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燃料”相关结果129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02-28

      该发电站以氨为燃料的清洁无发电成套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低温高效氨分解催化剂在线制氢,产生的氢氮混合气直接供给氢燃料电池,实现氢的即产即用和安全高效发电,解决了氢气的储存运输难题,具有零碳排放、高效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09

      “氢能是零燃料,又是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过渡和转换的桥梁。煤制氢技术较为成熟、成本较低,但同时将制氢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才能达到碳减排目的。”...“以此衡量,煤制氢非但不占优势,由于生产过程排,反倒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产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09

      “氢能是零燃料,又是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过渡和转换的桥梁。煤制氢技术较为成熟、成本较低,但同时将制氢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才能达到碳减排目的。”...“以此衡量,煤制氢非但不占优势,由于生产过程排,反倒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产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09

      “氢能是零燃料,又是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过渡和转换的桥梁。煤制氢技术较为成熟、成本较低,但同时将制氢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才能达到碳减排目的。”...“以此衡量,煤制氢非但不占优势,由于生产过程排,反倒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产业。

      来源:佛山科技2022-02-08

      他认为,氨既是氢能载体,也是零燃料,对实现“双碳”目标将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发展石化副产氢制氨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发储氨—氨裂解纯化制氢—加氢的“一站式”加氢站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世界首个“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应用项目投运

      来源:科环集团2022-01-25

      谈起燃烧发电,煤炭一直是公认的燃料主角。但近年来,零燃料——氨(nh3)被学界捧上“热搜”。什么是氨(nh3)● 氨 (nh3)是一种零碳化合物,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氮,而氮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氢气——燃气发动机未来的<mark>燃料</mark>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01-13

      燃料的季节性储存必须遵循氢气路线。 氢气可以直接储存或储存在氢气载体中(比如合成燃料)。...而现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设备,包括燃气发动机,都可以继续以目前的性能和排放标准可靠地运行。氢能在替代化石天然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无,且可用作燃气发动机的燃料

      来源:青塔2021-12-27

      资源碳中和研究方向设立3个研究中心,生物质零碳利用研究中心由石碧院士领衔,高分子碳中和研究中心由王琪院士、王玉忠院士领衔,零燃料与减污降碳研究中心由江霞教授领衔。...实验室聚焦零能源、资源碳中和、地热及固碳三大研究方向,布局零能源系统、高分子碳中和、地热资源开发等8个前沿研究中心,赋能清洁能源、环保装备、绿色建材三大产业赛道。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22

      既是氢能载体,又是零燃料据介绍,氨本身是一种零碳化合物,同时能量密度很高,是液氢的1.5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在论坛上表示,氨作为一种零燃料,对硅酸盐建材和火力发电行业实现降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22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表示,氨既是便于安全运输的储氢介质,又是可再生零燃料,对硅酸盐建材和火力发电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从能源安全角度看,绿氢对油气的部分替代,可缓解油气燃料的安全供应问题;从的角度来看,氢能够帮助多个领域脱碳、固碳甚至实现负碳。专家呼吁聚焦“硬”技术如何更好地发挥氢能的多重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21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表示,氨既是便于安全运输的储氢介质,又是可再生零燃料,对硅酸盐建材和火力发电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从能源安全角度看,绿氢对油气的部分替代,可缓解油气燃料的安全供应问题;从的角度来看,氢能够帮助多个领域脱碳、固碳甚至实现负碳。专家呼吁聚焦“硬”技术如何更好地发挥氢能的多重作用?

      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中商情报网2021-11-15

      同时,党中央绘制的“十四五”宏伟发展蓝图和“碳中和”目标,将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当中唯一的绿色零燃料——生物质能,带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来源:国际船舶网2021-11-11

      abs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j. wiernicki表示:“为助力行业转型提供所需数量的零燃料,将需要扩大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规模。...绿色氢是一种使用完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燃料。目前,只有百分之一的氢燃料是这样生产的。

      贺泓:NOx深度减排:探索PM2.5和O3协同控制之路

      来源: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2021-10-19

      长期内,需发展碳中性、零燃料直接燃烧技术和氢燃料电池技术。逐步发展基于绿氢与co2捕集以及基于生物质转换的碳中性燃料,并加大力度研发应用氢燃料电池。

      来源:中国网2021-09-30

      ,这个燃料还可以供车上用,供各个方面用,同时要实现内蒙整个用能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构成清洁零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光伏资源、太阳光资源,要在全国率先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形成化石能源+ccus(碳捕捉利用封存)的调峰作为保障,最后形成一种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电力有富裕的时候还可以进一步做零燃料

      来源:航运界2021-09-09

      ics秘书长盖·普拉滕(guy platten)评论道:“航运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全球市场导向型措施,以缩小零燃料与传统燃料之间的价格差距。...这笔款项将用于“国际海事组织气候基金”(imo climate fund),该基金不仅将缩小零燃料和传统燃料之间的价格差距,还将用于部署世界各地港口所需的燃料补给基础设施,以供应氢和氨等燃料,确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行业环保转型方面保持一致性

      碳中和 | 工程院院士黄震:碳中和下能源转型将朝“五个化”发展

      来源:云南省能源研究院2021-09-03

      而实现燃料零碳化,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产出的零电力生产各种零燃料。如:可再生能源制氢,氮气和水合成氨制氢,二氧化碳和水、阳光合成燃料,这都是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脱碳白热化 如何帮助重型运输实现全面电气化?

      来源:ABB中国2021-08-30

      此外,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标准、明确的燃料定价、资本支出支持、退税和公路收费优惠将有助于为车队运营商创造规模经济和清晰的市场逻辑。...证据就在这里,可以归结为三个排放因素:汽车生产、燃料输送与电池生产、驾驶废气。从下表中可以看到,纯电动汽车 (bev) 总体上比传统汽车 (ice)更具可持续性,且在不断提升中。

      亚太区电力与可再生能源2021-2050年市场展望

      来源:伍德麦肯兹WoodMac2021-08-18

      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低碳燃料(氨、氢、零燃料、生物质能等)及碳捕捉和封存(ccs)的技术发展将辅助电力脱碳进程。...预计至2050年,低碳燃料的发电容量将占化石燃料发电总容量的10%,而在加装ccs配套的燃煤电厂机组容量也将达到化石燃料发电总容量的5%,由此,促使碳排放量减少15%。

      来源:FX168大陆站2021-07-02

      航运业被视为在脱碳方面最棘手的行业之一,根据该行业主要贸易协会-国际航运商会的说法,目前的零燃料和零技术,均无法满足航运业广泛采用所需的规模或价格。...该组织在其报告中表示,要创建零排放航运船队,“需要开发新燃料以及新型推进系统、升级船舶和建立全新的全球加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