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氢液化系统”相关结果167
      涉及多项氢能技术!国家能源局公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重点任务榜单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10-25

      示范试验阶段:1#开展纯氢/掺氢天然气管道及输送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和完整性评价,开展天然气管道掺氢示范应用;2#研发大规模氢液化、氢储存示范装置。...-氢能的综合能源系统示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1

      “在化学性质方面,氨的液化温度只有零下33摄氏度,非常容易液化,与之相比,氢液化温度则需要降至零下253摄氏度左右,无论是车辆运输还是管道运输,液氨的难度都相对更低。”

      来源:高工氢电2022-08-12

      公司具备成熟的大规模制取高纯度氢的技术以及业绩,在煤制氢的深冷分离工艺段已取得国内领先地位;氢液化领域,公司具备为大规模氢液化提供核心设备的业绩,同时将借助重组标的公司成熟的加气站网络,利用公司现有技术布局加氢站

      来源:国资小新2022-07-04

      二、氢能研发工程师(氢安全)1名工作职责:1.负责电解水,氢压缩机,氢液化等装备的氢安全技术开发业务 ;2.对相关设施和装备进行安全量化分析,搭建测试平台进行验证 ;3.开发本质安全管控技术,并进行系统实现

      来源:沈鼓集团2022-06-06

      中科富海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产业化公司,立足于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开发了可以满足各种大科学工程20k温区以下的大型制冷机和氦液化装置,研发氢液化、液氢储运及加氢站的全套解决方案,打破国外产品和技术的垄断

      液氢装备国产化“提速”

      来源:高工氢电2022-05-05

      去年9月,其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该套系统包括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设备在内的90%以上的设备完全国产。

      液氢装备国产化“拐点”已至

      来源:高工氢电2022-04-20

      去年9月,其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该套系统包括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设备在内的90%以上的设备完全国产。

      来源:瞭望2022-04-11

      比如,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阴离子膜、光电催化制氢、基于超导强磁场高效磁制冷的氢液化循环,以及中压深冷气态储氢、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能够可逆运行的sofc/soce等新一代氢能科技。...按照《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主要发展方向,以电解水制氢为基础的氢电互变技术,为可再生能源储能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从而促进异质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优化配置,推动氢能、电能和热能系统融合,形成多元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3-23

      例如,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阴离子膜、光电催化制氢、基于超导强磁场高效磁制冷的氢液化循环以及中压深冷气态储氢、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能够可逆运行的sofc/soce等新一代氢能科技。...二、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实现氢能科技新突破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3-23

      例如,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阴离子膜、光电催化制氢、基于超导强磁场高效磁制冷的氢液化循环以及中压深冷气态储氢、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能够可逆运行的sofc/soce等新一代氢能科技。...二、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实现氢能科技新突破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3-23

      例如,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阴离子膜、光电催化制氢、基于超导强磁场高效磁制冷的氢液化循环以及中压深冷气态储氢、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能够可逆运行的sofc/soce等新一代氢能科技。...二、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实现氢能科技新突破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3-23

      例如,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阴离子膜、光电催化制氢、基于超导强磁场高效磁制冷的氢液化循环以及中压深冷气态储氢、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能够可逆运行的sofc/soce等新一代氢能科技。...二、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实现氢能科技新突破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专家解读氢能产业15年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有序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3-23

      例如,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阴离子膜、光电催化制氢、基于超导强磁场高效磁制冷的氢液化循环以及中压深冷气态储氢、新一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能够可逆运行的sofc/soce等新一代氢能科技。...二、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实现氢能科技新突破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来源:张家港市人民政府2022-01-14

      国富氢能拥有氢液化工厂商业化解决方案,具备液氢工厂、液氢储罐、液氢罐箱、高压加氢站等系列装备制造实力,年产3万只高压氢瓶,研发的车载供氢系统已为近60款车型共计3500余辆燃料电池物流车和客车配套,并为京东

      来源:高工氢电2022-01-14

      成立五年来,国富氢能为国内60余座加氢站提供成套设备,车载供氢系统配套40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并已在河南洛阳开工建设8.6吨液氢工厂并提供氢液化工艺包和成套设备,一期总投资投资2.8亿元,高压氢20吨

      来源:高工氢电2021-12-07

      今年10月,浙能集团与航天101联手申报的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大型国产氢气液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 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其核心技术—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在北京调试成功,促进了液氢规模化生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01

      目前,除膨胀机、液氢泵等需进口外,氢液化装置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85%以上,储运装置已实现100%国产化率。...去年11月,德国工业气体巨头林德在我国签署了首个液氢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林德将成为我国首家实现液氢商业化的外资企业;去年,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与鸿达兴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将在氢气液化领域开展合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1-24

      “氢气的长距离、大规模储运需要氢液化、零碳合成氨等技术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民用氢液化项目陆续开展,工业气体巨头法液空和林德公司均在国内开展了项目合作。...对此,郭亚芳告诉记者:“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背景下,推进绿电、绿氢零碳交通能源服务系统势在必行,零碳电氢综合能源补给站将迅猛发展。

      来源:氢能促进会2021-11-10

      在近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电解水制氢,利用氢气管道,输送海港,将氢液化作为商品,也可用列管车送至附近的加氢站。此外,加氢站也可以建立电解水制氢装置和天然气重整制氢装置。...“一方面要简化电池系统和电堆结构,降低燃料电池发动成本和延长电堆寿命。”衣宝廉说,“另一方面要研发高温膜和抗毒的阳极电催化剂,降低氢气成本。”

      来源:浙江省财政厅2021-10-21

      突破氢液化装备、氢气隔膜式压缩机、液氢泵、高压储(输)氢设备、液氢储运设备、车载供氢系统、燃料电池和动力系统、加氢机及核心阀门等并投运的按研发经费10%补助,“绿氢”投运的配套产品项目按研发经费15%补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