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0-01-26
他们指出,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协议的约定下,中材节能能够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土耳其市场,必将为土耳其企业带来更加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他指出,中土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土耳其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新兴经济体,水泥等行业的节能减排产业也取得很大发展,中土两国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经贸合作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来源:互联网2010-01-05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未能通过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减排二氧化碳、优先利用绿色能源等已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全球在建中的56座核电反应堆、计划中的139座核电反应堆、提议中266座核电反应堆就是最好的例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09-12-25
备受关注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黯然落幕,这场被称作"人类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各方评价不一,但是节能减排,走低碳之路已经在各国之间达成共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推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正在创造令世界瞩目的速度。
来源:互联网2009-12-2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布尔也称新协议令人“刮目相看”,但在2010年11月墨西哥举行下一轮气候大会之前,“我们有许多工作得做”。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哥本哈根协议》则怨气十足。
来源:新能源论坛2009-12-22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正在紧张举行之际,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先生所著的《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一书,15日在北京正式首发。...不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会达成何种协议,向低碳经济的全面转型都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来源:新能源论坛2009-12-22
来自中国证券网的报道称:“温家宝抵丹麦出席气候大会 激活新能源股26股受益”。 太阳能概念股金晶科技、天威保变、孚日股份等十余只国内外上市股票多数飘红。...今日,各大媒体播发温家宝总理在气候大会领导人会议上讲话(全文) :《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在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温总理又一次提到了太阳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来源:新能源论坛2009-12-22
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展示大量在中国运行的项目、已经转化成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案以及旨在保护中国环境的志愿者活动,向气候大会传递中国年轻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作为本次哥本哈根大会的举办方,丹麦的风力发电产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世界各国都开始紧跟丹麦的步伐,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目前,超过70个国家都在使用风力发电。
来源:资源网2009-12-21
印度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已经承诺,至2020年,实现减排的目标是2005年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印度政府决心,在未来7年里要结束印度国内用电存在的不正常的停电难题。 ...尽管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尚存一些争议,且《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但是要碳减排,要发展低碳能源等方面仍是共识,那么核电和铀就将受益于哥本哈根会议,铀也不会长期处于疲软状态。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2009-12-18
我们的目标 最近一周以来全球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在根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gdp碳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40%-45%的承诺。...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向世界提出了一种新的节能减排的标准,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
2009-12-09
在历时两年的研究支持下,该书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幕的第二天发布,并首次提出“国家间减排协作计划”(icp),建议可作为国际间合作减排的“第三渠道”。 ...同时,与会专家对正在进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取得实质性进展持谨慎乐观态度,“即使哥本哈根签订有效协议,我们也只有50%的几率保证气温在未来50年内不上升超过2度。
来源:互联网2009-12-09
低碳呼声下的核电机遇 记者: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您认为将对世界核电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阿兰·旺德尔奎森:核电独特的优势,使其在新能源产业中具有很好的优势。
来源:互联网2009-11-12
应对气候变化须改变现行政策 此次报告在气候变化方面也给出了较多的关注。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即将召开,国际能源机构再次呼吁,“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各国需要进行一场“能源革命”。
来源:互联网2009-11-12
随着11月中旬奥巴马访华临近,以及12月份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即将召开,低碳经济作为焦点话题之一,再次被各方关注。...目前不少专家表示,预计未来五年,仅仅中国用于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在清洁能源方面,同样有广阔空间合作。
来源:《 中国能源报 》2009-10-14
此外,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临近,人口基数庞大而又高度倚重煤炭的排碳大户印度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尤其是当减排问题夹杂着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纠葛时,印度很难在发达国家的指责声中“全身而退”。...,为对抗气候变暖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