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微电网主体”相关结果1868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9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将逐步成为装机主体。水、风、光等资源只能就近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网送到用电负荷中心。...国网福建电力因地制宜布局了一批微电网示范项目,深化柔性直流、交直流混联、配微协同运行控制等技术应用,已投运10个适应城镇、海岛、园区、乡村、校园等多类型的微电网(群),服务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03-14

      (五)联合省内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开展绿色化升级改造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二、申报主体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三、培育措施(一)组织工业节能技术、工业节能管理、碳核算、碳资产管理等专业知识公益培训。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4

      、虚拟电厂等交互式多元主体友好接入,带动能源电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四是聚焦供需协同,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支持各类主体以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13

      微观层面,企业作为主体,在技术方案、项目建设和运行、运营等方面都应该理智决策,不仅应关注储能设备本体的技术性能,更应注重系统化思维,智能化控制、智慧化运营。...储能作为不发电但是可以存储、释放电力的工具性技术,当前,大多数是作为灵活性调节资源运用于微电网,或者依据有关政策接受电力调度,或者通过参与电力现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获利,业主应该在储能设施运行智能控制和电力市场报价等软硬件方面加大资源投入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4-03-11

      但实质上,两者又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合同中责任主体划分不同。合作共建模式以农户备案,是电站责任承担主体;而纯租赁模式则是企业备案,农户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少。...据悉部分地区已开始尝试户用光伏集中汇流模式,即把整村或多个发电单元所发电能以低压集中汇流后,分别并入多台专用升压变压器,再通过10千伏线路并入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还对电能进行事实调度和管理,既降低负载还实现了就近消纳,此外还包括台区配储、智能微电网等消纳模式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四)探索分布式电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指导意见》提出“明确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市场准入、出清、结算标准,研究设计适宜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鼓励多样化资源平等参与市场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作为大电网重要补充,分布式智能电网、微电网能够进一步协调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新能源就地高效率消纳。《指导意见》提出“建设满足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要求的分布式智能...二、推动配电网补短板、提能力,支撑新主体新业态快速健康发展统筹配电网建设改造,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配电系统正在由“无源”、能量单向流动、单纯电能分配功能的电力网络向承载新型源荷、多利益主体互动的源网荷储高效配置平台转变,电能双向流动在部分区域已经成为新常态。...配电系统的发展面临如下挑战:(1)海量多元用户与电网的双向能源信息交互不足,用户侧灵活资源利用水平低,分布式能源消纳受限;(2)多能微电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协同欠缺,难以支撑分布式智能电网,服务“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8

      近年来,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出现,需要在配电网结构形态上加以改变,以便更好利用这些主体自身的调控能力,同时在配电网运行模式上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为大量新主体参与电网运行创造条件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能源转型需要,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推动绿色转型不仅要着眼供给侧,还要在消费侧发力,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目标。

      “新质生产力”,邹磊、刘国跃、江毅、温枢刚都已经跟你讲明白、布局好了→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07

      出台负荷资源排查和负荷接入的相关支持政策,明确业务范畴和工作职责,压实电力用户负荷管理的主体责任。...研究制定适应电碳市场、绿电制氢、微电网等新业态的数智化坚强电网相关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支撑源网荷储数碳互动,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通过数智赋能提升电网互动适应性,可更好保障海量分散主体友好接入,更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第三,数智化坚强电网将有力提升社会治理“含智量”。...让无限“风”“光”电亮“绿水青山”,关键是以钉钉子精神把总书记“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重要指示落实落细。我们将以数智化坚强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坚实底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出台负荷资源排查和负荷接入的相关支持政策,明确业务范畴和工作职责,压实电力用户负荷管理的主体责任。...电碳市场、绿电制氢、新型储能、柔性直流、微电网等新业态密集出现,亟需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二是煤电和新能源发展规模不匹配,电力保供难度进一步加大。

      来源: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2024-03-07

      作为大电网重要补充,分布式智能电网、微电网能够进一步协调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新能源就地高效率消纳。《指导意见》提出“建设满足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要求的分布式智能...二、推动配电网补短板、提能力,支撑新主体新业态快速健康发展统筹配电网建设改造,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目前,虽然已出现用户侧储能、负荷聚集商、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型业态,但调度并不充足,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吴俊宏认为,《指导意见》将更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建设调节能力的积极性,挖掘需求侧资源调峰潜力,对于增加系统调峰资源且以更经济的方式解决电网调峰问题大有帮助。鹏辉能源总裁甄少强则强调了智能化调度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 阮前途:综合施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清洁发展促转型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5

      同时,他还建议科学制订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行动方案,并将方案纳入各省的能源规划和信息化规划,做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推进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有机衔接,提高电网快速响应、防灾抗灾...进一步理顺价格机制,统筹衔接一、二次能源价格政策,研究建立能源转型成本合理疏导机制;完善适应新型主体互动需要的市场机制,针对储能、新能源汽车、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规则、交易品种等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4-03-05

      “目前虽然已经出现了用户侧储能、负荷聚集商、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型业态,但调度并不充足,不能全面发挥其作用。”...吴俊宏认为,此次文件的提出将更加充分激励各类主体建设调节能力的积极性,挖掘需求侧资源调峰潜力,对于增加系统调峰资源,且以更加经济的方式解决电网调峰问题非常有帮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4

      建议科学制定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行动方案,并纳入各省能源规划和信息化规划,做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推进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有机衔接,提高电网快速响应、防灾抗灾、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针对储能、电动汽车、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数据中心等新型主体,结合其物理特性和经济特性,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市场品种和交易组织,激励主体参与系统调节;三是做好绿电交易与绿证、碳市场的衔接。

      纳晖新能源发布工商业智慧新能源解决方案  赋能园区低碳建设

      来源:纳晖新能源2024-02-29

      ,协同光储、储能、充电桩及负载多能源主体,实现收益最大化;五是实现ems数据、消防、视频电站全景全量无缝监控;六是具备ai预警、app移动工单,远程运维更加简单高效。...具体来说,在软件方面通过高效的算法和算力,一是打造智能模型,能够动态测算投资收益;二是保证光储热、光储充一体化,智能调度促进绿电消纳;三是构建光储微电网,具备自发自用、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多场景多功能;四是动态规划智能策略

      鼓励多元<mark>主体</mark>投资配电网 发改委能源局支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来源:电力法律观察2024-02-29

      现广泛征集会员,特邀请源网荷储、增量配电、微电网及多能互补项目的建设或运营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机构单位加入联盟。联系人:迟经理 18911932562(同微信)...三是鼓励多元主体投资配电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