社区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项目的先河。...为发挥碳市场的绿色融资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广东先后推出了配额抵押融资、配额回购融资、配额远期交易等多个碳金融相关业务产品;研究开发碳期权等更丰富的碳金融衍生产品,并大力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发展碳金融服务业务

      来源:能源杂志2020-12-03

      从投资角度来看,碳中和目标推动“零碳”成为中国长期价值投资的新风向。...全球经济向碳中和或零碳方向转型将催生许多新兴产业,中国在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将有助于抢占市场制高点,推动新兴技术快速产业化和市场化。

      来源:能源杂志2020-11-06

      因此,在2060碳中和目标下,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目标也更加明晰,就是尽可能地降低单位供电碳排放,能做到零当然更好(难度不小),如果做不到,退而求此次,至少也得达到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做到的单位供电近零碳排放的水平

      浙能集团王惠挺:浙能已规划千亩氢能产业园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10-28

      氢能和电能一样是二次能源,接近零碳高效,氢能具有存储性能好,获得方式多样,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且轻便可以灵活互转。实现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可再生融合,形成清洁永续的能源体系。

      深度 | 2060碳中和目标对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能源杂志2020-10-20

      因此,在2060碳中和目标下,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目标也更加明晰,就是尽可能地降低单位供电碳排放,能做到零当然更好(难度不小),如果做不到,退而求此次,至少也得达到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做到的单位供电近零碳排放的水平

      来源:新华网2020-10-19

      论坛召开期间,“国网浙江电力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和浙江省电力学会科技展览同期举办,温州瓯江口近零碳示范区等主题版块受到与会嘉宾关注。(王晓 王雪 夏杨晨昱 刘向姌)...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还与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合作,建设能源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区“数字新基建”项目,配合温州市委市政府率先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近零碳示范区,融合智慧变电站、智慧电杆、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0-10-19

      ,为更好打造近零碳示范区提供技术支撑。...q&a中国电力报:您对温州瓯江口区域打造近零碳实验室及示范区有哪些建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14

      实现2050年建筑碳中和 bipv获青睐根据欧盟的建筑法案“2010/31/eu”,从2021年起,欧盟成员国每处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近零碳排放标准。...2019年,德国光伏总发电量46.5twh,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18%,创收15亿欧元,减少碳排近3000万吨。今年,虽然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德国光伏依然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来源:bp中国2020-09-15

      有如下两项潜在的重要作用:一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可再生及其他非化石能源的增速不足以替代煤炭需求,所以天然气的利用可以减少对煤炭的使用;二是天然气结合ccus(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零碳近零碳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