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潘自强”相关结果107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蒋志海2014-05-09

      潘自强告诉记者,在内陆建核电站,美国、法国早有许多成功先例。鉴于日本核事故的教训,潘自强认为,要保障核电设施的安全,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要保持沟通。...潘自强认为,民众不应纠结于核电站建在内陆或是沿海,应该关注的是选址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宜。隻要地质条件足够稳定,符合建站的要求,并在建设过程中达到相关的设计指标,就可以建。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杨琪2014-03-25

      对此,潘自强也持相同观点。核工业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说。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4-02-27

      2月份潘自强院士等人发表的文章,直指问题核心。文章从全产业链作出详尽科学的比较后得出结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能源方式是其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又是能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2-20

      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能源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又是能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改善煤电燃料链环境影响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有效途径。不同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比较应是系统的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2014-02-11

      近期,网络上一篇署名为物理博士马可安的网站,称华北雾霾与内蒙古伴有铀类放射性元素的煤炭利用,以及内蒙古大营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铀矿资源有关。该作者利用目前公众极度关注的雾霾现象,灵机一动联系到内蒙古的大营地区共存的铀矿和煤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1-08

      正如国内核电专家潘自强院士所言:在核安全领域,应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使之更透明,为公众了解,受公众监督,不能说是教育公众,现在只能叫公众沟通,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张琼 赵红杰 高明媛2013-10-23

      此次鉴定会分为综合评审组以及设备评审组两组进行,分别由中核集团科技委潘自强院士和中核集团科技委严叔衡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鉴定委员会成员由各专业评审专家约20人组成。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3-09-22

      更多详情内陆核电放射可低于天然辐射1%近零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等表示,我国核电建设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先进安全标准,新建核电安全技术已处世界先进水平。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禾2013-09-17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等表示,我国核电建设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先进安全标准,新建核电安全技术已处世界先进水平。...专家建言潘自强说,为保证核电厂安全,我国已制定了核电厂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及退役的安全规定,形成了系统核安全法规体系。

      来源:核能信息实时网2013-09-09

      3800.00 元; 高校科研院所代表:2800.00 元; 学生代表: 1000.00 元特邀嘉宾国家环境保护部领导、福建省发改委领导、福建省环保厅领导参会嘉宾赵成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核安全局前局长潘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中国能源报 王晓岚2013-08-21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说。

      来源:中国报道2013-08-12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对本刊记者表示,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等能源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限开发,难以大量使用。目前在技术上已较为成熟且能大规模开发利用并提供稳定电力的清洁能源中,核电是最突出的。

      来源:法制日报2013-07-09

      放射性污染管理制度不够严密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说,十年来,我国核能和核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原来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核与辐射安全问题。

      来源:新华网2013-07-04

      纵深防御核电厂常设五道防线潘自强院士:核电厂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须看到,从技术角度讲,概率低并不意味是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核电安全监管工作。

      来源:亮报2013-04-10

      排放量最小的电能链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曾撰文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为核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100倍。...正如潘自强所说,核电的清洁效应十分明显,它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03-0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潘自强说。

      2012-08-27

      潘自强强调。...记者就此采访了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科技委主任潘自强。采访中,潘自强一再强调,核能是清洁、安全、绿色的能源,福岛核事故改变不了核能的优质能源属性。

      来源:光明网2012-08-21

      潘自强强调。...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科技委主任潘自强。采访中,潘自强一再强调,核能是清洁、安全、绿色的能源,福岛核事故改变不了核能的优质能源属性。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12-08-06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潘自强说。

      来源:经济日报2012-08-06

      对此,记者采访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记者:自从福岛核泄漏事故以来,人人谈核色变,核电的危险来自何处?...潘自强:福岛核事故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对外部极端事件考虑不够,因此,充分重视并定期对外部事件重新评价和审视是十分必要的。美国核管会专家组对外部极端事件建议10年为一个重新评价周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