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氢氟碳”相关结果238
      欧盟修订《含氟温室气体法律》在即 中压开关设备迎低碳新机遇

      来源:施耐德电气2022-04-26

      为达到这一目标,提案将收紧现行的氟碳化合物配额制度,在2015至2050年期间,将进入欧盟市场的新氟碳化合物的潜在气候影响降低98%。

      美国斥资45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 这笔钱怎么花

      来源:环球零碳2022-03-31

      预算案提议在2021年颁布的水平上增加3500万美元,以实施最近颁布的《美国创新和制造法案》,继续逐步淘汰被称为氟碳化物(hfcs)的强效温室气体。

      来源:中国电业2022-03-15

      进一步讲,二氧化碳虽然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及代表性物质,但甲烷、氧化亚氮、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氮化硫、三氟化氮等温室气体也是受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约束排放的温室气体。

      【科普】关于“碳” 你知道有哪些?

      来源:江西林业2022-02-23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过程。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文了解碳中和核心术语

      来源:农业农村部2022-01-17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过程。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

      来源:低碳老汪2022-01-14

      所谓工业温室气体就是指在工业生产制造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他们往往是一些烈性温室气体,比如n2o、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sf6等,目前的减排方式多半是直接摧毁,也有采用替代物避免产生排放的。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27

      协同控制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控制甲烷排放行动,统筹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与氟碳化物,推动氟碳化物自动监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高六氟化硫回收利用水平,推广低碳替代技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2021-12-20

      其观测要素涵盖《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等7类温室气体。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温室气体本底观测的国家之一。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1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2-03

      3.1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1-29

      今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提出,中国将加强对非二氧化碳排放的管控,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甲烷、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管控力度,“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谈谈“碳达峰、碳中和”的碳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11-10

      公布并向缔约方会议提供关于《蒙特勒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各种汇的国家清单”,《京都议定书》中给出了公约管控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碳化物

      来源:中国生态环境标准2021-11-04

      加大甲烷、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2035年远景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

      来源:中伦视界2021-11-03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释放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1-03

      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氟碳化物管理(责任部门:大气环境处,完成期限:持续推进)。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奖惩规定(责任部门:省综合执法局,完成期限:持续推进)。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1-01

      2016年10月,议定书第28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了《基加利修正案》,18种氟碳化物(hfcs)被纳入议定书管控范围。《基加利修正案》已于2021年9月15日对我国生效(暂不适用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0-18

      2016年10月,议定书第28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18种氟碳化物(hfcs)被纳入议定书管控范围,成为第九类受控物质。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9-26

      答:2021年9月15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对我国正式生效,包括三氟甲烷(hfc-23)在内的18种氟碳化物(hfcs)将被纳入管控范围。

      《海南省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23

      本指南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与三氟化氮(nf3)。

      一“碳”究竟(上)如何实现“碳中和”?

      来源:普益智慧云2021-09-22

      根据1997年的《京都协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6种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

      生态环境部: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15

      为进一步明确hfc-23履约要求,确保实现履约目标,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2021年9月15日起,二氟一氯甲烷(hcfc-22)或氟碳化物(hfcs)生产过程中副产的hfc-23不得直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