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5
在前不久召开的工业节能工作座谈会上,不少行业的代表都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难题之一是行业能源管理基础差,缺乏共性节能技术研发的机制。...有关人士呼吁,国家应强化行业节能信息化管理,搭建节能降耗的基础平台,完善共性节能技术研发的机制,制定推荐性引导标准、设计标准和排放标准。此外,应加强考核机制建设。
2006-04-21
要增加节能资金投入,重点用于节能技术开发推广和节能技术改造。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情况。(二)着力提高能源产业技术水平。
2005-02-01
一批重大节能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将有望获得政府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 通过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方向。...加大对具有共性、关键性和前沿节能技术的科研开发,实施重大节能示范工程,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来源:搜狐新闻2007-10-12
戴彦德指出,千家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汇总分析表明,技术装备的先进性是决定能耗水平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装备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范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