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放监测”相关结果1146

      来源:潮州市人民政府2024-05-23

      市、县(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集中转运设施、终端处理设施等场所的污染物排放监测,以及有害垃圾集中处理场所的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来源:上海市经信委2024-05-22

      3、化石燃料工程排放2023年,在本市公用火电厂发电量同比小幅增长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实施节能减排调度,鼓励清洁高效机组多发,持续加强排放监测治理,上海市公用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366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22

      5月17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中心员工利用电力系统碳排放分析平台,生成4月份山西电网14台火电机组的碳排放监测分析数据,并呈报给政府相关部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4-12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分布式+储能”建设,基本形成绿色交通、建筑体系,实现生产、商业、生活、“三废”排放监测达标。绿电供应达到70%以上,清洁能源供应达到90%。...基本完成区域内碳监测、核算系统,分期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创新用电模式及接入方式,绿电供应达到60%,清洁能源供应达到80%。到2028年底前,建成近零碳产业园区。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4-11

      2028年底前,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分布式+储能”建设,基本形成绿色交通、建筑体系,实现生产、商业、 生活、“三废”排放监测达标。...据了解,南川工业园区按计划分三阶段打造零碳产业园区: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区域内碳监测、核算系统,分期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创新用电模式及接入方式,绿电供应达到60%,清洁能源供应达到80%,建成绿电产业园区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4-04-07

      4月2日,国网天津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支撑数字化部完成“基于能源电力大数据的天津碳排放监测及运营服务科技示范工程”工作方案的编制。...该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首批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将充分释放电力大数据价值,在多源能源数据汇聚融合、碳监测标准建设、碳核算体系构建、新兴业务增值变现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4-04-03

      罗帅主讲了《基于能-电-碳海量数据驱动的碳排放监测技术研究》,该项目聚焦碳排放监测技术面临的能-电-碳非平衡数据、“电-碳”计算模型自适应能力差、碳达峰路径不清晰等问题,开展数据驱动的碳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4-02

      为了更好地进行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科北变电站充分发挥变电站高度自动化、全方位监控等特点,在主控楼配电室、通信机房等关键区域安装了监控和服务器设备,构建了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与展示的数字化平台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28

      其不仅能通过智能监测、电力客户画像等场景应用,提高能源电力运行稳定性和供电服务经济性;而且能以“电力看经济”、碳排放监测等场景为载体,高效服务社会运行、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国网天津电科院2024-03-27

      据悉,公司按照国网公司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要求,申报的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基于能源电力大数据的天津碳排放监测及运营服务”近日获得首批命名。...该示范工程将充分释放电力大数据价值,在多源能源数据汇聚融合、碳监测标准建设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25

      、企业节能降碳提供有力支撑,为天津碳排放监测及运营服务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积累了实践经验。...3月13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基于能源电力大数据的天津碳排放监测及运营服务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18

      在广东深圳,深圳供电局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联手打造的城市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以“双碳大脑”为核心,实现对建筑领域碳排放的有效监测和管理,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7

      ,增加参试企业,健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全国碳排放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自动校验和智能预警;逐步将碳排放连续监测纳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核算体系,与核算法形成数据交叉验证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06

      构建全国碳排放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自动校验和智能预警。...当前,我国碳排放双控还处于起步阶段,计量、标准、认证基础能力还较为薄弱,亟需加强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排放标准体系等建设。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3-04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报送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和2024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的通知,将按规定将开展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编制报送及2024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填报工作。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2-23

      2023年,深圳供电局和深圳市住建局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城市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托“双碳大脑”,可精准计算出全市4万栋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及用能强度等关键指标,助力政府更有针对性地降低能耗。

      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印发《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2-23

      二、工作原则——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系统推进先进适用低碳技术的征集遴选和宣传推广工作,重点关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聚焦源头治理、排放监测、储碳固碳等关键环节,形成以多批次发布

      《上海市纳入2023年度碳<mark>排放</mark>配额管理单位名单》发布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2-18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纳入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作为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等工作的依据,并要求各纳入配额管理单位按照《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开展自身碳排放监测

      来源: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2024-02-01

      至此,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已汇聚全省90%以上的能源产、供、储、销数据,实现7大产业、5大行业用电客户的碳排放监测与分析,有力助推了“双碳”目标落实落地,对推进青海能源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2-01

      打造全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的专业支撑机构,服务公司绿电绿证、绿色供应链研究,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巩固对外服务,结合国家治理需求,明确数据维度及监测重点,拓展“电力看”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