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石墨烯纳米片”相关结果157

      来源:材料人2017-08-02

      其中,导电基体杂化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导率以及体积膨胀问题,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导电基质有纳米碳、碳纳米管、石墨烯、高分子聚合物以及金属纳米颗粒等;边缘或表面功能化策略主要依靠原子或离子掺杂以及缺陷工程来实现

      来源:仪商2017-08-02

      (4)其导电性较差:含氧活性基团的引入破坏了氧化石墨烯层内的键,使其丧失了传导电子的能力,故其导电性较差,因此氧化石墨烯不适合制备要求具有导电能力的电子器件。...氧化石墨烯的特性(1)良好的亲水性和相容性:理想的石墨烯表面不含任何活性基团,而氧化石墨烯片层由于含氧活性基团的引入,使其具有了某些新的性质,如亲水性、良好的分散性以及相容性。

      来源:革新纳米2017-07-31

      另外,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能确保其在电池体系中的稳定性,且石墨烯片层间距大于石墨,使锂离子在石墨烯层间扩散通畅,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性能。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26

      熊训辉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美林等经过不断地研究,开发出通过商业硫化锑与氧化石墨烯与钠溶液后混合,再通过控制结晶和烧结制备改性石墨烯纳米硫化锑的复合材料。

      来源:锂电派2017-07-18

      另外,导电剂也可以提高极片加工性,促进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降低电阻率,从而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锂电派1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物理结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原子层平面薄膜,厚度仅为0.34纳米,单层厚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五万分之一。

      来源:材料人2017-05-03

      然而,cvd方法可以制备具有精确控制结构的石墨烯,这对于电化学应用是重要的。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垂直取向的石墨烯纳米可以直接在金属集电器上生长,并且所构造的电容器显示出120hz电流的有效滤波。

      【趋势】分析锂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负极篇)

      来源:革新纳米2017-04-24

      另外,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能确保其在电池体系中的稳定性,且石墨烯片层间距大于石墨,使锂离子在石墨烯层间扩散通畅,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性能。

      来源:烯碳资讯2017-03-23

      肺部毒性schinwald发现对于石墨烯这种片状的材料,其空气动力学直径要远小于其横向直径,投影面积直径为30m的石墨烯,其空气动力学直径仅有3.26m.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m以下的都属于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3-22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高铁接触网铜合金导线聚四氟乙烯树脂热硫化硅橡胶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光芯片材料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填补国内空白:t800碳纤维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国际领先技术:石墨烯规模化微片制备技术液相增黏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生产技术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7-03-16

      (s-g)和sns杂化纳米的原位合成与组装,得到了新颖的3d多孔sns/s-g杂化纳米建筑(hnas,如图1所示)。...杂原子掺杂石墨烯以及2d层状金属硫化物(lmcs)纳米结构的出现,为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其储能性能(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等)尚需进一步提高。

      来源:烯碳资讯2017-03-15

      最后通过超声和离心处理得到石墨烯。但该方法制备出的石墨烯为多层(10 层),厚度大于几十纳米,且加入的插层物质会破坏石墨烯的sp2 杂化结构,使得石墨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受到影响。

      来源:X-MOL资讯2017-03-13

      在高倍电镜下可以看出这些粒子本质是松散堆积的无规则的石墨烯,呈多孔性。而退火与等离子处理使得碳黑表面引入丰富的官能团,同时使其拥有亲水性。装置的电镜表征图。...此前,已经有课题组将此现象应用于纳米结构的合成(adv.

      来源:烯碳资讯2017-03-03

      石墨烯的疏水性会使石墨烯纳米极易通过强烈的范德华力产生团聚,使用有效的溶剂可以阻止石墨烯的团聚,从而使之成为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理想的溶剂主要有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二甲基甲酰胺(dmf)。

      来源:X一MOL资讯2017-02-09

      在高倍电镜下可以看出这些粒子本质是松散堆积的无规则的石墨烯,呈多孔性。而退火与等离子处理使得碳黑表面引入丰富的官能团,同时使其拥有亲水性。 装置的电镜表征图。...图片来源:nature nanotech.通过电镜表征可以看出,装置中碳黑片层厚度约70 m,由直径约为20 nm的洋葱状的纳米粒子组成。

      来源:MaterialsViews2017-01-06

      该复合膜具有两方面的优势:其一,电化学剥离的高质量的石墨烯层可以作为整个膜电极的机械支架,进一步的增强膜电极整体的柔性、稳定性和长程导电性;其二,mxene纳米穿插在石墨烯片层之间,可以提供大量的层间距

      来源:中科院2016-12-16

      目前,石墨烯粉体规模化制备的技术路线主要基于膨胀石墨剥离法和氧化石墨还原法,但是前者通常得到的是低比表面积的多层石墨片,而后者制备的石墨烯由于残留的氧官能基团和结构缺陷导致低导电性,严重制约了石墨烯的潜在应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16-12-16

      自2004年发现以来,石墨烯就被科技界预言将引发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航天等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和变革。单层石墨烯只有0.34纳米厚,这是什么概念呢?...2013年1月,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正式对外宣布:国内首片大面积15英寸单层石墨烯薄膜诞生。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吸引了国内外科技界的目光。

      来源:中科院2016-12-07

      从微观结构来看,这种碳复合材料以石墨烯纳米作为骨架,表面分散附着直径约为200nm的碳球,其内部含有主要为1-3nm的多级次介微纳米多孔结构,共同构成多级次的碳-碳复合纳米结构(如下图所示)。

      来源:新材料在线微信2016-11-30

      发挥纳米石墨烯等技术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科学家们通过化学方式改变石墨烯内部结构,开发出了和棉织物基本没区别的石墨烯絮片,这种可穿戴智能织物能够在洗衣机里转 500 圈不受损。

      来源:中国科学网2016-11-17

      11月15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吴忠帅研究员带领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团队在柔性化、微型化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获得了二维噻吩纳米石墨烯叠层结构复合薄膜,并应用于高性能、柔性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