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2.8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合计达5.34亿千瓦。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意味着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还将至少增加6.66亿千瓦。为此,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为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能源电力行业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安全可靠、清洁经济、智慧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的电力电子设备、高速增长的直流负荷“三高”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正在逐步形成。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碳中和将加速电力增长零碳化进程,发展清洁和循环经济,更需要坚强大电网和智能配电系统协同发展,相得益彰,逐步向综合能源系统演化。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能源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过去粗犷式能源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相对偏低。目前,由于大量可再生能源出现,能源开发将向集中生产与分布式生产并重转变,根据资源的自然禀赋和负荷时空特性,新的能源必须连接到系统,或通过远距离输送,或就地到最终用户,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优化调整电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清洁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高渗透率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冲击,特别是大量分布式能源聚合体对电网运行能力和调度水平带来严峻考验,因此需加快整体电力系统结构改造,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有力保障;分散能源资源将大量小规模资产连接到配电网,并出现新的电网参与者,如当地能源社区和消费者;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与弃电率整体呈现正相关关系,降低弃电率成为挑战,也是未来电力系统改造升级和投资布局的重点。为保障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需提升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出力的预测精度,为机组组合和调度做好预案,也要加强对发电侧、输电侧、用户侧、储能侧的灵活性改造、建设,提升深度调峰和快速响应能力。
为保证电能供给质量(电压、频率等),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并网发电过程中也需要必要的辅助服务,从而产生消纳成本,导致电价上升。借鉴发达国家电力系统低碳发展的标杆德国的历程,2019年,德国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突破40%,电费比2015年增长约8%。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全系统消纳成本将随着渗透率提升而增加,电力市场、价格、体制机制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将影响电网发展。
提高现有电力系统的利用率,以达到物尽其用、提质增效是重要工作。同时,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保障可靠供电,也是电力系统面临的一大任务。
未来电网将成为实现各能源网络有机互联的链接枢纽,以及含有源-网-荷-储的多元、非线性、时空变化、网中网的复杂大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和核心,应具有先进的人工智能装备、充足的系统灵活性、高标准的系统可靠性。
具体而言,电网将呈现大电网、局域电网和微电网并存的电网格局:广域大电网可有机整合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时空互补性,并实现资源密集区域的电力向负荷密集区域的大容量远距离输送;局域电网和微电网可就地利用分散资源,将大量小规模资产连接到配电网,并出现新的电网参与者,如当地能源社区和消费者,形成众多的产用储一体化聚合体。
同时,分布式能量自治单元——就地收集、存储和使用能源的微单元,成为被控制的一个简单可调度负荷,可以在数秒内作出响应,以满足电网系统需要。对于用户,微电网可以成为一个可定制的电源,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电能质量、电压等级、交直流供电模式、供电可靠性等)服务。通过能源载体的电力转换,终端用户和电网的耦合加强,反之亦然。此外,对现有电网输配电能力的提升挖潜、精益化资产管理将是重要任务。
负荷侧:电能是未来最重要的终端能源,终端电气化是大方向,将带来新负载模式,如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其特点是短时内高功率充放电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自下而上采用物联网(如电动车等可控负荷)及身联网(如健身环,心脏起博持器等)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负荷的柔性化和优化响应奠定基础。另外,直流已在用户身边,电子设备等直流负荷快速增长,风光储直柔的直流微电网和聚合体将大幅增加,大量并网主体如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电动汽车(V2G)、新型交互式用能设备等多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在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源随荷动”式传统的解决电力系统平衡问题的基本方式将出现“荷随源动”的趋势。
因此,应研究出台由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有吸引力的价格机制,让具有强大响应能力的用户参与调峰。负荷的柔性处理和主动响应将是能源电力改革的新蓝海。
储能:储能技术是支撑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越高,调节能力越强,则越能满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带来的调峰、调频和备用需求,保障电能供给质量。随着技术发展和材料革命,越来越多不同技术路线的规模化储能,如抽水蓄能电站和燃气调峰电站、氢能、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和储能装置,以及蓄电(机械转换、化学转化等)和蓄热(水/冰蓄冷、热化学存储)等将根据不同需求在源网荷侧安装,参与控制,平衡时空变化的源与荷。因此,要加强对发、输、用侧和储能侧的灵活性建设,提升深度调峰和快速响应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将逐步演变为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交直流混合电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灵活智能控制运营成为重中之重。
以大电网为“主干网”,以微网、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能够“即插即用”,以开放对等的信息-能源一体化架构,真正实现能源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提供共享能量和信息平台及协作的机会。此外,大电网和微电网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地制宜成为关键。应从现有系统中唤醒沉睡的资源,实现源网荷储的高效和最大利益化的优化调节利用。
能源和电力物理信息系统:将产生海量多源、离散的大数据,为数字化能源电力奠定基础,实现信息流、能源流、业务流融合。
信息化对智能电网的支撑作用,正逐步由以IT技术为核心转变为以数据数字化为核心。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信息服务模式,将由应用建设向数据分析服务模式转变,实现数字赋能。
大量高新技术集成融合:从技术上向新一代电力系统升级,“大云物移智”等新技术将逐渐成为标配。
其中,人-机-物高度融合,无人化、芯片传感、数字化等新技术和多功能融合的新设备、材料、新器件将层出不穷,能量的产、输、配、转换和使用均具备一定智能,能源互联网将具备“智慧、能自学习、能进化”的生命体特征。
理想目标:向着综合能源互联体系演进,逐步实现综合能源体系。
以电为核心、网为平台,以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结构为基础,信息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体系将朝着低碳化、高效化、数字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清洁循环经济方向发展,形成以“能源结构生态化、产能用能一体化、资源配置高效化”为特征的全新的能源生态体系。
