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图为工作人员在大亚湾核电站模型前介绍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图为反应堆整体外观
前不久,国家《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的公布,让大众再一次关注起核电安全这个话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稳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为推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技术升级和进步,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核安全规划》里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核电重点项目投资需求约798亿元。中国的核电事业如何才能安全发展?请看本报记者发回的报道。
运行业绩总体良好
虽然距离日本核事故的发生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不过仍有不少人表示有些担忧:核泄漏危机有可能在中国上演吗?我国的核电发展安全吗?
通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长达9个月的全面安全检查,今年6月,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公布的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核设施安全是有保障的,发生类似福岛核事故的可能性极低。对于新建核设施,《核安全规划》提出了具体目标,新建核电机组具备较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每堆年(相当于核电站中的1个反应堆运行1年)发生严重堆芯损坏事件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每堆年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事件的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从1991年秦山核电站开始运行到现在,中国大陆15座核电站都有良好的安全运行业绩。而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对中国的每一座核电站都进行过一次以上的安全评审,其结论都是肯定的、正面的。”原国防科工委系统二司副司长、中国核学会顾问俞卓平分析说,我国的核电站是压水堆核电站,运行原理与日本福岛核电站所用的沸水堆不同。此次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跟地震、海啸这两个自然因素有关。地震后安全停堆,核反应堆是安全的;但随后的海啸损坏了应急柴油发电机,只能改用蓄电池,而蓄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最终导致反应堆堆芯得不到充分冷却,核燃料的剩余释热使核燃料的温度不断上升直至熔融,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从秦山核电站开始,我国便基本上沿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安全标准。我国核电站的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完全按照国际核电界的管理要求,经过严格的系统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运行和管理核电厂。此外,还有一套很完善的核电站运行管理程序。我国还有独立的、权威的核安全监管部门——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厂实施全面而严格的安全监督。
“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一起辐射致死,以及辐射造成放射病的事例。核电站没有发生过二级以上的事件,从我们的情况来看,记录是良好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潘自强说。
核电技术不断提升
“我国现在的核电技术比较先进,日本发生事故的这几个反应堆都是型号比较老的沸水堆,1号机组从1971年3月份正式开始运行,至今已有40年的时间了,我国没有这样的沸水堆。”俞卓平说,我国的核电站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比较新,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以1985年我国开始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为例,它的安全设计充分汲取和借鉴了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并根据世界核电站的运行经验反馈,采用当时的最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据了解,我国的核电设计有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为燃料芯块和包壳。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98%以上滞留在二氧化铀陶瓷芯块中,不会释放出来。锆合金包壳将燃料芯块密封在内,防止燃料裂变产物和放射物质进入一回路水中,是完全密闭的,即使产生的气体也密闭在这里,这里面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且锆管的燃料棒可以承受一定压力,最大数量的密闭气体释放也不足以使它开裂。第二道屏障为压力容器和一回路压力边界。由核燃料构成的堆芯封闭在钢质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和整个一回路都是耐高压的,放射性物质不会泄漏到反应堆厂房中。第三道屏障为安全壳,就是混凝土的结构。现在的安全壳约37米直径,安全壳墙厚将近1米,而且用钢索扎紧,在内部产生一定压力的时候,不会把安全壳破坏,可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
我国核电站采取纵深防御策略,正常运行的时候有一套控制系统,一旦出现事故,反应堆会停止运行,然后有其他安全系统来进行保护。第一道防线假如失利了还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保护它的安全。比如压力容器没有水了,用安全注入系统补充进去;安全壳里压力高了,产生大量蒸汽了,有安全喷淋系统喷进冷水去把压力降下来;蒸发器里没有水了,烧干了,用辅助给水系统补充,使得即使产生某些故障的时候,也有其他的系统保障它的安全,这就是纵深防御的概念。
据叶奇蓁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投产运行的核电站多是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属于本世纪初的水平,也是全世界四百多座正在运行的核电站中的绝大多数所采用的技术。而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站,我国也正在引进与建造中,技术水平与国际在建的第三代核电站是同步的。如果三代建成,经过考验成功的话,今后可能会建更多的三代的机组。
未来发展注重安全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将核安全推到风口浪尖,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到底要不要发展核电的大讨论。在此情形下,中国还应不应该发展核电?
