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标准”相关结果7101

      来源:内蒙古电力集团2024-06-11

      该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风电年利用小时数3200小时,光伏年利用小时数1749小时,按照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为每千瓦时消耗300克标准煤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4.5万吨,相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60...包头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将再增76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57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9万千瓦),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预计达到869.23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3.34%,进一步优化地区电网结构,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06-11

      ,建立健全绿证(绿电)抵扣碳排放量的方法和标准体系,畅通不同市场间的价格信号传导。...落实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有关工作部署,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提高能源市场配置效率;完善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统筹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绿证、绿电等市场交易体制机制改革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06-11

      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加强政策、标准等对接,推动绿证国际互认,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快构建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电力的增量主体。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外送与就地消纳,在西北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布局产业项目,提升绿电就地消纳能力,打造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新赛道。

      来源:新华社2024-06-11

      “通过绿电绿证交易,一方面能支撑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有效促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方式,服务新能源发展和消纳,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单通过区块链技术,详细记录企业年度总用电量及绿色电力消费占比,绿电、绿证、自发自用等消费明细,通过扫码可查询绿电绿证来源,这标志着真实溯源、标准统一的绿色电力消费体系正在形成。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11

      从特高压输电到智能电网,从装备制造到标准制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推动中国电力科技跻身世界前列。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初夏,塞外,戈壁。...看引领带动,研发世界首套完全可控换相技术换流阀,实现国产化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批量化应用,主导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可持续电气化交通系统委员会,我国制定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成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之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6

      ■规模推广有很长路要走车网互动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真正全面大规模推广,需要标准、政策诸多支持条件。因此,地方积极开展试点十分关键,但更需找准切入点。...碳达峰之后,随着化石能源的进一步转型,车网融合将进一步发挥关键作用,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6-06

      各地各部门要科学定目标、稳妥定计划、合理定标准,重点从“五端”发力:要发力供给端,打造清洁能源高地。...链接国际通行标准,建好绿电绿证服务站,支持龙头企业对接国际标准参与规则制定;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探索建立园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加强绿电交易合作,实现园区绿色能源供需匹配。

      华东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涉及发电侧并网主体、可调节负荷和新型储能等

      来源:华东能监局2024-06-06

      并网主体因自身原因,有偿辅助服务不能被调用或者达不到预定调用标准时需接受相应考核。有偿辅助服务是指并网主体在基本辅助服务之外所提供的辅助服务,给予相应的补偿。...详情如下:华东能源监管局关于公开征求《华东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华东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电力系统并网运行管理以及电力辅助服务管理,深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建设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6-06

      二是提升电网设防标准。细化新建特高压工程差异化设防原则,对重要输电通道等全面开展差异化改造提升。三是加快电网补强。优化路径布局,保证电网合理规模和结构强度。四是加快灾害易发区域设备设防改造。...四要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加劲发力。加强省级电科院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要强化企业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上加劲发力。

      文福拴教授:“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体进展及并网要求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6-05

      对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多个省区政府已按照国家能源局的文件并考虑了各省区的资源禀赋特征,确定了相应的认定标准,只有满足了认定标准才能被认定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期望把间歇性新能源发电在本地消纳掉,降低电网对调节能力的需求,缓解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压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特征主要有:点对点拉专线模式,点对网拉专线模式,区域内建设模式。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6-05

      应依据虚拟电厂“是具备先进技术特性的需求侧资源高级利用形式”这一基本原则,做到两点:一是建立虚拟电厂的认定标准,像常规电厂看齐,突出其响应精度、速度、可靠性强的优势特点,不断推动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内蒙古住建厅2024-06-05

      到2025年,全区公共充电桩与标准新能源汽车比例力争不低于1:3。...《六条政策措施》明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引导充电用户在电力系统用电低谷时段充电,提高电力系统利用效率,降低充电成本。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05

      开放合作,推动电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公司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电网工程带动我国技术、装备、标准“走出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首次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6-04

      对于地市供电公司而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配电网。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以配电网为抓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开展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在地市公司落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提升设计标准化,按照“导线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土建一次建成”的原则,分区域差异化确定建设和物料标准,细化配网绝缘化等设计要求,统一设计标准。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6-04

      事实上,经济问题不仅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还会波及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申报/立项机制不明确且繁琐,缺乏明确指导,审批程序复杂,决策时间长;二是招商引资与负荷发展之间存在挑战,需匹配相应负荷以实现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合法运营模式缺乏与争议,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和标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4

      围绕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转型大文章,淘汰关停煤电落后产能,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支撑电力系统的清洁低碳转型。...由华润电力牵头编制的《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是国内首部火电智能化领域国家标准,已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审核,并报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审批。科技创新的成效,也在拉动经济效益方面显现。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6-04

      国家能源局组织修订新能源并网标准。三是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新形势下,为拓展新能源消纳范围,需要灵活调整调度运行方式,提升省间互济和资源共享能力。...一、出台背景近年来,国家能源局持续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大力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坚强主干网架及配电网建设,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高效利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6-04

      电能计量关乎电能表的校准、电能质量的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等多个方面。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能源的合理分配、经济成本的计算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通过构建标准电压、标准电流和标准功率因数累积标准电能量值单相工频电能副基准装置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构建电能的三个基本要素——标准电压、标准电流和标准功率因数,累积标准电能量值。

      半年实现15座独立储能电站全容量投产!贵州缘何跑出储能加速度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4-06-03

      贵州储能政策保障方面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奖励补贴政策,2023年11月30日前全容量建成投运的储能项目给予了一次性奖补,标准的是30元/千瓦时。...三是大规模储能进入电力系统仍有制约因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3

      积极对接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健全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搭建碳足迹数据平台,建立产品碳标识制度。文丨《中国能源报》记者李玲/整理...要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和智慧车联网平台建设,大力发展v2g等技术,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移动储能和主动参与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八是政策保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