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放管理”相关结果173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2022年6月底前,须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形成建设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技术方法,打通污染源与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路径,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

      来源:环球网2021-08-02

      再次,加强企业的能力建设和碳排放管理,做好企业的碳排放监测、报告,履行企业的碳排放主体责任。第四,关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进展,及时分析最新技术对产业的影响。

      来源:中国汽车报2021-08-02

      其中包括,2012年10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这是我国首部碳交易地方性法规。2014年,深圳颁布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七省市六大行业!生态环境部发文开展建设项目碳<mark>排放</mark>环境影响评价试点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7-28

      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形成建设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技术方法,打通污染源与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路径,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

      七省市六大行业!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mark>排放</mark>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7-28

      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形成建设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技术方法,打通污染源与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路径,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28

      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二氧化碳排放管理进一步趋严。企业多排碳,意味着付出更高成本。除了花钱“买碳”,有没有其他办法实现减碳?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正逐渐得到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表示,先天含碳属性,决定了使用化石能源总要产生碳排放,如何消除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一大现实问题。

      生态环境部: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mark>排放</mark>环境影响评价试点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7-28

      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形成建设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技术方法,打通污染源与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路径,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

      环境部: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mark>排放</mark>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7-28

      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形成建设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技术方法,打通污染源与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路径,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27

      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二氧化碳排放管理进一步趋严。企业多排碳,意味着付出更高成本。除了花钱“买碳”,有没有其他办法实现减碳?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正逐渐得到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表示,先天含碳属性,决定了使用化石能源总要产生碳排放,如何消除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一大现实问题。

      广东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mark>排放</mark>标准(送审稿)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1-07-27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工业固定污染源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以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东省工业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中汽咨询李新波:双碳目标下的汽车产业碳<mark>排放管理</mark>展望及建议

      来源:汽车工业信息网2021-07-26

      我国在八大省市已经开展了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北京和湖北还针对汽车企业碳排放管理做了初步尝试,积累了部分经验。一定时期内(未来3-5年)汽车及交通行业不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

      双碳目标下的汽车产业碳<mark>排放管理</mark>展望及建议

      来源:汽车工业信息网2021-07-26

      我国在八大省市已经开展了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北京和湖北还针对汽车企业碳排放管理做了初步尝试,积累了部分经验。一定时期内(未来3-5年)汽车及交通行业不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

      贵州省施工场地扬尘<mark>排放</mark>标准(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7-21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内所有施工场地扬尘的排放管理,及其相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施涉及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利建设施工和堆料场地可参照执行。...5 监测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订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对标与启示(欧盟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1

      欧盟碳中和的主要做法1)拥有全球最成熟的ets,依照双线监管框架进行碳排放管理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u-ets)成立于2005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排放交易体系,也是全球最主要和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郑逸璇: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协同<mark>管理</mark>实践与思考

      来源: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2021-07-20

      三、协同管理效果评估此外,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致力于建立较为可靠,长时间序列、全口径、全覆盖的中国城市co2排放数据集,用于支撑城市碳排放管理和碳达峰规划。...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协同开展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至关重要。

      助力“双碳” 严守质量安全关 检测认证机构为输配电企业走出去“搭桥铺路”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1-07-19

      作为碳排放管理关键因素之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双碳目标之下,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与国际市场的加速对接,我国电力装备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来源:电联新媒2021-07-19

      马莉所撰写的《电—碳市场探讨:异与同、现状及展望》一文从市场范围、推进进程、市场空间、价格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电—碳市场的协调发展情况,剖析了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多方位挑战,并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碳中和愿景下如何加强碳排放管理

      来源:电联新媒2021-07-19

      马莉所撰写的《电—碳市场探讨:异与同、现状及展望》一文从市场范围、推进进程、市场空间、价格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电—碳市场的协调发展情况,剖析了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多方位挑战,并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碳中和愿景下如何加强碳排放管理

      来源:济宁生态环境2021-07-15

      二、具体要求(一)《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针对不同控制区设定固定源排放限值,济宁市现有固定源建设项目的环评、竣工环保验收和投产后的排放管理均应根据其所在区域具体确定排放限值。

      北京市碳中和、碳足迹核算指南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来源:北京市环境局2021-07-12

      上述标准也是北京市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标准框架体系中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标准的制定,可填补本市碳中和和碳足迹核算管理标准的空白,为构建完整的标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的发布实施将有效指导开展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有助于生产者分析产品制造、使用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阶段中各个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推动对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的单元过程进行优化