核电是清洁能源,是安全的,核裂变能量是可控的,核电还是要发展的。有专家分析说,一公斤的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每年只要补充30吨核燃料,同样功率火电厂每年却要燃烧330万吨煤。这样一来,核电就大量减少了温室气体和一些对环境有污染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也减少了煤渣,减少了运输,所以它还是很好的能源。
福岛的教训应该注意吸取,但不能为此因噎废食。这是许多国家的共识。早在今年2月,在三里岛核事故34年后,美国已经批准新建佐治亚州瓦格托核电站。与之相呼应的是,5月8日韩国为其自主设计的新蔚珍核电站APR_1400压水堆举行了开工仪式。随后不久,立陶宛、英国等许多国家也相继加入核发展的队伍。就在上月,随着2座核电站的重启,日本持续了2个月左右的“零核电”状态也宣告结束。
在电力供应十分短缺的时代,发展核电作为缓解当前电力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根据世界核能协会2011年3月的数据,全球有443座核电站在运行,有62座核电站在建设,有158座核电站在设计,有324座核电站在办理申请手续。特别是近年来出于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的双重考虑,包括美国、英国等在内的国家陆续将发展核电提升至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法国为例,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民用核大国,它80%左右的电力都由核电供应,美国的供电比例也达到了20%。相比之下,我国核电发电量却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任何工业设施都有风险、成本和代价的问题。而核电站作为大型、综合、复杂的工业设施,要做到百分之百安全、绝对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核电工业界只能根据当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将发生事故的几率降到尽可能的低。我认为我国还是需要发展核电,至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电。”俞卓平表示,作为一种安全、清洁、技术成熟、供应能力强的能源,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其前途是光明的。
第四代核能系统—高温气冷堆
我国核能事业在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成功推进的基础上,正在稳步进行两项前瞻性的工作。一是进行大型商用高温气冷堆电站的设计研究工作,称之为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工程。二是将现有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进行改造,用一回路中的氦气直接推动氦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以提高发电效率,称之为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发电项目。目前,该项目核心装备之一——“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压气机”已经由哈尔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完成样机研制,即将进行试验验证。这两项工作对高温气冷堆技术的提升和产业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国际核能界的科学家根据核能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了新一代的核能系统框架,称之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第四代核能系统与现有核电市场的反应堆系统相比较,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其中,高温气冷堆技术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超高温气冷堆概念,成为第四代核能系统有竞争力的候选堆型,并且最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功实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温气冷堆呢?简单地说,高温气冷堆采用全陶瓷型包覆颗粒燃料元件,以石墨为慢化剂和堆芯结构材料,以氦气为冷却剂。其燃料颗粒直径小于1毫米,中心为核燃料,外层为包覆材料,称之为全陶瓷型包覆燃料颗粒。全陶瓷型包覆燃料颗粒在1600摄氏度范围内可以保持完整性,能够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将绝大多数的核反应裂变产物阻挡在包覆层内,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是高温气冷堆的核心技术。
与其他反应堆相比,高温气冷堆的运行温度要高出许多,堆芯出口温度可达950摄氏度甚至更高。因此,用高温气冷堆发电,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发电效率;用它作为热源,则可以应用到另一个新能源领域,即用高温气冷堆制氢来利用氢能。
先进核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我们展示了未来能源需求的美好蓝图。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可喜进步,更是关系到十几亿人民能源需求的大势所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哈尔滨电气公告称,本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决定委任张连彬先生为本公司高级副总裁,有关任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正式生效。曹志安先生因职务变动,向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本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同日,本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会议”),黄伟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开展宁德核电厂6号机组核岛基坑验槽核安全监督工作。宁德核电厂6号机组位于海岛上,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因厂区布置紧凑、施工环境复杂,核岛基坑负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华东监督站在前期充分研究6号机组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
6月23日,由国家原子能机构、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共同策划的第二届“核合之旅-维也纳多边大使中国行”活动第一站来到华能石岛湾核电公司,来自加纳、孟加拉国、巴西、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8个国家的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高级代表(以下简称“使
2025年6月26日,随着最后一根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耐压壳小Ω密封环焊缝顺利通过水压试验及液体渗透检测(PT),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4号机组全部69根CRDM耐压壳的小Ω密封环焊接质量检测均告合格。这一重要里程碑的达成,为后续4号机组棒控棒位系统设备安装及一体化堆顶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华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牵头研发的“一种用于不锈钢支管焊缝维修的堆焊修复方法及系统”项目荣获中国专利金奖。该专利成功实现了核电管道焊缝在无需清除焊缝内部原始缺陷、无需隔离或排空管道内部介质条件下的在线堆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5日,国资委发布6户中央企业14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消息,聘任李跃平、魏锁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资料显示,魏锁,1959年6月出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焦作电厂技术员、分厂副主任、主任、副厂长,平顶山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29日,哈电集团携手奥地利安德里茨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安德里茨公司”)联合打造的核电技术中心在哈电集团动装公司揭牌成立,并成功召开中心成立后的首次会议。哈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清勇出席活动。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积极服务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近年来,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人事公告,经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会议审议,聘任1名国家电投集团技能大师与18名国家电投集团首席技师。此次聘任的19位高技能人才,均是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行家里手”,他们在各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技艺,屡破技术难题,为国家电投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5月27日,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处于大修完全卸料状态。3:02,现场执行常规岛配电盘辅变切换至厂变供电操作,由于厂变进线开关合闸超时,导致一列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事件过程中,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处于安全状态,无放射性物质对外释放。根据《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手册》,该事件被界定为0级运行
2025年5月2日,田湾核电站6号机组处于完全卸料工况,主变、500kV超高压断路器处于冷备用状态,2列220kV辅助外电源为机组供电。23:04,220kV辅助外电源中的一路电源发生接地故障,该线路主保护动作跳闸后自动重合闸。跳闸触发6号机组A列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由于辅助外电源重合闸后继续带载,应急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工作,本办法中所称的核电工程主要包括核岛工程、常规岛工程及其相关附属(BOP)工程。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核电工程定额与造价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140号)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发展耐心资本。中央企业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当前,电力行业承担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4月27日至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自仪在此间发布和睿全系列产品,标志着“和睿”品牌布局三大平台、八大产品体系战略已迈入成熟化产业应用全新阶段。随着中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核电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增强。本次发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中广核近日发布台山核电站HQT厂房改造工程招标公告,该项目规模为台山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招标内容与范围包括本工程范围为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改造主要工作包括原设备及屋面墙面拆除、墙面加高、屋面钢结构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