回顾人类三次工业革命,都源于重大科学发现和理论突破。传统的能源竞争,就是哪里有资源,就去抢夺,甚至是战争。但是,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其竞争方式不是资源竞争,而是核心技术竞争。
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均把能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应深刻理解“科技独立自强是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开展独立自主的创新,必须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及技术成熟性、可行性、经济性,前瞻未来发展,进而科学理智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群策群力,努力践行。应以清洁、低碳、数字、高效和物联为发展方向,以安全高效、循环可持续为驱动和目标,以研究与创新为支撑、智慧互连共享为核心,孕育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跨界融合,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同时,从基础理论、新材料、关键技术、软硬件设备到真正能复制的工程示范,探索颠覆性技术,实现能源技术自主创新,保障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理智、健康、有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作者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24日,ABB电气智慧电力低压系统客户日活动在厦门举行。客户日活动期间,ABB正式发布了全新的MNS数字化管理平台。“帮助客户的低压配电系统变得更智能、更高效,并具备前瞻性的运维能力”是ABB对这次升级的定位。作为低压开关设备的先驱者,1970年,ABB推出了首台MNS抽出式低压开关柜。1994年,随着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公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征集智能电网领域2025年度重大攻关需求建议的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度重大研发需求拟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与能效提升、电网柔性互联与安全运行、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等四大方向。需求
2024年5月9日至10日,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在陕西西安举办以“现代智慧零碳协同”为主题的第四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国网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健致辞,2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形势下配电网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话题,从关键技术、标准建立、设
10月28日,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党总支与清华大学柔性输配电系统研究所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双方互通支部工作情况,共享党建工作信息,聚焦支部建设、年度发展目标、重点项目落地情况开展交流讨论和深入学习。清华大学柔性输配电系统研究所党支部参观新一代集控站监控系统,了解系统建
许继电气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14,261,071.17元,同比增加16.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329,751.82元,同比增加20.65%。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规划更加明晰,明确一流研发体系建设方向,全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实施研发立项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明
8月7日,由经研院牵头的“配电系统智能软开关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工程应用“项目经罗安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科学价值和意义”等8项指标全部达到”最优“,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评价结论是经研院乃至天津公司成果鉴定工作中的重大突破。为积极筹备202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工作,科
新型配电系统=技术+管理+文化,需依托多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集成,开放共赢,以满足规模化分布式能源消纳和新型负荷的增长和互动。——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波为助力快速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双碳”目标下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发布局,北极星电力网于2023年5月1
见证行业新星源点,探索电气创新实力。8月5日,诺雅克电气创新峰会在扬中圆满举办。来自扬中盘柜厂、镇江设计院等四十余家企业的负责人及代表参会,聚焦“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新机遇,打开行业发展新格局。此次会上,在新型电力系统架构下的智能配电系统、数字化解决方案、智能型中低压开关柜等诺雅
6月1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战略》明确提出要提高能源行业气候韧性。重点针对高温、冰冻、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开展气候变化对能源生产、运输、存储和分配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根据气候资源和能源需求变化,优化能源结构和用地布
随着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工业园区的低碳化转型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提升运维水平,提高配电系统的低碳化和可靠性,ABB为青岛伦敦杜蕾斯有限公司的三个配电室提供了ABBAbilityTMEDCS数字化智能配电系统,实现从传统运维向智慧运维的全面升级,为其筑牢安全防线。青岛伦敦杜蕾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
新型电力系统下间隙性源荷的极高比例接入,将对电网产生深刻影响,并使配用电系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开展有效分析与评估基础上,提高配电网针对各类型扰动的弹性,是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一种有效手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推动电网主干网架提质升级,加强跨省跨区输
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招标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甘肃众云思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4年05月23日09时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响应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YSC-ZBDL-FW-2024038项目名称:敦煌智慧配电网项目光储充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项目预算金
春来日渐长。4月3日,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长胜供电所营销人员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悉,3月份,所里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向大电网输送电量925千瓦时。这意味着现阶段该电站不仅能基本满足供电所白天日常生产、生活用电,还可以将盈余绿电供给其他公网用户。2022年10月30日,长胜供电所屋顶分布式光伏电
