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硅酸盐学报2017-07-19
2016年,我国发布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硬性指标,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年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目标为350wh/kg。为满足新一代能源需求,开发新型锂电负极技术迫在眉睫。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07-18
眼下电动车已经成为了车市的热点,上牌优待、国家补贴等各种优势,使得车企都在积极把握这一风口。电动汽车的兴起,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部件。...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了解,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的装机总量为2.39gwh,同比增幅达到26%,这也反映出:电动汽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来源:盖世汽车2017-07-14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按照内燃机动力系统与新的电池动力系统等价的方式来计算,电池成本大概需要达到100美元/千瓦时的水平才具有竞争力,无需政府财政补贴,实现完全市场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7-14
“对标特斯拉,规划产量50万辆”;蔚来汽车副总裁沈斐提出“除抽水蓄能外,只有(优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梯次应用才是储能的最终选择”;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世霖则描绘了电池产业未来10年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
来源:EEFOCUS2017-07-13
直流充电桩: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俗称就是快充,它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可以为非车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07
那么该如何提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轻量化水平间接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以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多采用钢材料制作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托盘,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以铝合金材料为主。
来源:凤凰科技2017-07-04
特斯拉在声明中说,影响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的主要因素是100千瓦时电池的严重缺货。100千瓦时电池在新生产线上利用新技术生产。特斯拉报告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正值公司面临一个关键节点之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6-28
首先,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速度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快;其次,就算电池技术在十年内得以突破,考虑到工程化等多种因素,电动汽车也难以全面取代燃油汽车。
来源:中国电动化网2017-06-26
我国电动车竞争力显著提高据了解,近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化快速发展,2010年大规模牵头发展电动汽车以来,每隔四年左右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便提高一倍,成本可以降低50%左右,我国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来源:工信部2017-06-1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新模式)、欣旺达、巴莫科技、天津力神(新一代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微宏动力(数字化车间项目)、湖北金泉新材料(高比能锂电子动力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孚能科技
来源:华商韬略2017-06-09
随后几年间,经过大力气投入研发,万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集合体)、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相继通过国家863计划验收。
来源:AutoLab2017-05-08
2017年3月1日,中央四部委印发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通知,明确指出了将提高电池比能量作为今后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而原因并非18650电池有任何质量问题,只是18650电池单颗容量小,普遍在2-4ah左右,串并联数量过多,单体失效风险概率较大,导致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28
起点研究(spir)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早在纯电动汽车产业大规模爆发前夕,就曾有业内人士提出,一旦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报废后的回收、拆解等将成为整个产业链面临的巨大问题。
来源:环球网2017-04-27
工信部还补充道,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将在未来十年增加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并改善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相关阅读:工信部等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
来源:战略新兴产业观察2017-04-25
目前,电池储能在国内电力系统调频、负荷侧峰谷电价调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应用场景已逐渐涌现成功的商业运营案例。...反映电力供需状况的电价机制是电力市场改革核心目的,也是推动储能发展的根本动力。研究、实施、推广峰谷、分时、实时电价及灵活电价套餐等政策有助于通过价格方式衔接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与储能灵活性供给。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7-04-18
其中,储能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上升为十三五规划中的国家战略,规划中明确将储能与造车、节能系统相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作为未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储能产业在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4-06
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性能方面,储能电池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不同,汽车更关注安全性、续航里程,而储能更关注电池寿命、放电深度、放电倍率。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3-29
储能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上升为十三五规划中的国家战略,规划中明确将储能与造车、节能系统相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储能产业的市场成长空间将逾500亿元,前景无限可期。
来源:深圳市发改委2017-03-29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等。页岩气。重点发展页岩气资源勘探、开采技术及装备等。
来源:上海节能信息网2017-03-29
,引起代表们的共鸣;上海电力学院重点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究成果,大家从各自角度和开发实践应用经验就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享和深入交流互动。...来自远景能源、昆仑新奥、上海电气、科陆电子、科华恒盛、西恩迪蓄电池、中兴派能、盛弘电气、煦达新能源、住友电工、上海电力学院等多家企业和专家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储能在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场站、大型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