“以前客户反映用电问题后,供电员工需要到现场核实,现在直接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现场实时数据。”1月13日,在湖北黄冈供电公司路口供电所营业厅,供电所员工介绍道。目前,黄冈黄州区作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的试点区域,已基本建成“源网荷储”友好交互的新型配电网。该公司按
2022年1月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能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围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多种能源方式互联互济、源网荷储深度融合,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及消纳。示范试验固态锂电池、钠电池集成、“虚拟电厂”等技术,突破锂电池、低
8月12日获悉,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低碳冬奥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配套课题——延庆发充储放示范工程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家组现场检查。工程技术负责人介绍了工程建设情况,演示了正常运行工况下负荷突变和上级电源故障时能量管理系统稳定控制功能。现场专家一致认为,该工程能量管理系统各项功能完备、运行稳定,考核指标符合课题任务书要求。
综合能源系统是基于终端需求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各种形式能源系统的集成和整合,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的思路是从能源供给侧向能源需求侧转变。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程师钱康结合综合能源示范小镇的规划建设,总结出一条思路: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综合能源示范小镇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今年1月,“柔性变电站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工程应用”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2021年工作会议上获得2020年度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2013年起,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柔性变电站”概念,把打造未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枢纽作为奋斗目标,历经数年技术攻关,实现了柔性变电站技术从科研理念到应用实践的全面突破。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引导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展,规范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设,对交直流互联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提供可行的指导,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互联装置测试与运行技术导则》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以下为征求意见稿:[$NewPage$][$NewPage$]
东北电力大学智能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物理模拟仿真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项目概况东北电力大学智能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物理模拟仿真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登录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网站“CA登录区”下载电子招标文件。并于2020年10月23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7年,布局合理、算网融合、算电协同、算用相长的全省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以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为核心的多元
11月17日,海西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储能电站完成首批次6个电池仓安装,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向并网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储能项目总装机规模为200兆瓦/800兆瓦时,由青海省首个7种形式储能实证基地和集中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175兆瓦/700兆瓦时组成。装配35个集中储能单元、35
11月5日,浙江诸暨市发改局发布2023年度诸暨市新型电力系统项目补贴兑现情况。根据公示,2023年度列入《浙江省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试点项目计划》并完成建设且验收通过的诸暨市锦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上级下达的资金为限给予财政补助政策,拟兑现奖励资金85万元。据了解,该源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广东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征求《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公告。文件提出,因地制宜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的交通能源系统,新建港口码头、物流枢纽实现光伏“能装尽装”。支持适用型技术产
11月15日,江苏首个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正式揭牌。(相关阅读: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据了解,该中心作为全市荷端调节资源的统一入口,现已接入虚拟电厂13家,聚合用户3508户,汇聚光储充冷热等荷端调节资源58.67万千瓦,聚合资源最大上调能力16.12万千瓦、最大下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1月20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发布通知,同意转用、征收集体农用地1.4286公顷(非耕农用地),以出让方式供地,作为隆化县200MW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光伏部分)项目建设用地。并要求隆化县要严格落实《河北省征收土地程序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征收,组织落实好补
11月2日10时12分,河南交投源网荷储充总承包项目连霍高速三门峡段首个站点灵宝南收费站实现并网发电。灵宝南收费站光伏电站位于三门峡市辖区,安装规模为246.14千瓦,由车棚和地面两部分光伏区域组成。河南交投源网荷储充项目是河南工程公司与河南交投集团携手合作的首个源网荷储充项目,该项目充分利
11月13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电站协调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该项目解决了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运行控制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项目落地成果——10千伏白家湾示范
2024年,涉及配电网的国家政策密集发力,引发市场关注。作为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配电网连接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深入,为配电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浙江绍兴,量子技术助力实现供电故障数秒内精准判断隔离,并快速恢复故障区段外其他线路供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近日,位于福建厦门供电公司集美供电服务中心的“源网荷储”一体智慧停车楼绿色微电网示范项目成功并网送电,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将原有室外停车场改建为两层共9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并在车棚顶面铺设太阳能光伏板,还配套建设了储能及智慧照明终端等设施,使电能实现就近消纳。项目投运后,光伏发电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